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人大》2010,(3):4-4
胡锦涛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期待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但是,目前灾区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着部分受灾严重的县市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灭失、外来人口多而复杂、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多、监管难度大等问题。为了给灾区重建工作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公安机关需要深化板房区警务,强化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围绕灾后永久性农房建设强化破案打击力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做好民爆物品和公共安全监管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极为特殊的一年,在连续遭受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的情况下,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圆满落下帷幕。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全面恢复重建阶段,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进入关键时期。大家根据组织的安排,在这个时候到行政学院来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机会难得。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如何预防次生灾害、疫情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将是具有挑战性的全国性课题,值得全国人民共同贡献自己的智慧从而帮助灾区共渡难关。本文拟就地震灾区较急迫的受灾群众过渡期住房的建设用材料的处置、灾后废墟的清理、灾区群众的安置等问题提出灾区灾后自然环境风险隐患的预案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只有竭尽所能地做好应对灾害的预案才能在灾害来临时避免不必要的付出并减小灾后补救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新年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做好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过冬的生活安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此,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员干部踊跃捐款捐物,领导干部访贫问苦,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的灾后住房恢复重建为例,通过构建"需求—能力—差距—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灾区252户受灾家庭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受灾居民的住房安全需求与满足能力,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及其影响。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倒房重建家庭主要面临经济负担过重、重建物资供给不足的问题,损房维修家庭则主要面临住房安全改善要求与政策约束之间的矛盾,这种安全需求与满足能力之间差距,让受灾家庭成员承受着沉重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7.
法律是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在灾后重建中,加强法制宣传则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巨大破坏性除了会导致受灾者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等状况之外,还会导致其产生某些异常社会行为.具体表现为,一般避难行为、自私行为、越轨行为、领袖性行为等.根据地震受灾者的正当需求,对受灾者的异常社会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不仅有利于我国建立更加完善的救灾机制,而且对减轻自然灾害对受害群众的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生命和财产重大损失,还给幸存的人们予心理上的创伤。在进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关注物质家园的重建,却忽视了健康心灵家园的重建。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危机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心理阴影,对受灾人民重拾生活信心、进行灾后重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5.12"汶川大地震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结束,灾民安置、物资救济、堰塞湖险情、震区防疫、恢复生产、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心理援助、生产力布局及产业调整、防灾减灾等灾后重建工作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中央政治局5月26日会议要求:"认真做好灾后重建前期工作,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公安群众工作中群众经常出现的不良情绪,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地调控当事人的不良情绪,求得群众的谅解、认同,从而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新形势下公安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主要从引导重建认知、培养共情能力、掌握倾听技巧、暂时转移注意等四个方面就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虽然防屋毁损,但房屋下的土地价值尤存,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物质条件,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等都赋予了政府无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权力。如何依法收回震后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提上议事日程。房屋垮塌后受损者手中所持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到底还能值多少钱?这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价回收、区别回收是实现对受灾民众的最有效的救助和补偿。在回收国有土使用权的方法上应采取广泛动员、规划先行;平等协商、统一标准;公平透明、程序合法;依法行政、畅通诉求。让地震受灾群众感受到,虽然地震灾害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永远压不垮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3.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6):F0003-F0003
<正>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崇州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崇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地震造成75人死亡,5人失踪,受伤8775人,受灾群众10.05万户、32.16万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04.8亿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经济社会"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严峻考验下,在发展任务非常繁重、改革任务非常艰巨、稳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更加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干群同心干事业,凝心聚力谋发展,和谐稳定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青海人大》2010,(3):44-44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和机关干部职工积极进行赈灾捐款,并给省人大常委会发函表达对遇难同胞的沉痛哀悼、对受灾群众的亲切慰问和对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人员的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6.
辛文 《青海人大》2010,(3):29-33
“废墟下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抢救到底”14日下午13时30分.骆惠宁省长乘飞机飞赴玉树灾区。15时20分,飞机抵达,骆省长随即乘车前往受灾最严重的结古地区。一进入结古镇西杭村,骆惠宁立即深入到西杭村的受灾群众当中,面对被地震损毁得满目疮痍的民房和遇难的乡亲.骆惠宁禁不住流下了泪水:“乡亲们受苦了,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难过。”  相似文献   

17.
5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深入村庄、学校、“方舱”医院、自来水厂和寺庙等,看望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了解灾后群众安置情况,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公安消防官兵表示亲切慰问。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的群众文化建设:“下里巴人”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阶段,群众文化艺术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多元混合的格局:既有传统的"下里巴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又有新的"下里巴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文化艺术形式,还有主流价值观的"下里巴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主导文化艺术形式。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建设,面临三种形态的"下里巴人"相互分割,发展不平衡以及群众文化工作与群众文化脱节,群众文化活动式微等困境。应根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需要和群众生活方式变化的实际情况,通过文化空间、文化内容、城乡文化、民族文化的整合,实施对"下里巴人"的重建,实现群众文化的转型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青海人大》2010,(4):1-1
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各族干部群众、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艰苦卓绝的努力。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最大程度搜救了被困群众,最快速度转移救治了受伤人员,最大可能安置了受灾群众,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最短时间恢复了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20.
不论是"5·12"汶川特大地震,还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后重建过程中都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象。灾后重建除了开展"物质救灾",帮助灾区群众修建赖以栖身的家园和产业重建之外,还有由心理学专家、音乐工作者、文化艺术志愿者等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康复服务小组进入灾区为灾民开展"心理救灾"。本文作者在自愿者行动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四川灾区实情为范例,回溯了国内外音乐治疗的功能作用,探讨了音乐治疗帮助灾区人民重新树立生活信心的途径和手段,赋予了传统意义上的灾后重建工作以人性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