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费晓华 《法制与社会》2011,(7):185+197-185,197
毒品犯罪作为严重危害国家稳定和发展的严重犯罪,历来是国家严厉打击的对象,我国《刑法》详细规定了毒品犯罪的构成特征及刑罚种类,2008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禁毒法》为防治我国毒品犯罪的蔓延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本文以上海市某基层检察院办理涉赌案件的调研情况为切入点,分析毒品犯罪的新特点、新动向,充分运用提前介入等制度,切实履行检察职能,从严、从快打击毒品犯罪,有效惩治毒品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2.
李明 《犯罪研究》2011,(3):105-108,112
基于对禁毒意义的充分认识和借他山之石推动中国禁毒事业发展的朴素想法,介绍了日本的毒品犯罪现状、吸食毒品人群、毒品来源渠道以及毒品犯罪研究的领域归属等,着重解读了“对策”的重点“一体两断两借”。指出:中国禁毒必须扎扎实实“技术”攻关,准确定位禁毒技术,迅速建立并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断绝毒源”和“断绝客源”两大系统。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禁毒是促进中国社会安定的维稳工程,也是民族抢救民族、人类抢救人类的自救工程。  相似文献   

3.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已经存在近二十年,然而该罪却一直被视为冷僻罪名而没有在学界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试图从该罪的基本理论点和实践中罪与非罪、本罪与相似犯罪的比较分析着手对该罪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论当前我国毒品违法犯罪的特点及禁毒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饱经殖民地半殖民地毒品祸害的中国,又一次遇上了毒品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毒品的危害仍较严重,禁毒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毒品违法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对此须认真分析,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禁毒对策,逐步达到根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傅名剑  郑燕杰 《特区法坛》2003,(77):46-47,49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1996年开展严打斗争以来,海南省禁毒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不可谓不大,立法的、司法的、行政的、宣传的、教育的、医疗的手段不可谓不多,禁毒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各种活动不可谓不声势浩大,但是毒品为何屡禁不绝毒品犯罪为何屡打不尽,反而呈现出越禁越多,越打越猖狂之势,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6.
7.
中国毒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中国饱受鸦片烟毒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台湾、香港、澳门除外)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斗争,短短几年时间,就基本禁绝了鸦片烟毒,而以“无毒国” 享誉于世.但是,从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贩毒集团竭力打开所谓“中国通道”,毒品问题又在中国日益泛滥起来,并导致吸毒的蔓延.而吸毒者大多数又是青少年.吸毒给本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并诱发盗窃、抢劫、杀人、卖淫等种种违法犯罪行为.本文着重对中国当前毒品的状况,尤其是青少年吸毒的特点、原因、危害及预防和控制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政法学刊》2018,(1):108-114
目前,毒品犯罪不断发展变化,禁毒工作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挑战。与此同时,禁毒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如何突破困境、迎难而上创新性的开展禁毒工作成为当务之急。禁毒工作、情报先行,遏制毒品犯罪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就得情报先行,而毒品检验分析能为侦破、审理涉毒案件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情报线索。通过转变传统的毒品检验分析观念、突出毒检技术服务实战作用、加强毒检技术队伍建设、切实的保障运行经费,有效挖掘与利用毒品检验分析中的禁毒情报,为禁毒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以有效的开展禁毒工作。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本文简称“凉山州”)地处四川西南部,与云南省毗邻,是境外“金三角”毒品由云南输入内地“四川通道”的第二道关卡。经过上世纪50年代的禁烟、肃毒运动,毒品已基本禁绝。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凉山州再次被境外毒品犯罪分子利用,成为毒品输入内地的中转站和集散地。1999年该地区被全国禁毒委员会和公安部确定为毒品问题重点整治的13个地区之一,禁毒任务十分艰巨。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全州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4617件7492人,其中毒品犯罪案件1538件2098人,毒品犯罪案件占33.3%。因此,研究该地区毒品犯罪的原因、特点及控制对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新型毒品的使用以青少年为主体,由主城向郊县、郊区蔓延,并已在吸食者中形成新型毒品亚文化圈。新型毒品在生产方面以当地生产为主,向周边乡镇转移。制毒组织以多人入股为主。制毒方式以高技术性、规模化生产为主。因此,在新型毒品的禁毒斗争中需要调整过去针对传统毒品形成的思路和方法,改变以往的禁毒宣传模式,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协调各单位职能,调整人员配置,加大力度强化易制毒化学品的控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谈互联网上毒品犯罪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因其现代化、科学化、高效率、高覆盖及无国界等优点,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不法之徒进行犯罪活动提供了契机。目前通过互联网订购、销售毒品、进行在线毒品交易、提供制毒配方等互联网上涉毒案件已出现,网上毒品犯罪已成为全球毒品犯罪的最新发展动向,引起各国政府及执法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丘志馨 《政法学刊》2005,22(3):75-77
由于国际毒潮的渗透、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辐射、互动和省内毒品消费市场的形成、拉动,目前广东是“金三角”海洛因向国内分销的中转集散地,是国内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制造、贩卖、销售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全面扩散、多元发展态势,制贩毒品犯罪趋于集团化、武装化,藏毒手法和运毒方式日益智能化。对此,应从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拓展禁毒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夯实禁毒工作基础,完善长效缉毒机制;严格落实吸毒人员全员收戒的措施等方面全力遏制毒品来源和吸毒人员的滋生,为构建和谐广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祖国大陆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毒品犯罪立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而严密的刑法规范是有效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较分析,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之所长,是进一步完善祖国大陆地区法律规范的重要途径。我国台湾地区在防制毒品犯罪方面有着比祖国大陆地区更长的历史,其立法经验也显得更为成熟。我国台湾地区将毒品依其成瘾性、滥用性及对社会危害性的不同予以分级,对不同级别的毒品所涉及的犯罪行为分别设置轻重不同的刑罚,将制造、贩卖、运输、持有专供制造或施用毒品器具的行为、转让毒品行为、服毒驾驶行为等予以犯罪化,其刑罚规范具有明确化特点。这些立法经验,都是值得祖国大陆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之处,历史上是川、藏、滇、黔等西南各省区的水陆交通枢纽。解放前是烟毒的主要集散地。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短短几年彻底禁绝毒品的奇迹,以“无毒国”的光辉形象享誉世界30年。20世纪50年代之后,世界毒品犯罪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毒品从种植、生产、加工、贩运、销售形成一体化、组织化、集团化、网络化的格局,形成了“供、销两旺”的世界大趋势。重庆面临毒品多头渗入,新型毒品猛增,吸毒人群中的亚文化现象侵蚀青少年的精神意志等严重现状,鉴于此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 ,收效较低”的问题。虽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复杂 ,但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及落后于时代的教学内容是其重要根由 ,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无疑有助于我们摆脱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16.
由于广东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改革开放以来贩毒犯罪案件较为突出。为了有效地侦查贩毒案件,本文具体分析了贩毒犯罪案件的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缉毒的具体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吸食新型毒品的特点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毒品被专家称为“21世纪毒品”,在我国蔓延迅速,大有取代传统毒品海洛因成为吸毒者最主要消费品之势,已构成对我国禁毒的新威胁,并已引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手段,减少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数,将禁毒人民战争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新疆毒品犯罪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毒品犯罪在全世界范围内猖獗,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在我国,境外毒品多头入境,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活动愈演愈烈,毒品犯罪案件持续增长,毒品犯罪群体和贩销网络形成,吸毒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受国际毒潮的侵袭、渗透和国内毒情的辐射、互动以及社会、经济、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新疆地区的毒品犯罪活动也迅速蔓延、愈益严重,已成为我国毒品犯罪的重灾区之一。为了严厉打击新疆地区的毒品犯罪,有效遏制毒品的蔓延,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手段来进行全面、持久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