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刘志青 《湘潮》2013,(1):25-28
1935年2月初,中共闽浙赣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以红十军团先头部队为基础,补充当地红三十师一个团,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治委员。挺进师实际相当于营级规模,共有538人,轻重机枪12挺,长短枪400余支。师以下不设团营连,编为3个支队和1个直属队。此后,粟裕率领挺进师在浙南坚持了3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英,张闻天同志的夫人。她和张闻天结婚,毛泽东是他们的媒人。刘英与毛泽东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即使在1958年庐山会议上张闻天被打成“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后,毛泽东与刘英的友谊仍依旧。毛泽东的一句话,让刘英避免了被错划成“右派”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犀溪乡甲坑村郑家坑。1935年10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英率挺进师一部与闽东游击区领导人叶飞、范式人在寿宁郑家坑村会合,并召开联席会议。鉴于当时双方都与党的上级机关失去联系,为了能在战略上互相协调、互相策应,共同反击国民党军的"清剿",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省军区,刘英任临时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一说。这个重要史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人说清楚。1997年3月22日,遵义会议的出席者、当时任红三军团政委的杨尚昆同刘英(张闻天夫人)谈话,  相似文献   

5.
周日美 《湘潮》2006,(6):1-1
刘英原名郑杰,1905年10月14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东乡金井镇。父亲重男轻女,不送女儿上学。后经顽强抗争,刘英先后进入衡粹女子职业学校、省立第一女师附小、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在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受徐特立等共产党员教员的影响,刘英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很快成为反帝反军阀的  相似文献   

6.
李敏 《湘潮》2008,(1):44-45
长征时,刘英26岁,身高还不到五英尺高,娇小得就像小孩子玩的布娃娃。美国记者海伦·斯诺曾经说她无法想象刘英在长征途中是怎么没被大风刮走的。长征途中,刘英先是负责政治宣传工作,后又分管中央领导人的生活和文书工作。她瘦弱矮小的身材在部队里穿梭,宣传形势,鼓舞士气,帮助有困难的同志,人称“小麻雀”。  相似文献   

7.
1903年出生于江西瑞金的刘英,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工农红军中,他逐步成长为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红七军团(后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红十军团政治部主任,1935年10月后为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中共浙江临时省委书记和浙江省委书记等。1942年2月8日,由于叛徒出卖,刘英落入敌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不断制造反共磨擦,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于1941年1月初,悍然发动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身处国民党统治腹心区、蒋介石老巢浙江的刘英,面临着…  相似文献   

8.
1959年庐山会议上,张闻天遭到批判,后被撤销了外交部的领导职务,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任“特约研究员”,夫人刘英说:“他这时并没因为遭受打击而有丝毫消沉,相反,他对这个职务倒觉得蛮合乎自己的心意。多年的外交领导工作使他很难有个集中的时间坐下来读书思考。现在一切杂务终于排除了,而且研  相似文献   

9.
从监护到遣送 1969年10月20日,深秋的北京寒气逼人,但对张闻天和刘英夫妇来说,却是个令人高兴而又温暖的好日子,因为他们结束了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的监护生活,在隔离一年半后,终于能见面了,能生活在一起了,能互相照应了.然而站在刘英面前的张闻天是什么样的呢?头发、胡子又长又乱,脸色苍白,全身浮肿,完全不像人样了.这就是自己患难与共数十年、日夜思念的丈夫张闻天吗?刘英简直不敢相信.  相似文献   

10.
1935年的中国,乌云蔽日,大地黯然.可浙西南山区却山花烂漫,红了一片,那是因为刘英与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了松阳.本文记述的是松阳人怀念刘英的记忆.团结改造“青帮”徒1935年5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政委刘英、师长粟裕率红军部队来到浙江松阳县开辟游击根据地.经调查研究,刘英似  相似文献   

11.
陕北窑洞结良缘 刘英1905年10月1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金井镇,19岁时考入长沙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湖南省委候补委员、省妇女部长。1929年,刘英由党组织送  相似文献   

12.
从监护到遣送1969年10月20日,深秋的北京寒气逼人,但对张闻天和刘英夫妇来说,却是个令人高兴而又温暖的好日子,因为他们结束了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的监护生活,在隔离一年半后,终于能见面了,能生活在一起了,能互相照应了。然而站在刘英面前的张闻天是什么样的呢?头发、胡子又长又乱,脸色苍白,全身浮肿,完全不像人样了。这就是自己患难与共数十年、日夜思念的丈夫张闻天吗?刘英简直不敢相信。是谁使生死相依的夫妻咫尺天涯?1959年庐山会议后,张闻天离开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岗位,到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做了“特约研究员”。然而“文化大革命”的邪气…  相似文献   

13.
钱江 《党史文苑》2003,(4):48-50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少共中央机关解散了,一部分人员留下打游击,大部分编入红军。出发前几天,少共中央局书记何凯丰写了一封信,留给正从于都“扩红”赶回瑞金的刘英。他在信中告诉刘英,自己已经编入战斗部队,少共中央的事情由改任组织部长的刘英负责。  相似文献   

14.
《张闻天年谱》、《张闻天传》等史著记载1945年张闻天由延安赴东北的相关情况时多从刘英晚年的回忆,但刘英的回忆存在着多处差错。事实上,1945年张闻天赴东北飞离延安是在10月20日;刘英所忆与张闻天同机离延人员遗漏了李六如、杨秀峰、张令彬而误多出朱瑞;张闻天等搭乘的美机降落于山西黎城而非刘英所说的河北邯郸;张闻天一行途中驻留的刘、邓司令部是时驻邯郸市郊的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部而非时设河北涉县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  相似文献   

15.
夏杏珍 《党史文汇》2006,(10):32-35
刘英,作为踏上长征的8万多红一方面军中仅有的30名女战士之一,亲身经历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她与男子汉们一起,跋山涉水,克服世上罕见的艰难险阻,经历无数悲壮、惊险的场面,胜利到达陕北,开创新的革命征程.这一壮举令无数人惊叹、感佩!美国著名女作家尼姆·韦尔斯在她的《续西行漫记》中写道:洛甫(张闻天)的太太(刘英)身材姣小,活泼伶俐,像只小鸟,"我简直想不透,她为什么在长征中没有给大风刮走!"50年后,另一位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与刘英长谈以后,情不自禁地对刘英说:"现在我明白了,草原上的风为什么没有把你吹走,你是不可能被吹走的."  相似文献   

16.
访问张闻天夫人刘英大姐,夙愿已久。这年初夏,我终于从湖南来到北京万寿路甲匕号刘英大姐寓所。进入客厅,只见左墙上悬挂着陈云“回忆张闻天赠刘英”的条幅,写的是鲁迅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挂于墙正面的是1998年5月耿飘作的一幅翠竹墨画,并亲笔题诗云:青山峻岭立根深,劲节虚心清廉质。久经风雨不畏寒,千磨万劫仍坚劲。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赠,恰是刘英大姐经历非凡、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刘英大姐从内室走来,步履稳健,身板挺直,神采奕奕,虽已九十有几高龄,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她亲热地握着我的…  相似文献   

17.
高尚的风范     
贤妻益友1935年4月间,红军长征途中,时任地方工作部长的刘英,忽然接到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写来的一张便条,要她立即到中央队报到,接替邓小平的工作。刘英感到很突然,一骨碌骑上马奔驰到总政治部,开门见山地对李富春说:“我是做群众工作的,中央队秘书长我干不了。”“刘英同志谦虚起来了嘛!”李富春笑着调侃,“不要紧,到那里自有人  相似文献   

18.
1930年6月10日前后,红三军团(前身为红五军)在湖北大冶果城山的刘仁八村成立,彭德怀任总指挥兼前委书记,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后为杨尚昆),邓萍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五军、八军和十六军。同年8月23日,  相似文献   

19.
韩振纪志略     
王英 《党史纵横》2001,(4):18-18
韩振纪 (1905- 1975)河北高邑人。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保定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入保定陆军讲武堂学习。 1925年春加入国民二军某旅任见习参谋。后去西北督办署任科员。 1927年到冯玉祥西北军总司令部任科员。 1930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上尉参谋。 1931年 12月参加宁都起义,任红五军团十四军司令部侦察科科长。 1932年 4月任红十三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1933年调瑞金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军事教员、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同年 10月成立公略步兵学校 (第二步兵学校 ),任训练处处长。 1934年 10月参加…  相似文献   

20.
肖湘娜 《湘潮》2023,(4):33-34
<正>英烈小档案谢翰文(1904—1942),湖南耒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马日事变后组建桐子山游击队。1929年4月,任红五军四纵队党代表。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秘书长,后调任红五军第三师政治委员。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1936年春,任西北红军大学校务处长。1937年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十三纵队队长、校部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1年初,调任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2年5月被俘后被日军秘密杀害,时年3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