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全面而辩证地分析在新闻官司背后存在的新闻侵权现象,进而找出正当行使舆论监督权利与防止新闻侵权的结合点,以求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配置与互相平衡。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侵害隐私权行为的发生率仅次于新闻媒体侵害名誉权行为,是位居第二的新闻媒体侵权类型。随着人们隐私权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新闻媒体侵害程度的不断加深,新闻媒体侵害隐私权行为正在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隐私权的保护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与研究。本文就以隐私权为中心,主要探讨隐私权及其保护。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监督是保障人民权利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同时也负有尊重他人人格尊严、不得侵害他人名誉的义务。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两个成功的新闻舆论监督案例的分析,得出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及对行为人主体不进行人身攻击是新闻舆论监督与公民、法人名誉权保护得以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马新彦  石睿 《法律科学》2010,28(2):157-168
空间隐私权是围绕隐私空间保护而形成的人格性权利,其所针对的是对隐私空间的不法侵入而非隐私信息的不法传播。在知识经济时代,公民隐私空间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之挑战。我国侵权责任法已经出台,其中确立了隐私权的法律地位,但对空间隐私权却只字未提。因此有必要对空间隐私权的法律定位、侵权类型、责任构成进行研究,在借鉴外国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我国的空间隐私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5.
"新闻侵权"概念产生于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时代,侵权行为的研究也主要围绕上述四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兴起后,随着传播活动的不断丰富,侵权主体界定和侵权构成要件认定的困难使这一概念从外延和内涵上很难完整解释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新的侵权行为。本文提出"信息侵权"的概念,将其与"新闻侵权"进行比较,并从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某些新闻媒体为了增加报纸杂志的发行量或提高其收视率,往往热衷于对他人隐私的描述和报道。由此引发了大量新闻媒体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案件。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则彰显出大众传播媒介的自律性差,其对公众隐私权的不尊重。本文试从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入手,分析冲突解决的适用原则,并就新闻行业的自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隐私权保护的加强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公民隐私权在新闻传播中的保护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周甲禄 《中国律师》2005,(11):34-35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闻侵权诉讼逐年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甚至被一些人称为新闻侵权的第四次浪潮。新闻报道失实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由过去行政解决变为现在的司法解决,这是法治的进步。然而,考察新闻侵权诉讼的司法实践,我们发现,涉及具体的侵权诉讼时,法官往往忽略宪法对言论新闻自由的保护精神,而只从民法对名誉权保护角度出发作出裁决,结果导致在媒介的言论自由和公民或法人名誉权保护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观念与实际判决中存在巨大反差,二是在诉讼举证责任上存在不公平的分配。一、法律观念与实…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在民主政治生活和市场经济中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有关舆论监督的立法薄弱,新闻媒体合法正当的舆论监督权得不到法律的应有保障,记者被推上被告席的现象逐年增多.因此,对舆论监督必须立法予以保护,并在司法实践中为舆论监督留下足够的法律空间,以疏畅舆论监督的渠道.  相似文献   

9.
法治,标志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法治,还意味着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把政府及公民的全部行为纳入法治运行的轨道.法治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对国家权力的约束,离不开监督机制的保障,监督制度越健全,法治也就越完备.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各级干部的监督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舆论监督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法通则的颁布施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逐渐懂得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近年来不断发生为侵害肖象权、侵害著作权、侵害名誉权等纠纷诉至法院。其中因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而发生的侵害名誉权案件,尽管在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因为它涉及新闻媒介,覆盖面大,且直接关系到对被报导对象人  相似文献   

11.
解读《侵权责任法》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已成为反映民情民意的重要媒介,言论自由这项权利在互联网上也有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可是,当我们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自由空间时,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却因言论自由超出法律的规制,而显得岌岌可危。令我们欣喜的是《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带来了福音。本文将着重分析《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意义,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作者是工人日报群工部主任,从1994年就参与深圳汽车贸易总公司总经理刘兴中状告《工人日报》一案的代理工作,此案历时四年多至今尚未结案。在代理过程中,他根据自已在新闻传媒工作的实践和对法律的思考,撰写成此文。虽为一家之言,但仍不乏真知灼见。中国的新闻媒体叫了几十年“舆论监督权”,实际上,无论宪法或任何具体法律、法规,都没有”舆论监督权”这个字眼,当然也就没有保护“舆论监督权”的条款。这可能是传媒被诉之于法庭,败诉者居多的主要原因之一。舆论监督权是由公民的两项权利,即表达自由权和批评建议权派生出…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与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公共利益优位于个人利益,法律赋予司法机关一定的权力,合法而正当地获取公民的隐私,但个人权益的保护也是必要的。在刑事诉讼中协调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要合法、合理行使司法权、提高执法人员职业道德并完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因新闻单位舆论监督而引发的侵犯公民、法人的名誉权案件在我国时有发生,这类案件往往又都涉及面广,影响较大,而我国的侵权立法和新闻立法都极不完善,各方认识也不一,给这类案件的处理带来很多问题,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本文试就其中若干问题一抒己见,以期求教同仁。舆论监督,是运用大众传媒帮助公众了解公共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并用舆论的力量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运行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对于保证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民主各国都很重视舆论监督,先后通过了相应的立法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有力的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政治文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知情权是现代公民的重要权利,也是公众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突发公共事件,是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今天,必须理性和依法处理这类事件,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正常需求。媒体和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同样必须依法进行,需要严格把握新闻原则,遵循新闻规律,尤其要重视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公众知情权、新采访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家以弘扬法治为宗旨的普及性法制刊物,今天我们执行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刊登了一件因侵犯他人名誉权而导致的致歉声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任何漠视法律、偷逃税款的行为直接损害了国家和全民的利益。 对偷逃税款这种公然与国家为敌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揭露和斗争是法律赋予每位公民的神圣权力,在大力加强依法治国的今天,偷逃税款者必将爱到法律的惩处。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本刊1999年第2期刊出《举报有功遭监禁,定罪无名还有理》一文,披露了安徽省宿州市一残疾人企业家雷敬新偷逃国家税款,而举报人却受到打击报复的事件。 1999年5月7日,雷以偷税罪被判处徒刑。 然而,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出乎意料,先是雷敬新等原告以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将本刊推向法庭,索赔高达260万元。再是法院受理并经过一审和二审,判决本刊构成对雷敬新等的名誉侵权,共赔偿4.5万元。 新闻媒体因舆论监督成为被告进而被判侵权,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综观屡屡出现的新闻官司,结合本刊这起由批评报道导致的侵权之诉,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报道内容基本属实,仅局部或细节的情节未被有关部门认定采信,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二、立法和司法如何保护正当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重要作用入手,针对目前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影响司法公正的不当新闻舆论监督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冲突的办法。倡导新闻媒体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正确发挥新闻舆论对司法的监督作用;同时强调司法人员要克服外界因素的干扰,提高自身道德、法律素质,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8.
基因技术与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因技术的发展所揭示的人自身的秘密在现代社会已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 ,而是一个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当代民法隐私权制度应将个人基因信息纳入保护范围 ,明确个人对自己基因信息隐私的知晓同意权、保密权以及对他人非法搜集、利用个人基因信息的禁止权等基本权利 ,同时规定侵犯他人基因隐私权的民事责任 ,以回应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民商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犯罪手段也在日益的科技化,给侦查案件,打击犯罪带来诸多挑战,这就使得侦查机关不得不在侦查过程中运用一些科学技术手段,增强侦查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秘密侦查,也被称为技术侦察,秘密监听就是这类侦查措施之一。秘密监听是指刑事侦查机关在未经当事人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安装窃听器听取当事人通话内容进而从中获得犯罪证据的一项侦查措施。秘密监听措施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侦查机关的取证能力,提高了侦查机关的破案率。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信息化与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社会信息化在给人类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对隐私权提出了挑战。社会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这一结果,一方面促使人们形成完整的隐私权意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隐私权危机。要享受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文明而不付出或少付出隐私遭受侵犯的代价,应当赋予隐私权以更多的积极的权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