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露工程”给陕北带来甘霖韩琳到过陕北农村的人大多会对那里的井留下深刻印象。因为那里的井不仅多,而且与众不同:一,陕北的井大多是旱井,井底不出水;二,陕北的并不只是建于庭院中,更多的是建在山顶、田边、路旁;三,陕北的井形状各异,既有常规的直筒形,也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西南贵州省,过去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因为它是这样的偏僻、贫穷,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把那里作为发配犯人的地方。可是,当人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够正确认识大自然之後,那些令人诅咒的自然条件经过改造,就可以造福於人民。贵州省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普查结果表明,贵州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一千八百七十六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贵州省地下宝藏很丰富。贮量最多的是煤,已探明的有四百六十二亿吨。贵州是中国南方第一大煤田。  相似文献   

3.
在坦桑铁路中国专家组里,流坦赞铁路中国专家组里,流传着一个顺口溜:“轰不走的蚊子,躲不开的热,免不了的‘三流’,看不够的信”。这四句话十分格当地描述了我们在那里上作时的境遇与心态。轰不走的蚊子蚊子,谁都见过,也都尝过被吓的滋味。可坦桑尼亚的蚊子是咱国内的蚊子所比不了的,那里蚊子既多又狠。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东北人。东北的蚊子仅在夏秋季节才有,白天也不叮人。坦桑尼亚的蚊子是不分季节,不分昼夜,常年都有,随时呼人。只要你在室外,总有大群蚊子“嗡嗡”地围在身前身后,向你攻击。有一次,我到停车棚里去取块木…  相似文献   

4.
小区附近有家早点铺,我常去那里吃早餐,一碗鸡汤、两块葱油饼,让我的早餐有滋有味。后来单位派我外出进修,一走就是半年。  相似文献   

5.
正傍晚,或者拂晓时分,在连江城的一个地方,一批批的人群向这里聚集而来。他们和她们不是去集会,也不是去探亲访友,而是去"爬"山、去炼身子;更主要的是去看风景!这地方就是连江城里的玉泉山,在连江县,它被亲切地称作是老百姓的山。人们可以听到山体的呼吸与脉动,可以随时触摸她优美的身姿。但是,这里的人似乎有个恋山癖,隔三差五,总要到玉泉山来走一走,一步一个台阶,平步青云,不知不觉,已款款入山,连花甲老人到山顶的"鲤鱼朝天"景观也不会气喘吁吁。伫立山顶,人们的视野顿时开阔起来。只见一  相似文献   

6.
尤拉 《今日上海》2010,(2):58-60
“弹硌路”在上海话中又叫“片弹石路”、“弹街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这种路是用成千上万块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石块、卵石紧密铺排而成的。由于石块大小形状各异,所以踏上去凹凸不平,上海人将其形象地称为“弹硌路”。  相似文献   

7.
1赵胜是黑龙江省嫩江县公安局临河派出所民警。一天,他深入到自己分管的责任区青山村熟悉情况,当骑着自行车走到离青山村还有二里多路的时候,见路旁山坡那片坟地中又起来一座土色尚新的坟。尽管政府要求火葬,可临河乡离县城上百里路,去一趟实在不容易,有些人就偷偷土葬了,人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走得近了一些,赵胜又见坟前有一个农村人打扮的老年妇女在哭泣。他心一动走了过去,温和地问道:“大娘,坟里的是你的啥人哪?”这一问,老太太哭得更厉害了。原来,坟里是她刚死三天的儿子。赵胜听了十分同情,就问死因等情况。老太…  相似文献   

8.
多彩的西双版纳日浓云南省省会昆明和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相距700多公里,过去长途汽车要走二三天,现在坐飞机仅用40多分钟。到那里的第二天一早,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刀先生就赶来自告奋勇当导游。刀先生是傣家末代土司的后代,50年代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回当地报社...  相似文献   

9.
云峰山一日     
4月我回到家乡腾冲。上一次到腾冲已经是23年前的事了。奶奶和姑姑、姑爹一起仍住在腾冲一街,等着我这个不会说家乡话的家乡人。到腾冲第二天,姑爹说我们先找一个不近的地方玩,到云峰山去。一听云峰山,奶奶一大早就忙起来,颠着“解放脚”在家里摸索出几种纸,浅色的土纸,金银两色的锡箔纸,很利索地折起四个纸元宝,两金两银,金银搭配扣成一对,让我们把两对元宝放到包里,另外又拿了一封小蜡烛也让带上。姑爹说,云峰山有个寺,奶奶是去不了了,我们把她交待的东西带上,到那里人家让烧就烧,不让烧就摆在那里。我们于是背着两对纸…  相似文献   

10.
从前的情形,隔上几日到办公室去,总有那么一摞信件候在那里,信里自然鼓胀着许多的惊讶、欢喜,或许还有失望与牵挂——不管怎样,都足够一天的心潮起伏了。但是,不知从什么时日起,那桌面上竟渐渐地荒凉起来,即使半月二十天去一趟,也鲜有书信出现,惟有一些硬梆梆的印刷品,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摸也懒得去摸。于是,生活中平添了许多寂寥。  相似文献   

11.
看得见的变化 家住江苏省准安市清浦区延安西路的费大妈有晨练的习惯,如今,她每天早上再也不用跑上两站多路,到城南体育场去锻炼了,因为从她家出门,不足100米,就有一个路边小游园,那里树木葱郁,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有很多人都在里面晨练。而在五年前,费大妈家所住的地方,曾是全市出了名的“脏、乱、差”区域。  相似文献   

12.
袁浩 《当代广西》2006,(18):26-26
前不久开会,听某领导作报告,他讲到党员干部清心寡欲、廉洁自律的问题时,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们有了杂念,起了贪心,整天想着争利于市,争名于朝,我劝大家经常到以下四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做,也许会有所警醒,让行为有所收敛。一是经常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去看看。无数的革命先烈在疆场上洒热血、抛头颅,与敌作斗争,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宁静的生活。在那里,面对一块块浸透我党光荣传统的热土,面对一个个洋溢着英雄精神的道德丰碑,想想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就会格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是经常到贫困落后的地区去看看。如…  相似文献   

13.
罗志军 《群众》2011,(10):7-10
从沈高村回来,我对在全省推动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三解三促”活动的信心更加坚定。结合实际,省委对这项活动作了进一步部署,特别是对“什么人下去”、“下到什么地方去”、“怎么下去”、“下去干什么”这四个问题进行了规范,明确不但要有形式更要有内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和部门职能,深入到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去,重点到那些比较困难、经济薄弱和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去,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三解三促”,同时推动这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建立考评机制,着力形成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长效机制,促进各级干部真正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当人民的好公仆,努力做到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使江苏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力争走在全国前列,而且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也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周家 《今日广西》2013,(6):63-63
诅咒是一种迷信,并没有科学根据。但很多人还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历史上,也有很多出身不凡的宝物总是带给主人灾难和厄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那些尘封在岁月的诅咒,见证它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5.
滇西南澜沧县的惠民乡有个景迈村,那可是我去到了不想离开,离开了还盼着再去的地方。不仅为着那里有远近闻名的万亩古茶园,还因为那里有一方琳琅满目的民族文化天地。 这里的乡干部告诉我们,茶叶是当地经济收入的骨干项目,现共有茶园面积22200亩,其中古茶园就有10002亩,主要分属景迈和芒景两个行政村。当地政府和群众正在争取将古茶园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本有两个专家先后两次到这里作过考察研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这茶园如果在日本早已是誉满世界的天然博物馆了…… 古茶园到底起于何时?是什么人播种的?这恐怕是每一个外…  相似文献   

16.
思想的诞生     
有这样的情况,某人在积雪很深的雪地里穿过,结果他并不是白费力气,另一个人怀着感激之情顺着他的脚印走过去,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于是,那里已经可以看到一条新的小路。就这样,由于一个人,整整一冬就有了一条冬季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绝壁处     
我到山区派出所报到后的第三天晚上,所里接到一江西南城司机的报案,说在前面国道上被四个劫匪抢走现金 4000余元。   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廿五,所里就我和老邓值班。老邓向指挥中心做简短汇报后,领我就往国道边跑去。   天上正下着毛毛细雨,远处飘来的鞭炮硝烟夹杂着新年的气息。   老邓告诉我案发地是一个叫桐子坑的地方,国道从那里穿过,路陡弯多、山高林密。   老邓在这个山区派出所已近三年,对辖区的地理环境很熟悉。他根据自己的推断,领着我顺一灌木丛生的山腰小道往深山而去,前面有一条僻静小道通往山外的集镇。   山…  相似文献   

18.
我最早知道的德国人,就是自诩为太阳的尼采。鲁迅偷偷告诉我们,“他疯了”。我十分纳闷,这样一个将自己比喻成太阳,并不断给别人光与热的人,却选择了精神崩溃这匪夷所思的行为。这种民族的特殊性,我想,只有亲自到德国走一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才能一识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9.
很少有人知道,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可以活到70岁左右。也很少有人知道要想活那么长时间,在40岁时它必须做出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40岁的时候,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羽毛长得很厚,飞翔起来十分吃力。它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在这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中,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在那里停留150天。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  相似文献   

20.
快活老麦     
我是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上认识渔民老麦的。 老麦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架子后的鱼篓里躺着一挂鱼。老麦在那里卖鱼。 1998年最后的几天里,我和军队的几个作家一起上了永兴岛。那一天,我们去寻找竖立在岛上的两块主权碑,在环岛路的椰树下遇到了老麦。老麦正和人说话,不知说什么,声势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