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早提出污染者负担原则,其根本目的在于避免因国家承担污染预防和控制费用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不正当竞争,确保共同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伴随着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政策与法律实践在各国国内法律和政策领域的展开,污染者负担原则由国际贸易中的一项经济原则,逐步发展和演变为一项具有政策倡导性的环境原则,其目的在于通过明确污染者对于污染预防、控制和治理等方面的责任,促进环境问题的公平解决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公平实现。同时,随着国内、国际环境法对污染者负担原则的认可和采纳,污染者负担原则逐步由政策性的环境原则,发展和演化成为一项国内、国际环境法所共同接受的环境法原则,并具有规范和引导环境立法、弥补法律漏洞、帮助法律解释和解决国际贸易和环境争端等方面的法律实践意义。随着污染者负担原则的实践发展,其主体和责任范围不断扩大。通过环境责任主体归属的确定和责任范围的划定,污染者负担原则已成为当代社会环境法律和政策实践的重要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污染者自负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梦兰  莫守忠 《法学评论》2007,25(6):104-109
在外国污染转移责任制度中,确立污染者自负原则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而且具有实践上的必要性。在外国污染转移责任制度中确立污染者自负原则应该解决几个具体问题:污染者自负原则应确认的责任承担主体;污染者自负原则与国家对私人实施的污染转移行为可能承担的责任问题;污染者自负原则要求污染者承担多大范围、多深程度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浅论环境权救济实现方式的扩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伟 《法学杂志》2002,(3):36-37
环境权受到分割的救济通常采用污染者负担原则 ,强调责任个体承担 ,这对单一污染主体较具可操作性 ,但适用多个污染源的复合性污染时则力所不及。对污染责任主体难以界定 ,受害者的法定救济难以实现 ,应确立责任分担与社会化的原理 ,实行环境权救济个体与社会化相结合 ,救济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鉴定人是司法鉴定活动的决定性因素。鼓励专家参与法庭服务与约束专家独立、客观实施鉴定这一对矛盾需要通过制度的合理设置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以适合诉讼活动的开展。鉴定人的责任负担是体现对鉴定人实施鉴定活动进行约束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后京都时代我国面临的碳减排挑战及其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后京都时代,我国继续免于承担强制性的碳减排义务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多重挑战。在发达国家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地位的质疑以及对我国不承担碳减排义务的指责面前,我国参与碳减排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必须坚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此基础上,要做到公平、合理地考量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就既要对我国当前和历史上的碳排放量等效考量,又要扣除生存型排放量和适当扣除转移型排放量,更要考虑到人均碳排放量,并据此确定后京都时代我国参与碳减排的具体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6.
7.
龙云辉 《法律科学》2008,5(3):150-155
现代型诉讼中,由于当事人构造处于实质上的不对等状态,因此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一方往往无从举证。减轻该方当事人证明负担的方法,既有改变证明责任分配框架内的举措,亦不乏自由心证范围内的办法。一系列努力和尝试都反映了当事人程序权保障理念下证明责任制度的没落,证明权概念的上位。  相似文献   

8.
诉讼费用的负担,是指诉讼终结时,确定已预交和支出的诉讼费用最终应由谁负担及如何负担的问题。〔1〕尽管相对于当事人所争议的实体权利而言,诉讼费用的负担处于次要地位,但由于几乎每件民事案件都涉及到该问题,故其影响重大而深远。2007年4月1日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施行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诉讼费用制度的探讨似乎尘埃落定,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加  相似文献   

9.
环境技术转移通过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进行。掌握环境技术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由,阻碍环境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损害国内企业利益。造成环境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困境的根源在于环境权和知识产权的深层冲突,具体表现为环境权和知识产权性质不同、法律关系主体不一致和价值理念冲突。克服环境技术转移困境的思路在于知识产权制度对环境权的适应性妥协,包括避开、利用和改造知识产权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不干涉内政原则,主要面临"内政"的概念有分歧、"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外延在扩大、"保护的责任"日益凸显以及国际法上的民主与法治价值观更受重视等方面的挑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国家利益的日益扩大,促使中国政府应反思并调整不干涉内政原则。"保护性干预"将成为中国应对不干涉内政原则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邓可祝 《行政与法》2010,(2):105-108
公司的环境责任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不同。一般包括公司的环境道德责任、公司的环境义务责任和公司的环境后果责任几个方面,不同的责任形式对公司的要求是不同的。我国目前在公司的环境责任的实现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该从加强公司环境义务体系建设、加强行政执法和环境司法、促进环境道德责任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公共新闻:崛起的背景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新闻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国新闻界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是新闻界面对社会的批评和信任危机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公共新闻理念诞生是对全球传媒体系、新自由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综合作用的反叛,是从传媒消费主义时代向媒介公民时代的回归与转向。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媒体的反民主趋势正在加剧。公共新闻则致力于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与新闻自由的捍卫。因此,公共新闻理论及其实践是"社会责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在媒体民主功能式微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责任论演进的新阶段。但是,公共新闻依然无法从根本上真正解决保持(媒介的)利益与联系社会公众的现实悖论。  相似文献   

13.
King  Michael 《Law and Critique》2001,12(1):1-32
Among social theories, autopoiesis achieves an almost unequalled level of complexity and abstraction. Yet this has has not in any way deterred commentators from among the ranks of legal and socio-legal academics from launching critical attacks on the theor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many of these detractors miss their mark, because their authors either misinterpret the theory by failing to recognize its radical nature and the new paradigm that it introduces, or, in the more extreme cases, project onto the theory immoral or irrational ambitions which are nowhere to be found in the writings of Niklas Luhmann or other autopoietic theorists. All this brings to mind Nabokov's novel Pale Fire, which also is concerned with criticism, projection and misinterpretation (as well as self-reference and insanity). In that novel the text is a poem, while the plot, concerning a paranoid literary critic, unfolds in the notes commenting on this poem. This article reverses this device by placing the main commentaries and criticisms in the main text and the `autopoietry', extracts from the writings of autopoietic scholars, which form the subject of the critical attacks, in the footnotes.  相似文献   

14.
现代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源于英国,是体现司法人文关怀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肇始2004年,2009正式建立。随着实践的发展,司法实务部门和理论界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也渐趋统一,但对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究竟应当如何定位,也就是说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法律属性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期内不可能期望该制度全面解决刑事被害人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因此必须要将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与现行的其他制度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刑事被害人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之勃兴着手探讨该理论的价值内涵及正确的价值导向,为企业社会责任之道德责任、法律责任的践行奠定正确的理论起点。针对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之法律责任目前的立法状态分析司法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可能性及面临的几大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构想以期待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向司法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李学成 《行政与法》2014,(6):123-128,F0003
公司社会责任不能等同于企业社会责任。从法律层面或法学学科方面研究公司社会责任应立足于法律化的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公司社会责任可划分为广义的公司社会责任和狭义的公司社会责任、公司基本的社会责任和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公司社会责任应在公司法上实现体系化.即公司法总则设置针对所有公司的社会责任条款,公司法分则设置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条款。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兴起及其督促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云 《法律科学》2010,28(1):162-168
伴随着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运动的全球兴起,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问题也引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在这种情势下,国内银行纷纷采取行动回应这个问题。不过,从实践来看,在这场已略显“喧嚣”的国内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运动中,“督促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始终制约着运动的实际效果。为此,建立“硬法”与“软法”并施、外部督促力量与内控督促制度相结合的“督促机制”是提升国内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之效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董事多元化与公司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  祝函 《河北法学》2004,22(10):70-72
当今各国公司制度中,已形成董事多元化的格局。董事多元化是弥补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欠缺可操作性的一项积极的举措,它反映了“公司强行法理论”向“公司合同理论”的转变。在公司合同理论的基础上,辅之以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与公司存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代表做具体的分析,看是否应该和如何将其引入董事会,从而使公司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李红勃 《河北法学》2004,22(9):45-47
除了履行对股东的法定义务外 ,现代公司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其中首要的是人权责任。公司承担人权责任 ,具有法理上的依据 ,也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应当通过官方立法、社会引导和公司自律等措施 ,促使公司积极承担起对其员工、消费者、驻地居民的权利和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马荣春 《河北法学》2008,26(5):87-96
罪刑相适应原则在国内刑法理论中早就提了出来,并在现行的刑法条文中有所表述。但对该原则的已有理论研究高度不够,视野狭窄。立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之于刑罚个别化、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刑法人道主义原则的关系较为全面而深入地揭示了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刑法核心原则地位,从而为宏观把握和整体领悟刑法开启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