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理论》2014,(26)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学生理解专业内涵,打好专业基础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理论知识居多,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学生成绩评价和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教育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将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融入理论教学;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实践考核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0)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之需要,把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的一种教学方法。对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的案例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反思当前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错位现象,并提出教师角色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磊  孙莉莉 《学理论》2014,(15):217-218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教学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法能够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中教与学的脱节问题。公共事业管理学的教学流程包括选取案例、布置案例、引导思考、分组讨论和总结交流等五个阶段。基于所在学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的考察,总结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玲 《学理论》2013,(15):260-261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首先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多元化教学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多元化教学,形成专题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演讲式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文献资料和多媒体教学素材、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最后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多元化的路径,即通过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多元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和社会需要的呼唤下诞生的。近10年来,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管理的专家学者在认真研究考察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就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等进行着积极研究和大胆探索。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较有影响力的北派与南派之论争,对于增强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尽快完善该专业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事业管理是国内新兴的领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是许多高校重点建设的专业。目前,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研究等方面有了一定发展,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心华 《学理论》2013,(15):287-288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创设以来,在学科建设、办学层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专业发展现状与专业发展前景之间仍存在较大落差。与成熟专业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社会声誉度不高等状况。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其社会应用性,能够很好地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结合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探讨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8.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第三部门,其体系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学总论,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决策、执行、监控与效率,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制,公共事业管理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与伦理,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与发展;其研究途径有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实验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界定以及本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与公共事业改革方向、途径的认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依照法律规定专门从事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秩序及安全的维护等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性组织和社会性组织的总称。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必须从国情出发。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由政府、执政党、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民众构成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6)
通过调研指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所处环境状况,并借助SWOT分析的视角,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战略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的关系。通过调查列举,进行矩阵形式排列,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各因素相互配合,进而以此为依据综合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环境的影响因素,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案例教学是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关注的焦点,根据教学经验,阐述了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实现案例教学目的——通过各种手段促使学生参与案例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要使教育学教学摆脱困境,除了要改进教学内容外,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穿插运用"记者招待会式"的教学方法、进入角色法、问题线索法、"茶馆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三本子"教学法等较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农村公共物品和公益性服务的提供是主要内容之一.政府自然在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借用新公共管理有关管理主体多元化、合作治理的观点,非政府组织也应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主要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进而提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事业的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杰 《学理论》2009,(19):225-226
实践取向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然而,该专业实践教学普遍较为薄弱,已成为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管理人才的“瓶颈”。为突破困境,应在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拓宽实践教学内容、打造实践教学平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上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5.
姬云香  田春苗 《学理论》2014,(2):205-207
经济法学的特征要求该课程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而传统的系统讲授法或案例教学法都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高校经济法学课程应采用"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即"系统讲授多元化、案例教学交互化、教学考评立体化"。传统的系统讲授法存有诸多不足,"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要求系统讲授必须多元化,高校经济法学课程中系统讲授多元化的特征、构成模块和适用方法。以高效沟通为基础的系统讲授多元化还需要进行制度化实验并细化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6.
郜绍辉 《学理论》2009,(20):229-230
传统教学模式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是低效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改革。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成为我们必然的历史选择。但该教学法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要以理论教学作为原点,要以理论问题作为基点,要以现实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空间不足、受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不利因素。为更好地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改进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如下:专题式讲授法与轮班讲授法相结合、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突出实践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式教学和网络教学。  相似文献   

18.
胡辉 《学理论》2011,(8):225-226
"例式教学法"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分析若干特定的情节和事实,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结合这一方法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教学实践,分别对"案例选择"、"案例展示"、"案例分析"、"反馈总结"四个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黄玲丽 《学理论》2012,(12):212-214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合理运用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专题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是"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三种教学方法,各具特点及相应实施要求,但具有相同的教学功效。合理运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有利于"概论"课程教学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增强高校"概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概论"课程承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结合土壤学课程教学,将研讨式教学、问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可突破"秧田型"课堂空间格局对互动教学的限制性,实现互动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性,提高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