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娅 《传承》2010,(6):104-105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社会信用危机事件,反映了我们社会信用秩序正在发生畸变,主要表现是:在政治领域,权威信用弱化;在经济领域,市场失信泛滥;在生活领域,人际信任淡薄。重塑社会信用,成为一个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社会信用危机事件,反映了我们社会信用秩序正在发生畸变,主要表现是:在政治领域,权威信用弱化;在经济领域,市场失信泛滥;在生活领域,人际信任淡薄.重塑社会信用,成为一个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同一事物的理解的不同和差异都是距离。社会生活中的距离比比皆是:心理距离、社交距离等等。在此,统称为“社会互动距离”,亦称“社会交往距离”或“人际距离”。  相似文献   

4.
儒家观念与厚黑学对青少年教育与社会和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儒家观念和厚黑学中的哪一种内容有利于作为社会和谐的微观层面的人际和谐,并且根据传统理念先验地假设有利于实现人际和谐的是儒家观念。然而,这样的假设并没有被完全证实,相反却发现,儒家观念中的某些成分和厚黑观念的某些成分都可能有利于实现个体心理的低冲动,从而减少人际冲突,而它们中的另一些成分则可能导致个体心理的高冲动,引发人际冲突和社会不和谐。并且,儒家观念和厚黑观念的作用之间存在“互倚性”,儒家观念与冲动倾向之间的关联以厚黑观念和行为的存在为中介,厚黑观念与冲动倾向之间的关联以儒家观念和行为的存在为中介。最后,对于如何缓解两种观念体系之间的互倚所导致的冲动倾向及其可能导致的社会不和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社会呈现的信任缺失状态,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他人尤其是陌生人的助人行为,从一个独特角度透视出社会道德所存在的深层困境和相关社会机制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其一,社会转型带来了信任模式变迁过程中信任支点的松弛。在传统社会,人际信任的保障机制主要是关系加上个人特质如良好的人品、声望等。在现代社会,由于面对的是陌生人世界,关系难以覆盖所有方  相似文献   

6.
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是传统熟人社会与现代陌生人社会下两种不同的信任模式。人际信任主要是通过熟悉度、道德舆论、良知、信念等非正式制度维系,制度信任主要通过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等正式制度维系。伴随社会结构的变迁,现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基础需要从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转变,即从文化约束转向法理制度、人格品质转向制度契约。当前社会信任体系的构建,需要在中国传统的人际信任基础上,顺应现代社会中制度信任建设的缺失,加强社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制度信任与人际信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7.
熟人社会和半熟人社会是农村人际信任运作的重要场域.在半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和中间组织不仅构成了人际信任的二元化运作机制,而且还建构起人际信任发展的四种理想模型,并规范着农村社会信任结构变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卢润德  朱霞 《理论月刊》2002,(8):114-115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间过度竞争的行为表现与成因,揭示了人际间过度竞争行为对公平、公正、尊重科学与按客观规律办事、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成员身心健康等现代社会文明准则的冲突。并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间需要竞争,但竟争必须有度,必须加以正确地导向,应以不违背社会发展的文明取向、科学的管理原理、事物发展的客现规律、不伤害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向上和保证社会的公平性等为人际间竞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间过度竞争的行为表现与成因,揭示了人际间过度竞争行为对公平、公正、尊重科学与按客观规律办事、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成员身心健康等现代社会文明准则的冲突.并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间需要竞争,但竞争必须有度,必须加以正确地导向,应以不违背社会发展的文明取向、科学的管理原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伤害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向上和保证社会的公平性等为人际间竞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预测人们集群行为意向的重要指标,而易提取性、规范契合度和对比契合度是影响社会认同形成的主要特质。根据网络集群行为诱因事件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情境弱势和结构弱势。两类诱因事件和三种特质组合产生三种社会认同:动态社会认同、特别社会认同和常态社会认同。通过情境模拟方式研究网络集群行为意向发现,在集群行为中即使群体成员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和诉求,其背后的心理动机也不尽相同,可能分别是改变现状、坚持重要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尊和成就感等。厘清网络集群行为诱因事件的不同性质、理解参与者的社会认同特征及其潜在的心理动机,有助于有效处理网络集群行为。  相似文献   

11.
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心理越变态,就越容易确定下手对象,有时仅凭别人的动作便可决定。在一项研究中,参加实验者先填写一份关于心理变态的问卷,测量与变态有关的人际和情感特点,以及个人内心的不稳定性与反社会特质。  相似文献   

12.
石国兴、高志文最近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  相似文献   

13.
朱虹  吴楠 《长白学刊》2015,(1):125-129
社会治理不仅具有工具理性的特质,还具有价值理性的特质。社会治理自身凸显合作共治的价值诉求,又彰显着公共服务至上的伦理精神,更蕴含着社会治理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的一种和谐伦理关系,因而社会治理具有最为核心和本质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4.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基于民族交往心理,民族成员采取一定的文化适应策略所进行的群际接触和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成员的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将发生积极变化。基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文章认为社会互动过程、民族交往心理结构、文化适应策略和群际接触理论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基础。文章提出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基于民族交往的社会心理机制,加强民汉双语教育,搭建有效沟通桥梁,促进人际吸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加强民族交往认知,强化情感联结纽带,促进民族交往意向向民族交往行为的转化;加强民族文化适应策略引导,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多元一体格局构建;加强民族接触与互动,增进民族理解和消除民族偏见,促进民族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相似文献   

15.
社会心理学学科特质、认知机制及其社会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祥 《求索》2013,(11):208-210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一直被人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现代特征,但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整个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危机,使人们意识到这三大现代特征是造成现代社会心理学踌躇不前的根源所在。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特质、社会认知机制以及社会建构等方面,对当前的社会心理进行全方位的哲学反思,以期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当下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崔炼农 《思想战线》2007,33(5):137-138
孔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思想,源于他对社会生活中复杂人际关系的洞察,其逻辑基础是付出与获得这普遍的因果律。付出与获得,包括自我传播(个体对环境)过程中的非社会性交换和人际传播(个体对其它个体)过程中的社会交换。给予与回馈是人际传播最主要的社会交换形式。从这个角度而言  相似文献   

17.
消极现象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对人们的思想、情绪有着极大的危害性。然而,消极现象的人际传播与社会渐染,会进一步扩大其危害性。因此,对消极现象的人际传播与社会渐染,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传播,从词义解释,指广泛散布;从传播学角度理解,则是传递、交流信息(消  相似文献   

18.
论文化建设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民族的独立与振兴、人民的幸福与尊严,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文化建设通过构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促进社会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主导型价值观、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和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促进社会稳定,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注重发挥一定的社会心理机制的作用。社会和谐的社会心理机制是由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因素及其机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有效发挥社会心理机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不断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20.
社会表情是社会合作形成和延续的社会心理基石。一般而言,主要社会群体甚至整个社会可能呈现出社会幸福、社会安逸、社会冷漠、社会焦虑以及社会愤怒等不同类型的社会表情。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层面看,社会变革状态、社会财富配置、社会发展预期和社会调控能力等共同影响了社会表情的变化。在当代中国,形成和维持有利于社会合作的社会表情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下的社会群体间利益协商制度体系,还需要培育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