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宁人的心中,大十字是一个坚实的城市记忆符号。在青海,只要提起大十字,几乎无人不知,甚至每个来西宁的外地人也会慕名前往。过去,它是西宁的商业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这里更加繁华。伴随着西宁人一代代地成长,大十字虽然也在默默地变换着模样,但它给人们的生活留下的痕迹和记忆,依旧鲜活在西宁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2.
你好!西宁     
朋友从西安来.游完塔尔寺点名要看西宁的广场锅庄.我不禁心头一热。几年来.西宁不仅带给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以惊讶.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是越来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这样一个新区。就是这样以几何级数的增长呈现在青海人面前。它的出现有人用震撼来形容,这个新区就是在建中的西宁市海湖新区。  相似文献   

3.
林喆 《廉政瞭望》2012,(5):52-53
在中国,地域歧视是“外地人”的切肤之痛。 其表现形式非常多:“外地人”被规定不得从事某些工作;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只能“借读”;“外地人”在大城市无法参加高考;农民工被要求办“暂住证”。  相似文献   

4.
石勇 《廉政瞭望》2012,(3):52-53
在中国,地域歧视是"外地人"的切肤之痛。其表现形式非常多:"外地人"被规定不得从事某些工作;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只能"借读";"外地人"在大城市无法参加高考;农民工被要求办"暂住证"。至于网络"地域帖"上爆发的骂战,以及现实生活中对"外地人"和某一省人的污名化,更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5.
余生也晚.已经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了.没有看到和体验过真正的前朝遗俗.只能通过儿时过端午(西宁方言读“端午”如“当午”)节的一点印象.“自将磨洗认前朝”了。西宁的生活水准在当时还是非常低下的。平时难得动荤腥,更难得的是吃甜食了。而在端午节大肉韭菜包子和枣儿糯米粽子.同时能满足我们这些味蕾特别发达的小小饕餮者.这就是儿时的我们这代人企盼端午节的原始动力了。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青海在人们的印象中是那样的荒芜凄凉。“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唐代诗人柳中庸笔下的青海。是遥远年代对青海的真实描述。即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外地人对青海城镇的概貌依然如此评价:“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片树林几条沟,风吹土起尘满头。”如今,不论是本省人还是外地人。  相似文献   

7.
回望30年。无论在青海生活了几十年的本地人。还是曾到过西宁的外地人。都有着同一个深刻的感受——这座昔日不起眼的小城。现在楼更高了。街道更宽了,绿地面积更大了.居住条件越来越改善了。市民的生活有了最低保障了;农村告别“土砖屋”。住上了“板儿房”、“小洋楼”。农村人也能享受医保了。文化娱乐更加丰富了……  相似文献   

8.
记者:西宁应站在什么样的视角去定位城市身份? 毛小兵:这是关键问题。是已经破解了的核心命题。将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现代化宜居城市”.这是西宁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将西宁放置于“青藏高原”这个区域,而不是西部、全国或者全球视角.是地理区位、经济基础、人口等因素所决定的。在青藏高原.西宁是惟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在西宁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指出:包容诚信是西宁立城之基,更是西宁开放博纳、团结共融、质朴诚信的历史源流和不竭动力;务实创新是西宁兴市之魂,更是西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创新发展的时代传承和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北京人发现,城里的外地人突然多了起来。每天上班时,要在外地人拉菜的平板车中穿来穿去,下班后,又被外地人的地摊堵在水泄不通的马路上……在北京人的记忆里,外地人也曾多过几回,五十年代刚解放,来了大批支援首都建设的青年学子和干部;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汇集了成千上万来京“大串连”的学生;七十年代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涌进的大多是借来京出差,踊跃购物的外地“集团军”,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旅游的“老外”又络  相似文献   

11.
西宁古城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地域民族文化史。从西汉“河开西郡”开始到元明清时期西宁多元民族格局,形成了西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古城台也成为西宁历史文化传播与变迁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
很难说交通不再拥挤,都市不再喧嚣。然而,一种氛围一种格调本身就是最深刻的印象。两年前的上海给人一种拘谨、压抑的感觉。如今的上海好像一下子敞开了胸襟.仰视蓝天,怀抱四海,变得那么开阔,那么坦荡,热情欢迎纷至沓来的四方宾客。 外地人眼中的上海 凌晨三点,我乘坐的火车首先到达上海西站,在夜色朦胧中,我看到宽敞明亮的站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抚顺市城管局党委副书记武斌。在向大家介绍我市的发展变化前,我先讲一下发生在我身边的小事。今年暑假,我孩子的同学从大庆来到抚顺,对我们讲,在他的印象中抚顺是座煤城,可到了抚顺一看,抚顺真美呀!今年"十一"长假,我的亲属从北京回抚顺,在亲朋相聚时动情地说,没想到抚顺近两年发展变化太大了。听到这些赞誉,作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作为一个抚顺的市民,我感到非常自豪。抚顺变了,她变绿了、变亮了、变干净了、变美了。  相似文献   

14.
初到英国,优美的环境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花篮,阳台以及房顶都种满了鲜花。走遍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花团锦簇,满眼的翠绿。楼道里、院落中总是那么干净整洁,不会看到阳台上戳着拖把,挂着裤衩、背心之类的东西。英国人从不认为清洁美观是自家的私事,住宅的外  相似文献   

15.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就是因为这句长期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使许许多多从未到过贵州的人对贵州产生了恶劣的印象:偏僻、闭塞、愚昧、贫穷。时至今日,它仍象一层浓浓的雾罩障碍着外地人审视贵州的目光,那明显的揶揄和讥讽甚至使一些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感到丧气和自卑。在他们的眼里,贵州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 其实不然。世间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优能变劣,劣能转优。  相似文献   

16.
《党的生活(青海)》2007,(9):F0003-F0003
西宁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出资80%)和西宁正润城市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0%)共同出资。于2000年3月30日在西宁正式挂牌成立。经过两次增资扩股。公司目前注册资本达6587万元。  相似文献   

17.
<正>西宁城市的成长,镌刻进了40年改革开放的年轮。40年栉风沐雨、40年砥砺奋进、40年蜕蛹化蝶。改革开放40年,是西宁2100多年建城史上城市建设力度最大的一个演变阶段,也是城建理念创新、城市形态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的一个蜕变发展期。逐梦西宁城市发展,勾勒一代又一代西宁人接续奋斗的轨迹,城市建设的每一步提升,背后都有改革力量的强力托举。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古城西宁,推开了一扇眺望世界、变革求新的大门。同时,这也是一次西宁城市建设艰难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西宁的城  相似文献   

18.
爱斯基摩人捕狼的方法,十分特别,显示出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来源于对狼的贪欲本性的认识。在血腥味的诱惑下,狼完全不知道自己舔食的其实是自己的鲜血。正是这种贪欲的本性,终于毁掉了它。这篇短文的文字极为干净,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和那种空话连篇、瘠义肥辞的文风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9.
快乐大叔 《党课》2007,(6):98-99
据报载,某市市长上任后,做的头一件事不是抓经济,不是抓文化,而是先从小事抓起,在全市范围内盖了几百个新公厕,而且每一个公厕都建得非常漂亮,成为城市的一道景观,深受市民和外地人的欢迎,被称为把“台面”下的小事做成了“台面”上的大事。  相似文献   

20.
记者: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要塑造西宁市怎样的文明精神? 王建军:“包容诚信、务实创新”是我们这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西宁的兴城之计、立市之魂。这些年,西宁精神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西宁人民的奋进、奋斗、奋发向上地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