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性、整体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从宏观上、全局上研讨中国抗日战争,有的学者概括为:“一个战争、两个战场、三种政权,综合在一起,可以从整体上概括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现实,可以从整体上概括全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历史。”这无疑是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总格局”的精确概括。不过就抗日战争的宏观研究而言,可以是这个视角,也可以是另外一个视角。如果换一个角度考察抗日战争的总形势及其基本特征,笔者认为抗日战争具有鲜明的国际性、整体性和复杂性。这也可以说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一种整体概括。  相似文献   

2.
对写建国以后这段时期的党史,其实我也没有多少成熟的意见好谈,只是就同志们提的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换意见。今天谈的不可能系统,就说一些想法吧。第一、宏观与微观。讲历史,讲党史,可以说有个宏观与微观的问题。宏观是指总的概括性的考察和论述。除了总的概括的考察以外,还要细致地考察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这可以说是微观。如果没有总的宏观的看法,只作微观,搞得不好就会钻牛角尖。研究古代史和研究近代史、现代史都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总体是渐进的,但在局部、速度、性质乃至胆略上,都包含着一些激进的因素.这些激进因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宏观渐进的改革需要微观激进开辟道路.中国未来改革中,要将渐进与激进配合使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田波  李家俊 《求实》2002,(9):13-15
当前人们对“双赢”的理解主要有利益关联加深说、利益均等分割说等四种。这些理解在分析依据、分析方法上都需进一步改进。如果从全球化的现实出发 ,结合运用规范与实证、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等分析方法 ,对“双赢”的理解应是 :“双赢”并不表示国家之间利益的同质 ,更不代表“利益同质”下的无差异利益 ;它指的是各个国家具体利益的相对实现 ;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 ,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分配格局 ;国际协调是实现“双赢”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认识的深化,各门科学使用宏观和微观概念的趋势正在加强,这两个概念已广泛渗透于各大科学领域,它们在各门科学中据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固然,研究各种事物具体的宏观与微观的现象、机制及其运动规律,是各门科学的任务。但作为客观事物普遍本质概括反映的宏观与微观,则构成一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都在隆重纪念这一伟大节日,是因为这个胜利实在来之不易,是因为我们要缅怀在这次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千百万民族英烈,颂扬他们对祖国、对世界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是因为我们要牢记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也因为我们要明白这次战争的重要历史地位、特征、意义及中国共产党在这次战争中所作的伟大历史贡献。 本文就抗日战争伪历史特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及经验教训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在长达14年的中国抗日战争中,福建虽然不是主战场,也不是支战场,但是,因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因素和革命斗争环境,不论是在局部抗战阶段还是在全国抗战阶段,都显示出了独特的影响力,并发挥了相应的历史作用。不过,以往这方面的研究和宣传,或因史料挖掘不够,或是认识总结不足,既不全面、系统,也缺乏深入。在此,本文就福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问题作一系统的梳理和  相似文献   

8.
我以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除了研究教育对象、政工干部自身的素质修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等等问题之外,从结构上对构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问题进行探讨,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全面认识和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也使每一个政工干部从微观上更明确自己的主要工作职责和内容。本文试图对此作些粗浅探讨,以求教于大家。层次,是一个哲学概念,它表示事物的结构或运动形式具有等级次序性的特点。层次性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种事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9.
正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以《论持久战》为题,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了历时9天的讲演。讲演围绕着"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与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怎样进行持久战与怎样争取最后胜利?"共讲了21个问题。最后,他明确指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坚持持久抗战,结果都是一样的: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一结论,气势恢宏,掷地有声。结束时他还郑重而谦恭地表示:"这个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数据合计约7.37万亿元。部分地区的经济基本面出现了宏观与微观相背离的情况,转暖的宏观统计数字和微观企业经营情况不相吻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业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在当前整体经济走向复苏的进程中,企业依然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银行的信贷政策异常宽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和谐     
周章毅 《求实》2013,(Z1):98-100
<正>"和谐"一词已非常普及。但我们仍然经常听到人们问"究竟什么是和谐"?"和谐"一词似乎成了不问都明白,一问都说不清的概念。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作一探讨。一我国《辞海》对和谐一词的解释是"协调"[1](P1739),其中,"和"字的含义是温和、跟随,"谐"字的含义是调和、合[1](P397)。从词义来看,都是指一种没有冲突的相互配合关系。这也就是和谐一词的本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20,(1)
正秦晓茹、马慧吉在《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撰文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可以从根本方法、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三个层面来研究考察。从宏观的根本方法层面看,新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中,毛泽东以其深厚的理论造诣和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对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战争作出了许多科学的分析和预见。其中主要的四大预见,即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是一种战略而不是战术、在敌后能建立大批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并要经历三个阶段、中国将在抗日战争中实现民族解放,都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毛泽东科学预见的基础和根据。这一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分析问题从实际出发、从矛盾或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在多要素多变量动态的分析中预见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也是毛泽东科学预见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长征一直是备受青睐的选题。长征影视与新中国影视同步发展,起点高,数量多,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留存了一批经典作品。就形式而言,长征影视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3大类,又可以细分为故事片、艺术片、纪录片、儿童片、歌舞片、戏曲片、动画片等等;就内容而言,涉及长征历史上的各个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既有壮阔的宏观反映,也有精彩的局部呈现。近年来研究者对长征影视考察时,往往把涉及长征时期及其前后历史的作品都纳入进来。笔者以为,在界定长征影视作品时,应以长征历史研究的对象为主要依据,以反映长征时期党中央和各支主要红军的战略转移为基本条件,可以包含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东征、红军西征、重走长征路等内容,不应包含南方八省游击斗争、西路军等内容(与长征主题有密切关联和交集者除外)。以此标准衡量,各类长征影视作品至少在七八十部以上。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5部作以赏析,藉以反映和勾画新中国长征影视发展之概貌。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歧义,表现为同一语言单位具有几种意思。具有歧义的语言单位,可以是词、短语,也可以是句子。词、短语,是语言的静态单位,孤立存在的时候有歧义,一旦扩展或进入句子当中,其歧义可能随之消失。有些词、短语,孤立存在时的歧义,进入句子以后依然存在。有些词、短语,孤立存在时并无歧义,而进入句子以后可以产生歧义。句子是语言的动态单位,其歧义可能源于它所包含的某个成分,也可能源于整个句子。  相似文献   

16.
唯物辩证法认为,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是系统的本质属性。系统作为哲学范畴的深远意义就在于:把系统方法作为普遍方法,可以运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同一产品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会在不同的经济单位里存在差别,因而微观经济效益也不尽相同。我们假定对两个条件不同的经济单位生产同一产品作消耗和效益对应较比,相等、增加和减少分别用○、+和-表示,物化劳动的消耗、活劳动消耗和微观效益分别用C、V和E表示,并假定产品能够按其价值顺利实现,同时抽象掉宏观效益的有关内容。这样便可以得出九种元素,即:C_o、  相似文献   

18.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建构是:以"现实的人"为理论中心,以"人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理论半径所构成的理论球体。其中包含着微观动力机制——"需要的再生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和微观视域浑然天成,微观视域内,"需要的再生产"贯通了宏观建构的理论中心和理论主题;宏观建构中,"需要的再生产"是"现实的人"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源动力。所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是宏观建构中永恒的微观动力,以及适应微观动力发展的宏观建构,这就是——"结构性动力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一、"政策网络"理论的简要脉络 在西方政治学和政府研究中,有两个主要方法为我们所熟知:一是通过分析公共权力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分配,明确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边界,这属于一种宏观的结构研究方法,其方法论基础为整体主义;二是通过分析个人和单个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功能和行为机制.这是一种微观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的理论依据是理性选择,个人主义是其主要的方法论基础.研究当中的问题是,在理论基础和观察视角等方面,这两种宏观和微观的方法都存在很大的裂痕,我们很难协调和沟通两种研究方法,为政治和社会现象作出整体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当代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都已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据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所作的数量分析,我们认为,自改革以来浙江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但这种不平衡并没有导致原有的发达与落后地区继续向两极分化,而是趋向于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凸现和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这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状态,我们称之为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本文对这种非极化不平衡发展的过程、原因及其政策选择作一探讨.一、区域非极化不平衡发展的理论界定与实证分析区域经济的不平衡通常可以从两种意义上理解:一是在静态的意义上考察某一时点上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是在动态的意义上考察某一时段内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差异性.动态的发展进程的不平衡性与静态的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二者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静态的不平衡性可以是动态不平衡的起点和原因,也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