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二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将建设主体功能区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可以让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获得高效利用,才能更好地制定针对性政策,发挥各地优势,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将会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要建立主体功能区格局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必须从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经济政策、加强立法建设、建立负责区域政策落实与考核的专门机构等方面进行构建,尤其要重视制定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特点的、有差别的、分类指导的区域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西部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建立与西部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财政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投入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财政体制的思路和措施,并对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主体功能区划分与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生态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实现京津冀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必须统筹规划;京津率先优化开发,大力发展生态人居和高新技术,走高端发展之路;河北省必须大力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争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必须建立健全对张家口、承德各县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抓手,重塑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经济地理,是今后成都城市发展转型的主线。加快成都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高水平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需要,因而战略意义重大。在推进成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处理好主体功能区相互协调以及与其他规划、"十字方针"、产业园区、传统行政区等之间的关系,重点突破主体功能区划分及试点推行、行政区域体系调整以及生态补偿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主体功能区区划建设中,财政转移支付发挥了为生态财富买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政府宏观调控要求的功能。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主体功能区区划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推出纵横结合的针对主体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框架,在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或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的实施中充分考虑主体功能区的特殊因素,在四类主体功能区之间建立起横向的生态财富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平”缺失与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一项有失"公平"的"非帕累托改进",根据福利经济学"补偿准则","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理应获得补偿.本文将从生态补偿的合理性、责任主体、利益相关者责任机制、补偿途径、补偿量等方面,全面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以来,中央强调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调整进程中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安徽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密集区,危机反而成为安徽发展的契机。安徽三个强省的规划思路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路高度契合,在主体功能区视瞰下研究安徽三个强省建设路径,加速安徽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区域开发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的自上而下高度同构的行政管理机构与各级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管理目标,与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极不适应。建议建立与国土分类相对应的四类政府管理模式和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模式。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以实施规划为契机,启动新一轮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既是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需要,也是中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管理难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全新的主体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政绩指标,取代GDP指标对地方政府进行政府绩效考核,破解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的难题,引导和激发不同主体功能区地方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升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纷纷出台,表明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进入地方推进阶段。省级规划中的政绩考核部分是地方政府的行为的指挥棒,也是需要加强的部分。由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晚于省级十二五规划,两者存在反向约束关系。省级在国家规划的发展框架下,通过区划范围、影响力定位、政策准确性三个方面拓展本省发展空间。同时理顺国家级功能区与省级功能区的关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外统战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海外统战工作规律性的认识,为推动海外统战工作科学化,按照世界上不同国家,国内不同省区的不同侨情,建立不同的功能区,以推动海外统战工作的开展,应是符合实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特殊国情下,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战略到区域实现,面临着区域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冲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各种矛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实现,要进一步落实和细化空间均衡机制,建立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并对工业文明价值理念下的评价考核体系、区域协调机制以及区域政策等,进行生态化改造和绿色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级新区建设与发展的不断完善,需要进一步厘清国家级新区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功能定位,以谋划新阶段国家级新区的规划与发展。国家级新区的设立紧密围绕四大板块协同发展,成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从政策链的视角来看,国家级新区不仅是支撑中心城市、城市群、区域发展战略的机制性载体,它还通过积聚其所复合的众多功能区的政策优势与发展动能,成为支撑发展的功能性载体。现阶段必须以建设支点型战略功能区为契机,重新调适和优化国家级新区的建设目标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行政机关之一,它的执法行为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建设法治公安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法治公安关键是要靠人,即执法主体。执法主体的素质是公安执法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前提,是公安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兵役主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军事法学理论认为我国的兵役主体是单一的,仅仅局限于公民这一主体。兵役主体一元论与我国兵役法规定并不相符,并且理论上的滞后影响到对多元兵役主体权利义务的配置和兵役法的有效运行。兵役主体应是指在兵役法上具有独立利益,享有相应的兵役权利(权力)、承担兵役义务,并承担其行为责任的入及组织体。在理论上确认兵役主体多元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的主体是政治文明中具有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其积极、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政治文明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的是要唤起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热情.  相似文献   

18.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山东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有必要做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构建新型区域政绩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过程中,构建新型的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适应的政绩指标体,有利于空间开发格局清晰、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缩小、全体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是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主体功能区政绩指标设计的原则,探讨了四大主体功能区政绩指标的框架、每类主体功能区相同的子指标体系、各类主体功能区差异性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中国区域发展问题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自身的主体功能,为此,西部民族地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全面提高素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实现主体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