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环境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强化文化产业立法,努力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一、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立法中存在的问题1.立法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有关文化产业的立法,不是在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大背景下的系统性立法,因此,各种立法之间缺乏相互照应和衔接。从整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立法,存在着整体失衡问题,即国家立法少,部门规章多;基本法律少,单行法规多;管理规范多,权利保障少。"在立法内容方面,有些新型文  相似文献   

2.
我国文化产业立法不能局限于管理法思维,也不能止步于服务法思路,而应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实现。构建文化产业立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调整范围、调整方法、文化市场的参与及各方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等,要注意以提高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为目的,以激励——约束作用机制取代重管理的立法思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明确界定市场主体的权责、排除政府的不适当干预作为重要内容和检验标准。立法还要考虑到文化产业自身特点,重视在文化产业领域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内在统一性、协调性等,并为政策调整、市场自我调节和行业自律等非法律调节留出空间。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网络文化产业正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目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正处于发育期,未来发展的方向主要是内容为王、产业融合、结构多元、市场开放、监管加强;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需从管理机制、运营方式、盈利模式等方面加以深化.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大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文章从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角度,探讨如何用法律手段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就具体法律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经验研究表明,当一国人均产值达到4000美元,即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后,该国就要从资本逻辑转向文化逻辑的发展模式,以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摆脱单纯依靠土地、资源等物质要素推动的发展模式。其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从供给上看,产业升级转型要求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附加值高的产业,这也是文化产业的典型特征;二是从需求上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追求吃饱、穿暖、住好等物质生活条件,他们更迫切地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没有文化生活,幸福就不全  相似文献   

6.
郭新茹  顾江 《唯实》2009,(6):80-85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十七大以来,江苏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健全各类文化市场,加大文化创新力度,增强文化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业已或正要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历史境域和载体境域决定了国家文化安全引导的必要性.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状况会对国家文化安全产生正或负的效应,这种效应源发于其发展的全过程当中,主要表现为文化资源力、产业孵化力、流通传播力、产品认同力和经济政治贡献力,而国家文化安全同样会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反作用.以国家文化安全为指导,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明晰文化产业宏观发展战略,规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语言使用,扩大文化产业创意素材,加强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鼓励资金来源多元化以及注重对文化消费者的精神引导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西文化产业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地方立法。从法律依据、立法条件及环境而言,地方立法具备可行性。在立法过程中,应遵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注重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以保护创意为核心等立法原则。在立法设计上应包含总则、文化产业促进制度、文化市场管理制度、法律责任部分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地方经济、实现文化强国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现实而言,县域文化产业要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点,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崇州,位于天府之国腹心地带,素有蜀中之蜀之美誉。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崇州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产业,但总体来说,与成都周边区市县相比,文化产业发展还是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急需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0.
刘金祥 《奋斗》2006,(6):39-40
文化产业的属性和功能决定了其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发展举措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1.
程向东 《学习月刊》2014,(19):45-46
文化产业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一、蕲春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相似文献   

12.
张琸玡 《世纪桥》2014,(2):49-49,67
近年来,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推广,文化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文化产业仍然存在缺乏文化内涵、竞争力、人才以及创新等问题,应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正确方向,提高人民向心力及凝聚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木 《学习月刊》2010,(4):35-36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权,是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种民族立法自治权。它是由法律法规确认、保障和制约的权利,是民族本身固有的权利,也是宪法和法律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化。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是实现各少数民族权利的基本保障.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价值获得正当性的重要途径。现实中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虽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忠新 《求贤》2011,(12):17-17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日前表示。国家将加快文化、民生领域立法进程。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也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更加注重文化科技领域立法.“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文化立法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立法研究严重滞后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问题,既影响了文化立法模式选择,也制约实施文化立法的策略与步骤。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法框架、实施步骤、方法及策略,要消除将文化产业立法与公共文化立法对立起来的习惯思维,重视文化交流立法与文化安全立法,不仅需要明确法律调整文化市场关系与公共文化服务关系的方法、特点、重点、难点,而且也要明确文化产业立法的目的是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并注意通过法律手段引导、扶持文化市场自我调节的界限。文化立法要确认国家在文化发展中的职责与义务,有效避免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中出现类似教育产业化过程中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消费将成为整个社会消费的主流。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加速文化市场建设,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必然选择。认清制约四川省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理清思路,寻求对策,加速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是当务之急。一、制约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江阴市委、市政府关于《江阴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和全市繁荣夜晚文化,加快文化发展的要求,江阴日报社充分认识到江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意义,并结合报社工作实际,从去年年初开始围绕事业产业“两分离”、健全考核机制、推进产业创新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报社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探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障碍,并尽可能地削弱、克服直至清除这些障碍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深入探究制约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各种因素,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科学分析这些障碍因素进而找到我国未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良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部门分立型立法体制转向人大主导型立法体制,是我国立法模式转型的基本方向,本质上也是回归法定意义上的立法模式。人大主导型立法体制必须贯彻宪法精神,实现依宪治国,以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为价值诉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平等公正原则,坚持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并重原则。构建人大主导型立法体制,不仅要着力强化具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主导作用,正确处理好人大立法与党领导立法的关系、人大立法与政府立法的关系,以及人大立法与政协立法协商之间的关系,还要科学构建完备有效的立法管理体系、立法参与机制和立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1)
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技术的进步、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等因素,使文化产业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意义越来越突出。但我国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创意产业化能力低下、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业政策有效供给不足,不利于发挥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需要加强思想认识、进行顶层设计、把握开放与管制的范围与程度、建设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