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元重举 《实践》2006,(9):24-24,25
土地整理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项新的事业。“十一五”国家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也是农牧区拓展土地整理领域的最好时期。土地整理,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  相似文献   

2.
十六届六中全会对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揭阳是一个人口大市,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存在问题较为突出,为此,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重大部署,正确处理好严格管理土地与加快揭阳发展,节约集约用地与用地客观需求、国家建议用地与维护农民利益、信访工作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反腐在线     
《廉政瞭望》2013,(15):13-13
公章受贿 2005年至2012年期间,河南省平舆县政府办公室科员杨建军担任县政府办公室机要员,管理县政府土地专用童、县国土局土地管理专用童和县建设局规划管理专用章。他采取私自加盖印章,提供空白土地使用证等手段,为他人办理94个土地使用证和4个土地规划证,收受贿赂共计8.9万元,造成国家土地出让金流失69.2万元。目前,杨建军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执行有期徒刑7年。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的土地产权权能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变更的一般规律,总结出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制度变迁与农民土地权益演变关联紧密,由政府作为土地制度变迁的主体,进行制度创新,这是我国目前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明霞  刘琳 《共产党人》2011,(16):34-37
中国民主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核心的问题是土地问题。自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以来,90年土地风云,延续了中国宏大历史命题:几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二者,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土地上不仅可以长出粮食,还可以长出城市和房屋。"90年土地风云,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解放区时期和建国初期的"土改",其基本特征是实现"耕者有其田",以此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业社会的最高理想。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选择是,如何推动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农业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中国道路如何走,反映在土地问题上,是上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运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90年代至今仍在进行的土地规模流转,则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在探寻中国道路上,对于土地问题的重新审视:既让农民拥有充分的持久的土地经营权,同时保留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对土地的主动权。土地从私有到集体与国家所有的跌宕起伏,从现代社会的视角分析,这不仅是关系中国8亿农民安身立命的核心问题,关系粮食安全问题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经营土地。城市土地资产管理工作要更新发展观念,加强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强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提高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程度,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反腐在线     
《廉政瞭望》2013,(8):13
公章受贿2005年至2012年期间,河南省平舆县政府办公室科员杨建军担任县政府办公室机要员,管理县政府土地专用章、县国土局土地管理专用章和县建设局规划管理专用章。他采取私自加盖印章,提供空白土地使用证等手段,为他人办理94个土地使用证和4个土地规划证,收受贿赂共计8.9万元,造成国家土地出让金流失69.2万元。日前,杨建军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执行有期徒刑7年。  相似文献   

8.
近日,黑龙江省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的79户村民,与村委会签下了一份"转让土地协议书",用于建设"雀巢奶牛饲养管理培训中心"涉及土地面积900亩。但在该协议书中,并没有"土地流转"的字样,也未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年限。村民吴晓军称,所谓的"土地流转期限为15年",只是双方的口头约定,而15年后的2027年,正是本轮土地承包期结束的年份。让村民心中打鼓的是:协议中规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国家土地政策有所调整,乙方(村民)"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严重的土地抛荒背景下,村组对土地承包关系的调整维系了基本的农业生产秩序,但这种做法并不为国家的土地政策所承认,由此而产生了土地确权中的大量纠纷和矛盾.在刚性的国家政策约束下,农民土地承包权利最终物权化了,这意味着村组依据村庄公平原则进行的土地调整变得无法操作.文章将以湖北罗村为例,展现农地制度从村社本位到个人本位的演进过程以及所导致的后果.由于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保障和国家战略资源的双重身份,对土地的一项功能的强调都要以另一项功能所能承受的底线为限度.在此基础上,基层组织的转型与建设是当下调和两种功能的一条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0.
据国土资源部近日透露,中国将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正部级),并向全国派驻9个国家土地督察局,以加强土地监管,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动员农民与建立政权——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心城市建立的政党,但其夺取国家政权并进行现代国家建设却依赖于动员和组织农民。通过新民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动员农民并建立新生国家政权的考察,展现了土地政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在城镇化发展中会涉及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目前在我国城乡结合部存在着土地资源紧张、交易市场较混乱,土地产权关系较模糊、资源配置欠科学,土地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利用的法制管理;强化珍惜土地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城乡结合部土地的科学利用;促进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依法享有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但由于当事人主体地位不平等、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职能缺位等原因,导致部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侵害。为此,我们应通过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承包经营权物权效力等方面。实现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解读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时期实施的土地政策,不宜从现代产权理论中关于土地权属的基本要素着手,而是应该更多地置于当时的客观环境特别是政治因素来评判;苏维埃时期的土地政策,有鲜明的阶级性、不确定性、依附性和强制性;苏维埃土地政策的实施,解构了传统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经济基础,建构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年代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苏维埃土地政策既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目标相呼应,也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15.
田峰 《世纪桥》2008,(1):73-73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由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依照法定程序,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开发整理,并重新提供给土地使用者的一项制度。土地收购储备中涉及的各个阶段的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因此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和立法者不应因其双重身份而得到不同于其他民事主体的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5,(15):F0004-F0004
宁夏国土资隙厅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负责全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台理利用:其职能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尤其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4,(6)
农村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权利问题,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诸多瑕疵,但不能将农村集体经济未能有效实现的问题替代性地以土地所有权私有化或国有化予以解决。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造的现实主义路径是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明确农民的土地权利,实行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和资本化。上述目标的达成依赖于体系性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准则的建构,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集体经济组织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土地商品与土地资本的内涵、外延及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探讨了土地资本商品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以期在土地资产处置时正确处理政府与各投资主体的利益关系,从而建立合理的土地资产分配、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邹世享  李慧勤 《前线》2015,(4):46-47
土地是国家最重要的物质资源。我国的宪法、综合法、专门法都对土地资源管理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法制体系。但是,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法治缺陷日益凸显,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法治化建设值得我们思考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动力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影响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探讨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土地流转问题,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影响土地流转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及其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