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世纪风采》2007,(9):F0004-F0004
雨花台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雨花台畔。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办学理念、卓越的科学管理、不断提升的办学品位,造就了一所令人瞩目的江苏省四星级(国家级)示范高中,成就了南京“城南第一校”的旗舰品牌。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省属重点高等院校。70多年来,学院薪火相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己任。秉承“诚于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校训;坚持“文化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走突出发展特色的办学强院之路。  相似文献   

3.
宋有 《奋斗》2009,(5):55-56
黑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具有矿业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因煤而生,依煤而长,在62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特色兴校战略.在服务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矿业学院更名为科技学院、办学主体由煤城鸡西迁到哈尔滨的情况下,坚持“更名不改姓”、“迁校不拔根”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我校党总支在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坚持“围绕办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治校”的党建思路,开展了以“五比五树”为中心内容的教育活动,使学校管理、师生素质、教学质量、新校面貌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王娟 《求贤》2010,(7):44-45
作为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天津七中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七中文化。这是七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新一代“七中人”续写辉煌的基础和起点。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全国一流,天津示范”为发展目标.以“质量立校,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以内涵发展为主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以“品求正、技求精、行求实、风求和”为内涵的卓越文化。  相似文献   

6.
刘斌 《学习月刊》2014,(24):91-91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自组建以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方针,秉承“特色立校、开放强校、文化活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方略,按照“围绕市场设专业,根据岗位设课程,内涵发展求质量,打造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理念,围绕随州专用汽车等支柱产业,开设汽车机电类、医学护理类、建筑工程类、经济管理类、服装艺术类近40个应用型专业。形成了全日制大专、中专、成人教育、校企联合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等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为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20000余人.为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服务“圣地车都、神韵随州”建设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7.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老学校。2006年12月,新一届学院领导班子成立后,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学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办学立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一、要用战略思维认识新形势下党校教学工作,即从“主阵地”的高度、从“熔炉”的高度、从“学风”的高度认识和做好教学工作;二、要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三、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做好新形势下的校、院的教学工作,即从教学体系问题上、从公务员培训和行政学院的教学、科研问题上、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问题上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开创校、院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福建理论学习》2012,(9):49-49
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创办于1916年,1952年被列为省重点中学,2001年被定为省一级达标中学。九十六年辉煌办学历程,培养了中科院院士黄荣辉和陈木法等四万五千多学子。学校秉承“依法治校、素质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想,践行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理念——用爱心培养每一个生命。用真心塑造每一个人格,倡导“一个理念”,“两个为本”,“三个服务”,“四个合作”,“五个化“:  相似文献   

10.
孝感市孝昌县第二高级中学座落在孝昌县城区,学校环境优美,50多年的办学积淀赋予了校园丰厚的文化内涵。学校现有教职工180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45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62人;专职教师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教学实力雄厚;学校现有学生4500人。学校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办学指导思想,以“让每个教师都有创新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发展,让每个家庭都有回报的欢乐”为宗旨,融合“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争创特色、勇争一流”的办学理念,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宜昌县高级中学党总支注重思想道德建设,运用多种形式增强凝聚力,围绕一个目标提高战斗力,带领1600多名师生员工坚持贯彻学校提出的“以德立校,从严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党总支被县委命名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一)县高中的教职工是文化素养较高的队伍.尽管如此,学校党总支仍把理论学习当作思想建设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党总支坚持了每月2次的理论学习制度,教职工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学生教育坚持抓渗透.近几年来,全校师生采取讲座、看录相、上党课、上团课等形式,  相似文献   

12.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F0004-F0004
巍巍的大别山麓,风光旖旎的道观河之滨,悠悠的“问津书院”旁,孕育出新洲四中独特的灵性和魅力。半个世纪以来,几代四中人实践着“以德立校,自强兴校,依法治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自强构建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改革开放30年间,举科学发展之旗,走自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郑强 《当代贵州》2012,(23):46-49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救亡图存,保存民族文化实力,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举校西迁,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办学历程。这段办学历史,1986年被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赞誉为“文军长征”。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03,(1)
5年来,《党建》杂志社坚持不懈地给我校“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赠寄刊物,丰富了校园文化,使师生获益匪浅。“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落户我校,使我们扩展了知识领域,更新了教育观念,坚持“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精心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我校首创的“宏志班”闻名中外,我校多年来一直是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可以说,这些与《党建》的指导密不可分。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我们相信,在《党建》杂志社的帮助和指导下,我校的“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一定会越办越好,教学质量一定会不断提高。《党建》丰富了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5.
张建伟 《当代贵州》2023,(16):64-65
<正>《贵州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党支部(以下简称学报编辑部党支部)坚持“党建赋能、引领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党建+学术立校”品牌,促进支部建设与“学术立校”工作深度融合,把党支部建成战斗堡垒,激发“学术立校”新动能。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2010,(5):F0004-F0004
建校以来,历届领导班子都很重视校(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按照“管理科学,服务优良,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和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要求。充分发挥校(院)整体发展规划和服务保障职能.不断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以安全发展为目标,以质量管理为抓手,以文化建设为纽带,注重树立“窗口”服务意识,以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职工和学员满意度,为校(院)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省培养党的干部的重要阵地,50年来,山西省委党校最基本的办学经验是:①党校教育事业,必须坚定地为党的政治路线和战略任务服务,这是党校教育事业永远坚持的根本宗旨和办学方向。②党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为学员服务。③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党校教育的生命线。④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努力提高科研水平。⑤必须从严治核,其主要体会可概括为“思想是基础,管理是核心,领导是关键”。⑥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其中,校级领导班子建设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党校函授教育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广大干部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踊跃报考党校,参加函授学习.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更高标准办学,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创一流办学实体,向更高目标前进”的原则,强化科学管理,确保函授教育质量.胡锦涛同志曾指示,党校函授教育应严把“四关”,其中考试是重要一关,那么我们如何来把住这一关呢?  相似文献   

19.
黄冈师范学院是在前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新兴的本科师范院校。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习标,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牢固树立“质量兴校”意识,确保了办学目标的实现。20多年来,我校培养、培训了6万多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在外省人才市场被誉为“质量信得过的高校”,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教育之美,美在创新。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我校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高扬“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想,将发展的目标定在高标位上,逐步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向着“立教育之美,塑人格之美”的育人境界迈进,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争创一流名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