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杰茜 《黄埔》2014,(3):8-8
黄埔岛上诞黄埔 沧桑风云九十秋 东征北伐拯国难 抗日锄奸雪国耻  相似文献   

2.
廖有为 《黄埔》2014,(3):5-5
一九二四,创建黄埔,总理中山,倚俄与联共,运筹帷幄,戎韬倥偬,革命军团。千军东征,万马北伐,抗击日寇著先鞭。  相似文献   

3.
杜恒 《黄埔》2010,(3):32-33
至今,闻名世界的黄埔军校建校已有86年,在漫长的历史中,黄埔留下了一件件历经沧桑的珍贵文物。本刊特开“黄埔故事”栏目,为读者讲述黄埔文物背后的故事,抚今追昔,睹物思人,以此纪念在东征、北伐、抗战、新中国成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涌现的黄埔英杰,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9,(4)
正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他们爱国爱民、顽强奋斗的精神气质,他们勇于牺牲、百折不挠的人生经历,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刊编辑出版的增刊《我的黄埔前辈》,通过黄埔后代对黄埔先辈的回忆文章及大量珍贵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叶,神州大地上列强角逐,军阀争雄,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20年代初,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帮助下,毅然创办黄埔军校,为建立"党军"--国民革命武装培养骨干.一批批热血青年,怀抱救国救民的崇高愿望汇聚黄埔,高唱"怒潮澎湃,党旗飞舞",同场操练,同窗切磋.在东征、北伐之役,同学们跃马挥刀,奋勇杀敌,战功辉煌,驰誉中外.30年代,在抗日战争中,当年黄埔志士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共同抗战,为伟大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黄埔军校官兵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的革命实践中体现出的精神,后人谓之为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9,(1)
正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先后开办了多所分校。这些分校培养了大批学生、学员,他们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了保存黄埔军校史料,使黄埔精神得到传承,并为黄埔后人及广大读者了解黄埔先辈提供平台,本刊在特别策划栏  相似文献   

7.
《黄埔》2022,(1)
1926年8月19日,黄埔军校第4期学生毕业时,校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员恽代英在《黄埔日刊》上发表了《本期同学录序》,第一次提出黄埔精神。此后,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感召激励了一批批、一代代黄埔人舍生取义投入东征北伐,慷慨赴死抵抗日寇入侵,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以及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而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是上世纪20年代我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国共两党军事政治人才的革命摇篮.一批批热血青年奔赴黄埔,一批批革命军人从这里成长起来,他们在东征、北伐、抗战的疆场上,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永不消退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6,(5)
正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他们爱国爱民、顽强奋斗的精神气质,他们勇于牺牲、百折不挠的人生经历,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刊编辑出版的增刊《我的黄埔前辈》,通过黄埔后代对黄埔先辈的回忆文章及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6,(6)
正广大黄埔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他们爱国爱民、顽强奋斗的精神气质,他们勇于牺牲、百折不挠的人生经历,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刊编辑出版的增刊《我的黄埔前辈》,通过黄埔后代对黄埔先辈的回忆文章及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  相似文献   

11.
正"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首黄埔军校的校歌,被同学们从广州黄埔岛唱到南京、成都,最后唱到了今天的台湾凤山,已经整整唱了九十年了!大陆毕业的黄埔同学发扬黄埔精神,艰苦奋斗,取得了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诚恳地希望海峡两岸的黄埔同学和亲属,携起手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主意、想办法,为实现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6,(1)
正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也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指出,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给后人留下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7,(2)
正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他们爱国爱民、顽强奋斗的精神气质,他们勇于牺牲、百折不挠的人生经历,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刊编辑出版的增刊《我的黄埔前辈》,通过黄埔后代对黄埔先辈的回忆文章及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真实记录了黄埔师生的人生经历,展现了黄埔精神的薪火相传,寄托了人们对黄埔师生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7,(3)
正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他们爱国爱民、顽强奋斗的精神气质,他们勇于牺牲、百折不挠的人生经历,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刊编辑出版的增刊《我的黄埔前辈》,通过黄埔后代对黄埔先辈的回忆文章及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真实记录了黄埔师生的人生经历,展现了黄埔精神的薪火相传,寄托了人们对黄埔师生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7,(1)
正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他们爱国爱民、顽强奋斗的精神气质,他们勇于牺牲、百折不挠的人生经历,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刊编辑出版的增刊《我的黄埔前辈》,通过黄埔后代对黄埔先辈的回忆文章及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真实记录了黄埔师生的人生经历,展现了黄埔精神的薪火相传,寄托了人们对黄埔师生  相似文献   

16.
于东 《黄埔》2006,(3):16-19
黄埔军校孕育的校军“黄埔军”,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新型军队,是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军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国民革命军正是以早期黄埔生600人为骨干,不到两年即由两个团扩充为旅,进而扩展为两个师,再扩充为几个军,并以此作为基本部队,在两次东征后继而北伐,削除盘踞各省的军阀部队,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国民革命政府中央军,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北伐中,黄埔师生为前锋和主力,英勇奋战,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4,(2):4-27
黄埔军校创办不久,即投入到捍卫革命政权的战斗中去。1925年2月,军校教官、学生和教导团3000余人,与粤军联合组成右翼军,参加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黄埔校军在淡水之战和棉湖血战中,大显神威,其爱国爱民、勇猛果敢、团结奋斗的黄埔精神赢得了各方的瞩目和交口称毙1925年10月,以黄埔军校教导团为基础扩编而成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作为主力第二次出发东征,冒着弹雨强攻惠州,酣战华阳,与东征军各部配合,彻底消灭了陈炯明的军事力量,“黄埔精神”再次大放光彩。两次东征统一了广东,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出兵北伐奠定了基础。这是孙中山建军思想的胜利,也是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怒潮澎湃,岁倥偬,八十春秋。蓦回首,金戈铁马,风狂雨骤。东征北伐驱倭寇,黄埔健儿前仆后。雪奇耻,还我好山河,壮志酬!中山训,永记牢;黄埔魂,今仍旧。纵萧萧华发,誓护金瓯。中华振兴偿夙愿,两岸一统共方舟。喜国运昌隆逢盛世,傲神州!热烈欢庆黄埔建校80周年@贾克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9,(2)
正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他们爱国爱民、顽强奋斗的精神气质,他们勇于牺牲、百折不挠的人生经历,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刊编辑出版的增刊《我的黄埔前辈》,通过黄埔后代对黄埔先辈的回忆文章及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真实记录了黄埔师生的人生经历,展现了黄埔精神的薪火相传,寄托了人们对黄埔师生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6,(3)
正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也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指出,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