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学习党章系列党课之十陈永刚一、党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一规定科学地概括了党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既是领导骨干又是人民公仆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干部是党...  相似文献   

2.
【党的干部】指在党的各级组织中起骨干作用的人员。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我们国家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3.
公仆与权力     
“公仆”这个概念,人们都很熟悉。《新华词典》上解释:“公仆就是为公众办事的人。”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我国,人民群众称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为“公仆”,这是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肯定和称赞,其中也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9,(7)
公仆,为公众服务的人。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还是人民的老爷?党的十二大党章对此是这样规定的:“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既是对干部的作用,地位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干部所具本质的科学表述。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他们必须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5.
郭美霞 《奋斗》2010,(6):16-17
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的干部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有特殊的党性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6.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从现阶段来看,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可以从以  相似文献   

7.
"公仆"这个概念,人们都很熟悉.《新华词典》上解释:"公仆就是为公众办事的人."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我国,人民群众称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为"公仆",这是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肯定和称赞,其中也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公仆”这个概念,人们都很熟悉。《新华词典》上解释:“公仆就是为公众办事的人。”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我国,人民群众称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为“公仆”,这是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肯定和称赞,其中也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9.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对党的干部的根本要求。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真正认清权力的性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增强公仆意识,自觉地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源自哪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显然,在我国,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是权力的委托者,权力姓“民”名“公”,只能用来为民谋利,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绝不允许成为谋…  相似文献   

10.
第一,持之以恒地强化各级党政机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务使机关工作人员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和公仆观念,无疑是进一步密切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性措施。真正懂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每一个党员干部无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公仆,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服务是天职。第二,努力拓宽党政机关联系群众的渠道,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二是坚持实行政务公开。三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13,(8):F0002-F0002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并坚决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党的刨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团结依靠人民、同心协力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迫切需要,,全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定群众立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团结凝聚全市3300万人民群众齐心奋斗.共同推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党员干部突出作风问题、回应群众期盼的迫切需要,要切实解决好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公信力、干部执行力和制度约束力,充分舔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大多数干部都是党员。作为党员干部本应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部分干部背离了这个原则,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违纪行为,甚至触犯刑律,滑向犯罪的深渊。 干部的违纪和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违纪或犯罪心理支配下发生的。这种心理的形成和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6,(12)
正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选贤任能首先要严格把握标准。什么样的干部是好干部呢?党章规定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是一位流芳千古的民族伟人。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周恩来毕生披肝沥胆、呕心沥血,践行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的要求,赢得了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由衷敬仰和爱戴。学习周恩来的公仆思想,研究它的形成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党员干部以及全国人民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周恩来公仆思想的主要特色周恩来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终身奋斗的坚定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5.
对领导干部实行监督,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传统,历代领导人对此都有明确的要求。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强调,“要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全体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监督。但由于监督管理体制不科学等多种不利于监督因素的存在,使当前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仍然不够有力。 双重领导不利于监督。我们现行的“以块为主,以条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给纪检机关履行监督职能带来诸多问题。一是监督职权缺乏独立性。纪委实行双重领导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的体制,决定着纪检干部的职务身份、物质生活、办案经…  相似文献   

16.
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能否在实践中解决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实质就是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当时刻代表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主体。各级干部受人民的委派行使权力,应当戒慎恐惧,谨慎务政,防止滥用权力。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增强党性觉悟。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为了确保我们的政权永不变色,我们的干部永不变质,我们就要教育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要坚定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法国著名进步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处在社会变革、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我们决不能听任“信仰危机”现象在党员干部中存在、发展和蔓延。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权力观的教育,使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  相似文献   

19.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造就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的干部队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干部成长规律,积极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一、牢记宗旨把握方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民的公仆,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组织需要、人民期待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做事与做"官"统一起来。在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201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中青年干部只有把提升政治能力作为第一能力,把提高政治本领作为第一本领,才能在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