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士钊(字行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1973年他已92岁高龄,为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去香港.1972年下半年开始,章士钊先生向女儿章含之谈了想去香港重新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尽最后一份力的想法.章含之将父亲的愿望报告给周恩来总理,总理担心他年龄太大,身体不允许作此长途旅行.章士钊先生理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章士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 0年 ,毛泽东急需一大笔钱去筹备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和资助一部分革命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 ,他想了多种方法也无法筹措够。情急之下的毛泽东想起了湖南老乡、岳父杨昌济的同事好友章士钊先生 (字行严 )。这位章老先生乐于助人 ,在社会上颇有威望。毛泽东找到章士钊后 ,恳切地说 :“先生 ,有一批有志为国的湖南青年人想到欧洲勤工俭学 ,需要一笔不小的款子。一时 ,我们无法募集到这么多钱。我们这些湖南后辈想请先生帮忙。”正坐在书桌前的章士钊 ,虽清瘦但精神很好 ,听了毛泽东的话后 ,略微沉吟了一会 ,说 :“要多少 ?”“最好是两万…  相似文献   

3.
朱启钤号桂辛,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北洋政府时代,曾任过交通部部长、内务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南北议和时曾出任北方总代表。这位北洋政府的代总理因为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有段鲜为人知的交往等原因,解放时拒绝逃往台湾,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解放前夕,朱启钤先生寓居上海,1949年国共和谈时,章士钊先生以李宗仁政府和谈代表成员的身份参加和谈,周恩来一见到章士钊便想起朱启钤。章士钊与周恩来、朱启钤均是老朋友了,故周恩来一见章士别便开门见山地问:“行老先生,你我的老朋友朱(启铃)先…  相似文献   

4.
朱启钤号桂辛,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北洋政府时代,曾任交通部部长、内务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南北议和时曾出任北方总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与这位北洋政府的代总理有段鲜为人知的交往。 1949年国共和谈时,章士钊先生作为国民党政府代表之一参加和谈。章士钊与周恩来、朱启钤均是老朋友了,故周  相似文献   

5.
十五、身体力行尊行老,劝得含之学父亲行老是毛泽东对章士钊的尊称。章士钊字行严,湖南新化人,生于1881年。章士钊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清末曾任上海《苏报》主编,鼓吹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后,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也曾任过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教育总长。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他与毛泽东发生过一些不寻常的关系。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五四运动和驱张运动时,就给章士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的岳父杨昌济与章士钊是很好的朋友。杨昌济在逝世前,曾郑重地向章士钊推荐了毛泽东和蔡和森。章士钊…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先生曾先后三次不顾个人安危,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向毛泽东上书,坦诚陈言自己的意见,忧国忧民之心溢于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一个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诚挚关怀,堪称“中国共产党的真正朋友”。 1957年“整风反右”期间,章士钊在全国政协征求民主党派意见的座谈会上,诚恳地发言说:希望中国共产党永远保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优良传统。他引用了一句古语“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他说譬如一个水果,表皮坏一些不甚  相似文献   

7.
还债     
1963年初。一天,毛泽东读完英语,对当时帮他学习英语的章含之(章士钊之女)说:我还欠你父亲一笔债没有还呢。章含之以为主席于闲暇之余同自己提起欠债之事是开玩笑,就回答说:父亲从未提及此事,若主席真的欠了父亲的钱,父亲是必定不敢催主席还债的。不料毛泽东认真地说:这笔债早该还了。回去你告诉行严先生(章士钊字行严),我从现在起要还他这笔欠了近50年的债了。一年还2000元,10年还完2  相似文献   

8.
梁奎 《党史纵横》2020,(2):19-22
1963年寒冬的一天,毛泽东在散步时,突然对他的英语老师章含之说:“我还欠行老一笔债没还呢!”毛泽东口中的行老就是章士钊,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女儿。章士钊字行严,湖南长沙人,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行老。“也许行老忘了,这笔债,早该还了……”毛泽东为什么会向章士钊借钱?这中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晓农 《党史纵横》2005,(5):54-55
章士钊在关健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1949年春,毛泽东对即将到来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并不抱太大希望,他清楚这是国民党的惯用技俩,打不过就谈,并不真谈,而是拖时间。但他对代表团的到来还是十分高兴的,因为,代表团的名单中有许多人已经是中共的老朋友了,其中就有自己的湖南同乡老友——章士钊。按辈份讲,章士钊是毛泽东长辈。他与毛泽东的老师、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至交,杨昌济很欣赏毛泽东,章士钊当然也喜欢。1920年,章士钊拿出两万大洋,资助毛泽东勤工俭学,这笔钱实际上是解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08,(4):28-28
1936年8月,由章士钊先生出资赞助,李森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局奥运会,由于海上长途旅行,体力消耗过大,致使比赛中未能获得好成绩,但李森却是我国体育史上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女子田径运动员,同时也是湖南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王仕琪 《党史文汇》2010,(12):32-34
一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请了著名学者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担任自己的英语老师。在此期间,利用学习英语的间隙,毛泽东多次向章含之提到对章士钊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严农 《党史天地》2008,(11):10-15
1962年1月31日清晨,章士钊正在书房看书.有人送来一个鲜红的请柬,一看请柬上遒劲有力独有特色的字,章士钊便知道是毛泽东写来的。打开一看,原来是毛泽东请他到中南海小酌。章士钊立刻换好衣服,坐上毛泽东专门派来的车,高高兴兴地向中南海驶去。  相似文献   

13.
1901年至1910年武昌起义前一年,通称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章士钊将这十年分为两段。第一段从1901年至1905年,章士钊称为理论鼓吹期。第二段从1906年至1910年,章士钊称为分途实行期。这是很有道理的。在理论鼓吹时期,出现了一批革命宣传家,其著名者有章太炎、邹容、陈天华、杨笃生等,我以为,于此莫忘章士钊,还应该加上他的名字。理由如下:一者,他是《苏报》和《国民日日报》两份革命报纸的主编。1903年之前,国内还没有一份公开鼓吹革命的报纸,邹容曾深以为虑。他对章士钊说:"革命非公开昌言不为功,将何处得有形势已成之言论机关…  相似文献   

14.
1949年4月,国共和谈破裂.任国民党和谈代表之一的章士钊没有南返,而是留在北平,参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新政协筹备会.章士钊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章士钊被选为新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并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1956年,由周恩来提名,又担任了中央文史馆馆长.  相似文献   

15.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07,(12):15-17
章士钊与李大钊都曾是中国现代文化界与思想界的著名人物,并有特殊的一段交往经历。两人早期在交往中相互仰慕,彼此在思想上影响很深。然而章士钊后来担任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两人走上迥然不同的道路。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两人是否为此而关系破裂?李大钊牺牲时章士钊又是何表现?本文为你揭开答案。  相似文献   

16.
斯夫 《党史博览》2003,(8):11-15
毛泽东再次索要他已读完归还的《柳文指要》上部,是为了把上、下部一并送给康生看1963年7月,毛泽东和章士钊(左一)亲切交谈。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我国唐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也是一位在政治上表现了一定进步倾向的思想家。他所留下的著作,全部收在《河东先生集》中。章士钊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用了大半生的余暇时间研究了柳宗元的论文集,并在晚年写出了《柳文指要》一书,约一百余万字。《柳文指要》分上、下两部:上部是“体要之部”,按照柳集原文编次,逐篇加以探讨,包括评论、考证等几个方面;下部…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与章士钊相识于20世纪初,那是一段风雨如晦、灾难深重的岁月.章士钊当过国民政府的部长,又是蜚声沪上的大律师;而陈独秀则不同,他愤世嫉俗,牢狱、困厄、疾病几乎伴随他生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56年春的一天,香港机场人头攒动,时任《香港时报》主编的许孝炎先生挤身其中。他是前来接待一位穿长袍的老人─—赫赫有名的前国民党元老章士钊的。章士钊来香港干什么?此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周恩来恳切地说:“西安事变时,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今天再不能对不起你们了。”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以不可阻挡之势直逼长江,李宗仁被迫提出了和谈要求,但他提出的和谈代表名单,中共发言人表示不接受其中的彭昭贤,因为彭是主战最力的国民党CC派主要干将,是一名战争罪犯。此事使李宗仁坐立不安、左右为难。谁能替代彭昭…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破裂后,作为国民党和谈代表团成员的章士钊没有南返,而是留在北平,参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新政协筹备会,章士钊被选为新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并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之后,1956年,由周恩来提名,又担任了中央文史馆馆长。 章士钊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 第一次上书──因为讲了一个比喻,差点被打成右派 1957年,在全国政协召开的中共向民主党派征求意见的座谈会上,章士钊对执政党如何…  相似文献   

20.
钱永红 《湘潮》2011,(3):40-42
提起章用这个名字,现在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如果说到章士钊,熟悉中国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出生于1881年的章士钊,是一位反清斗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学者和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