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量物证概念的界定是研究微量物证的逻辑起点,也是进一步认识其诉讼价值的关键。在刑事诉讼各阶段,微量物证的诉讼价值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而更好地实现微量物证的诉讼价值有赖于微量物证鉴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相关仪器的配备与维护,以及微量物证数据库和样品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中微量物证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物证是交通事故现场的重要物证,重视搜集微量物证,掌握交通事故现场微量物证的种类、特点及对事故现场微量物证的提取和鉴定,能重现交通事故的动态过程,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重构。为及时侦破交通肇事案件、公正裁决交通事故纠纷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微量物证是交通事故现场的重要物证,重视搜集微量物证,掌握交通事故现场微量物证的种类、特点及对事故现场微量物证的提取和鉴定,能重现交通事故的动态过程,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重构。为及时侦破交通肇事案件、公正裁决交通事故纠纷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变化对诉讼的解纷功能和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机制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法院面对沉重的受案压力,不堪重负,而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机制正成为化解矛盾的重要社会解压的重要良方。新时期矛盾纠纷的变化也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运作提出了挑战。如何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适应矛盾纠纷的变化,担负起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重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大调解"机制正是适应纠纷解决的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对传统三大调解的改良和整合,而"诉调结合"是"大调解"工作切入点和重要工作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三大调解工作在"大调解"机制中的作用"、大调解"衔接机制特别是从诉调结合的角度来讨论"大调解"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物证鉴定体制改革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证鉴定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在法律领域的具体运用,它有独特的法律涵义。物证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按照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经当事人申请,司法机关决定,或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聘请具备鉴定资格的鉴定人,对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的认定或判断。物证鉴定作为诉讼中的科学实证活动,既要面对某种涉案事实进行科学判定,从而解决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问题,又要对成为物证、书证、音像证据的材料进行科学鉴别,明确其证据效力。所以,物证鉴定结论作为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之一,不仅本身具有证据效能,而且具有对其他证据审…  相似文献   

6.
物证鉴定在诉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造成了现在物证鉴定管理的混乱局面。从而影响了物证鉴定的证据性、科学性和中立性,影响了物证鉴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建设的稳定性,也影响了物证鉴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物证鉴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对物证鉴定机构的设置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物证鉴定人的资格认定制度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7.
微量物证(non-biology Trace evidence)指检材体积小或检材中待检成分含量低的意思。由于微量物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等特点,作为现场必存的微量物证已成为现场重建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通过微量物证的鉴定及分析工作,能将刑事案件构成要素与犯罪前现场状态、犯罪中的现场动态过程联系起来,达到现场重建及案件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证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其中,痕迹检验技术、微量物证技术、生物物证检验技术等的应用最为普遍。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包括对轮胎印痕、擦划碰撞痕迹、整体分离痕迹等的检验鉴定;微量物证技术的应用包括对纤维、油漆、玻璃、橡胶、泥土等的检验鉴定;生物物证检验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尸体、伤痕、血痕、体液、毛发等的检验,以认定人身。物证鉴定技术对案件的侦破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技术在打击刑事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案件侦破和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直接客观的证据。2009年6月4日云南省芒市侦破的一起命案,是成功运用痕迹物证检验鉴定技术破获案件及提供诉讼证据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警种化"调解工作机制,是将调解工作渗透到公安工作的各个部门、每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安牵领的多种调解模式在社会矛盾化解、群众纠纷解决中的作用,预防一般性矛盾纠纷转化为民事案件,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甚至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做到规范执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物证鉴定,就是指在诉讼活动中(此处主要是刑事诉讼的活动),遇到专门问题时,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根据鉴定的资料和要求,运用勘验、分析、比较、综合评断等方法解决专门性问题并作出判断的一种科学技术活动。通过物证鉴定法律制度的完善,能发挥物证证明作用,促其成为科学的定罪处罚证据。  相似文献   

12.
微量物证是指与犯罪有关的、能揭露和证实犯罪以及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范围的体小量微的物质。由于微量物证具有范围广泛、种类繁多、体小量微等特性,使之成为侦查人员揭露和证实犯罪的锐利武器。介绍了微量物证的特点,对微量物证在侦查中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我国应如何发展微量物证技术提出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3.
关于微量物证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案件的发展为微量物证利用提出了客观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微量物证利用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深入讨论了微量物证概念 ,提出了物证的特异性质和种属性质及其作用 ,讨论了利用微量物证进行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的可能性和途径 ,并提出了重视微量物证基础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刑事案件的发展为微量物证利用提出了客观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微量物证利用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深入讨论了微量物证概念 ,提出了物证的特异性质和种属性质及其作用 ,讨论了利用微量物证进行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的可能性和途径 ,并提出了重视微量物证基础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光技术的应用在刑事科学技术领域极为广泛,无论是现场勘查,还是物证检验,光的检测是例行的第一步,它具有灵敏度高,不损害检材的特点.作为可提供多个波段光选择的多波段光源,集合了物证检验所需的多个光源之优势,能适应不同现场痕迹物证的寻找、采取及各种痕迹物证检验鉴定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物质转移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叶,随着物证鉴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完善,物质转移理论的内涵也不断深化。现代意义上的物质转移理论主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相互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及转移。作为物证鉴定基础理论之一,物质转移揭示出的客观规律对物证技术,尤其是物证鉴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理论作为诉讼案件中获取鉴定材料的科学基础,其价值不仅在于为确定鉴定方法提供了有力依据,更为物证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比重日益增多。电动自行车往往行进状态不稳定且容易倒地,事故形态也较为复杂,加之现场物证易受到干扰,事故鉴定工作存在困难。2016年04月06日余某驾驶黑色车与张某斌驾驶的二轮电动自行车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件具有典型性。对此,鉴定人员首先运用侦查实验手段,模拟事故发生过程,排除无效物证,解决了痕迹形态、离地高度不吻合等问题,为案件侦破找到突破口,再综合运用痕迹检验和微量物证比对方法,使鉴定结论互相支持,提高鉴定结论的可靠性,为认定嫌疑车的肇事事实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物证是证据种类之一,而物证鉴定样本是在物证鉴定过程中,为了实现物证的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而依法提取和保存的、供比对的已知证据材料。物证鉴定样本因鉴定而成为证据,是鉴定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证鉴定样本在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样本收集、提取存有许多不足,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收集提取方法,以助于物证鉴定制度在内的整个证据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PCR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阐述了技术在法庭物证检验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实际检案中遇到超微量 ,降解 ,变性等检材样品能用一种更科学 ,更实用、更灵敏、更快速的检验方法来满足实际检案需要。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我国法庭科学的犯罪物证鉴定、个体识别等内容在分子生物发展的基础上 ,跻身于国际法庭科学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中, 无论是车辆与车辆之间还是车辆与人之间以及其他物证之间,只要曾经接触过, 就会在双方客体上留下痕迹,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物证,特别是现场不易发觉的微量物证,将会大大提高交通事故办案效率及定性定责的准确率.本文从微量物证的特点入手,详细阐述了微量物证的种类及提取方法,并结合现实案例,论述了微量物证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