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为官者无不希望在任职期间办几件像样的事,有一定的政绩,在老百姓那里留下一个好名声。但是,“政绩”不等于“政迹”,不等于为政者走过的脚印、为政的轨迹。君不见,一些所谓“政绩”突出者,取得所谓“政绩”之日,便是丧失群众信任之时。有的人为达升迁之目的,不惜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频繁推出“大动作”,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人“志存高远”、好大喜功,常常脱离实际,动辄“八大工程”、“十大工程”,费时耗力,劳民伤财;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一己之私利,弄虚作假,大搞数字政绩,欺骗群众,蒙蔽组织…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再一次批评了某些干部图虚名、搞浮夸的所谓的“政绩”。在新世纪第一个“两会”上,有的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搞的“政绩工程”,实质上就是“花架子工程”,甚至成了“造孽工程”此振聋发聩之言令人警醒,发人深思。“政绩”是各级组织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没有政绩的干部不能算是好干部。然而,如今这“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也变了味,某些领导干部把“政绩”当成一项“工程”来“经营”,这就不能不让人疑惑了。安徽省涡阳县花沟镇政府自1998年开始建设“四个万工程”,即“万亩蔬…  相似文献   

3.
为民办实事,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如今,已成为不少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这是令人鼓舞的.然而,也有少数人,不是为民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而是专干些为个人戴花环、添美名的事情,用以展示自己的政绩.这样,就难免把实事办成虚事.评价一个干部要看他的政绩如何.于是有些人便在哪些能“看得见、摸得着”,“当年见效”上大作文章.一时间,眼面上的街道翻修加宽了,宾馆、招待所建成第一流了,马路边的工作有  相似文献   

4.
作为领导干部,想出政绩,青史留名,无可厚非。问题是有的人认识偏颇,做法欠妥。在他们心目中以为政绩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于是急于求成,不顾客观实际,不遵循经济规律,干出了不少的错事、蠢事。例如强迫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小城镇建设搞一刀切,盲目上项目等等。更有甚者,心怀私心,搞了不少为自己树碑立传的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其结果适得其反,老百姓不但不认可,还戳脊梁骨。其实,留下好作风也是政绩。当年焦裕禄上任当县委书记之初,正是兰考干旱、风沙、盐碱“三害”肆虐之时,他拖着病体踏遍全县山川,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胸中…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3,(7):55-55
李佳骏在《人民日报》(2003年5月l1日)上发文认为,政绩,是指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履行相关职务取得的工作业绩。它是领导干部从政思想、为政风格、施政目标的综合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务必做到“四忌”。一忌假。有的人为了包装自己,不择手段地玩数字游戏,搞虚假报表,报喜不报忧,凭空编造政绩,蒙  相似文献   

6.
科学把握干部政绩的几点思考□李锦斌江泽民同志在《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中指出:“要把那些群众公认是执行党的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如何客观、公正、全面地把握领导干部的政绩,正是新时期选准人、用好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邓小平同志指...  相似文献   

7.
“政绩”与○“实绩”●张洪伟“政绩”与“实绩”指的是领导干部为政期间,在为民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这两个词汇只不过是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说法而已。所以,有多大的“政绩”就应有多大的“实绩”。然而,目前有的人却认为:“政绩”只指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干了哪些事...  相似文献   

8.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5,(4):62
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不能把党的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李克强: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对各级党组织来说,抓好党建才是最大的政绩。——党风坏了,其他的所谓政绩都归零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我们立党  相似文献   

9.
官僚主义,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由于干部任用制度和监管机制的空位、缺位和乏力,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了攀风、蔓延的趋势,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为此,我们把它称作“新官僚主义”。这种新官僚主义同腐败现象紧密相联,对党的发展大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很有必要为它作画,认清其嘴脸,以便清除之。首先,以发展经济之名,大搞各种“政绩工程”,行个人升官晋爵之实。主要表现:一是挖空心思地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献礼工程”、“数字工程”。有些领导者不从本地实际出发,不从经…  相似文献   

10.
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标准,重点看政绩。如同考试是教育学生的“指挥棒”一样,政绩考核也能起到影响干部行为的“指挥棒”作用。面对新世纪组织工作的任务,如何寻找和挥动新的“指挥棒”,对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显得十分重要。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干部不择手段地虚报浮夸,搞虚假政绩,出现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不正常现象,群众对此非常反感。联想起大跃进时的浮夸风,这样的教训太沉重了。究其原因,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追名逐利,欺上瞒下,上报的情况和数字都有很大水份,…  相似文献   

11.
工作有轻重缓急之别,而无贵贱大小之分。时下,却有少数领导干部对“大事”情有独钟,喜欢搞“大工程”,青睐上“大项目”,而对事关百姓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的“小事”漠不关心、不屑一顾。笔者认为,领导干部想大事、抓大事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小事,忽略小事。其实,抓小事同样体现领导水平。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对小事“感冒”,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愿抓小事。认为抓小事出不了政绩,显不出本领,劳心费力不少,弄不好还招惹琐事缠身,何苦呢?抓一些大工程、大项目之类的工作,既能在媒体上留声扬名,风光无限,还能为个人升迁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着不良作风,具体表现为:一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搞“短平快”政绩,搞“形象工程”,工作不注重“做事”而注重“做秀”,不是要真正“造福一方”,而是为“造势一时”,给自己留名,替自己立  相似文献   

13.
如今,我们确实有相当多的领导干部很忙、很累。其中当然不乏为了工作、为了事业而尽心竭力者。但是,有的人却是在忙于出“政绩”,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形象工程”;有的想方设法挖“门子”、找“靠山”、编织“关系网”;有的为升迁而忙于跑官,甚至撕破脸皮要官;有的千方百计结交各色人物,傍“大款”、通“黑道”;有的忙于为自己或亲属朋友捞好处、谋私利。  相似文献   

14.
为官要不要政绩?答案是肯定的。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然而,时下随着一批“虛假政绩”、“形象工程”的曝光,社会上抨击“政绩掺水”的声音越来越高,在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中间,出现了讳言政绩、淡化政绩意识这种“从极左跳到极右”的现象。这是十分要不得的。不可否认,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为了快出政绩、多出政绩,不顾实际条件和客观规律,大搞“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祸国殃民,群众是深恶痛绝的,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00,(3)
最近,党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江泽民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重视学习财税知识,熟悉和掌握财税政策和财税法规,学会运用财税杠杆来调控和管理经济,不断提高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和自身素质。财税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6.
报载,自1993年以来,湖北省竹溪县一直坚持开展“政绩打假”,给弄虚作假捞政绩者亮“红灯”,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名干部因搞假政绩分别受到降职、免职、撤职、开除等处分。时下,一些干部之所以胆大妄为、乐此不疲地造假政绩,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在政绩考核中,简单地把政绩与少数几个数据和指标划等号,至于数字和指标背后的实际成效则丢在一边,无人问津,这就给一些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人以可乘之机。同时,即使在考核中发现了一些干部搞假政绩,也是批语教育一下了事,而那些搞假政绩而又没有被揭穿的干部,则蒙混过关得到提拔重…  相似文献   

17.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限内无疑要为党和人民做出一番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的事业,留下值得人们称赞的政绩。庸碌无为,显然不是好干部。然而,政绩观不同,追求的政绩也不同。不正确的政绩观,就会指导其干出劳民伤财的“应景政绩”、“面子政绩”、“形象政绩”,使政绩变成“政疾”,损伤一方经济的“元气”,给人民群众带来沉重的“包袱”。不久前,媒体曾报道这样两例:一则是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因在九十年代中期大举借债办企业、搞开发,欠下了一亿多元“政绩债”,使新上任的书记、镇长天天忙于应付债主和法院传票。另一则是有“中…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形势下,领导干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讲“三言”,慎“二拍”。所谓讲“三言”:一要讲真言。领导干部要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上级要报实情,如实向上级反映情况,为上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准确的依据,不能为了追求政绩和职务升迁,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搞“形象工程”,做数字文章。对部属要讲实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清楚明白地说明情况、布置任务,让部属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不能满口套话,言之无物,让人不知所云,无所适从。对群众要讲实话,接受群众监督,理顺群众的情绪,争取群众的支持,不能谎话连篇,朝令夕改、言…  相似文献   

19.
观点     
《廉政瞭望》2011,(7):10-11
习近平:形象工程劳民伤财须纠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日前撰文指出,部分领导干部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威信、影响工作实效,亟待纠正。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0,(7):33-33
求真务实作为一种政治品格,需要领导干部以诚信道德做根基。 “求真”要求既得到事物的客观真实,更要求得到与客观事物相一致的真理性认识。“务实”要求脚蹯实地的耕耘,而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要求务党和人民利益之实,而不是干华而不实的政绩。领导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就要秉持诚信为本、道德至上的修养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