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察心理训练是提升警察身心健康水平和工作绩效的一种有效形式,近年来已经被普遍应用于全国许多公安队伍的教育训练活动之中。文章总结了目前我国各公安机关对警察进行心理训练的基本现状,并指出了在训练对象、训练内容、训练方式方法、训练教官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且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展望了今后我国警察心理训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仪器是在心理学实验、研究等工作中用来呈现、控制、测量、计算、检查的器具或设备,它随着心理学发展而进步。一方面在警察心理训练中需要使用心理学仪器,另一方面可直接用于警察心理训练的心理学仪器并不多。警察心理训练中使用心理学仪器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警犬心理活动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警犬心理研究在警犬训练过程中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简讯     
公安部正规化建设评估小组来我院进行实地检查评估7月3日下午,由福建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高文根率领的公安部正规化建设评估小组来到我院,对武汉市公安局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项目--“全国公安民警武汉心理训练实验中心”进行实地检查评估。湖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杨传权,武汉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建年,政治部副主任查国振,学院副院长陶建怀、魏新建等陪同检查。检查小组首先参观了心理实验中心,学院心理训练教官逐一介绍了心理素质测评室、心理能力训练室、心理行为观察室、心理训练档案室、心理恢复仓等心理训练设施和项目,评估检…  相似文献   

5.
警察心理素质的选拔与训练是西方国家心理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产物,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普遍做法,而在我国,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选拔与训练仅处在探索阶段,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治安对高质量警察的基本要求,也成为制约人民警察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一。本文认为加强人民警察心理选拔与训练应转变观念,加强警察心理学研究,改革和发挥公安院校的教育功能,当前亟待加强人民警察心理素质选拔和训练的常模研究。  相似文献   

6.
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行为训练作为媒介手段,用以提高民警的基础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训练方法。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从而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行为训练作为媒介手段,用以提高民警的基础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训练方法。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从而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对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行为训练是提升民警心理素质、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训练方法,目前的心理训练在提高民警一般心理能力、团队合作、维护心理健康方面开展较好,至少发挥着缓解压力也掘潜能、学习合作、完善人格的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心理行为训练的作用,我们还应继续在心理行为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
心理训练是射击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参加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训练要贯彻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全面训练原则,循序渐进和重复性原则,个别对待原则。在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中,一般采用心理调整的训练方法,主要有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模拟训练,表象重现训练等。  相似文献   

10.
在训练水平与运动能力不断提高的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在体能和技战术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心理素质已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很多重大比赛中,因心理素质较强而获胜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因此,注重平时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训练,已逐渐成为教练员的共识,心理训练的内容也已成为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文中运用文献资料法大量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并结合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简要归纳了世界各国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对提高竞赛水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发展动向及训练方法的研究,为运动员提供了心理训练的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