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泉生 《各界》2009,18(11)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它与专业音乐的不同,主要在于创作方式,即民间音乐的口头创作方式和专业音乐的笔头创作方式的不同,以及由于不同的创作方式而生发出的不同的创作手法、创作风格、创作特征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2)
美声唱法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之后在西欧各国逐步发展、完善并普遍流行。对于美声唱法能否演绎出完美的中国歌曲一直是中国艺术领域探讨的话题。从分析美声唱法的渊源开始,解剖它与中国歌曲的结合点,进而从理论与演唱技巧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如何使科学的美声唱法运用到中国歌曲的演唱之中。  相似文献   

3.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记者在青岛访问了中国音乐学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委员、儿童歌曲作家李嘉评。李嘉评自1978年至今,创作发表儿童歌曲近千首,录制了四个少儿电视组歌和两个少儿专题音乐片。他创作的歌曲,有100多首被中央和省、市电台或电视台录制和播放。团中央、文化部等单位近几年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40多首歌曲中,有4首是李嘉评的作品。今年,又是李嘉评创作的丰收年:山东省文艺出版社为他出版个人创作专辑;青岛出版社出版了他10万字的《幼儿音乐启蒙》;四川少儿出版社将  相似文献   

4.
张淑贤  种浩 《学理论》2009,(15):162-163
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思想观念,确立歌曲演唱艺术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密不可分的思维方式,使歌曲艺术完美地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歌曲艺术与生活实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时刻体现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歌曲演唱及创作的原动力,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才有艺术魅力。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就是要积极探索歌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歌曲的内涵,使歌曲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唱出和谐的乐章。  相似文献   

5.
吴鹰 《学理论》2010,(17):168-169,226
在对歌曲的分析中,就是对歌词与旋律,以及二者的对应统一的分析。歌词的分析之关键应着眼于歌词的思想性、艺术性与写作手法,旋律的分析之关键应着眼于歌曲主题及其发展、高潮的表现与形态、曲式结构等相关内容及其与歌词的对应性表现等。  相似文献   

6.
音乐具有陶冶情操、舒缓情绪、促进个性发展等作用,其已经被运用到心理治疗的范畴.音乐介入心理治疗,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语言和功能,使求助者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旨在对音乐介入大学生心理治疗的机理、治疗形式以及治疗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1964年,电影作曲家高如星从武汉军区被借到北影厂创作电影<汾水长流>的音乐.他原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创作过<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娇>、<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20多部电影音乐.<九九艳阳天>是他24岁时写的电影插曲,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歌曲.  相似文献   

8.
仇海平  李海燕 《学理论》2012,(12):208-209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音乐,为古诗词赋予歌唱艺术生命,让学生在音乐中识记作品、理解作品、感受文化,不失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有益的探索。古诗词歌曲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主要有三种方式:欣赏、学唱和创作。其中,学生在古诗词歌曲创作方面,除了谱曲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易行的方式——配调。  相似文献   

9.
歌曲艺术是情感艺术,以"情"感人是歌曲艺术的魅力所在.歌曲艺术正是通过歌唱者情感的表达,来体现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准确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将其所酝酿的内在魅力通过歌唱完美地再现出来,必须通过歌唱者的再创作.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就是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的过程.那么如何让歌唱者正确、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体会音乐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达到对歌曲的情感、风格的准确把握和表现,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16,(11)
正人物名片胡绍正,民进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协会会员、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学会理事。创作歌曲300余首,并创作器乐曲、歌剧。歌曲《我们的校园》获全国歌曲优秀曲创作评比二等奖,个人获1999年全国"校园歌曲优秀曲作家"称号。辅导学生在全国第三、四、五、六届音乐知识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同时获4次(四连冠)一等园丁奖。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联系与发展中,音乐与文学的繁荣与创新是它们相互渗透与融合的结果.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可称得上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极富艺术表现力;音乐创作中文学性手法的广泛借用,使音乐表现五彩纷呈,使其具有叙事性、描绘性与戏剧性的鲜明特征.音乐与文学的交叉融合同文明一样悠久.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3)
铁路犯罪现场是获取犯罪证据的信息源,是发现与犯罪相关痕迹、物证的宝库。因铁路犯罪现场的构成有其自身的特点,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勘验的重点部位,熟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探索寻找发现痕迹、物证新的方法,掌握对铁路现场具有针对性的固定、提取方法,将已收集到的痕迹、物证进行妥善的包装、送检。这样才能搞好实地勘验工作,收集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从而对犯罪行为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3.
夸张和跳跃     
诗人写诗,运用夸张和跳跃手法,这是用得比较多的。有时在一首诗里,这两种手法并用。李白在一首诗里运用这两种手法,用得比较突出。先说一首诗里兼用这两种手法的,如顾况《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这里的“玉楼”,用“玉”来形容楼的  相似文献   

14.
歌唱表演是在歌曲创作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活动,需要表演者准确把握歌曲作品及其创造的时代环境和风格,尽量再现作曲家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意图,此即歌曲二度创造中的"七分熟";同时歌唱表演者在对歌曲作品的表演实践中,需要从作品题材、歌词和音色的运用等方面,融进自己对歌曲的领悟和感想,能动地加以再创造,从而完成对歌曲更完美的阐释,此即歌曲二度创造中的"三分生".  相似文献   

15.
李韵 《民主》2007,(11):18-19
在中国红歌会唱响井冈山前一周,40位著名词曲作家、歌唱家在北京倡导健康的音乐之风,向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宣战。南北呼应,激浊扬清,扶正驱邪,令人兴奋。  相似文献   

16.
正9月上旬,我们一迈进绿树环抱的西安市枫林绿洲社区,就听到一阵阵动听悦耳的歌声:"枫林红哟绿洲翠,谁不说咱小区美。绿树成荫花吐蕊,弯弯小桥绕碧水……"社区中心主任赵雪告诉记者:"这是社区合唱团演唱自创的《美丽的枫林绿洲》歌曲。这个合唱团成员都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现在已发展到七八十人,他们在社区过得舒心,近几年自己创作了十多首反映社区精神面貌的歌曲,自创的《枫林绿洲》组歌在2012年还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并在‘感动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音乐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浦任 《瞭望》2000,(28)
现代音乐治疗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东南亚一家医疗条件很差的美军野战医院中,伤病员被伤痛折磨得痛苦不堪,情绪急躁,骂声不断,手术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一天,医生用一台破旧的留声机为伤员播放流行歌曲,奇迹出现了:在音乐的调节下,伤员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随后的试验证实,音乐不仅稳定了伤员的情绪,而且使感染率和死亡率也随之下降。美国国防部注意到这一现象,很快在其他野战医院推广了音乐治疗方法。战后,很多医生开始研究音乐的治疗作用,并越来越多地将其运用到临床当中。50年代,美国堪萨斯大学设…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2,(26)
“现在的‘排行榜’太多太滥,歌迷反感,业内人士也反感!”作为“中国歌曲排行榜”的创始人,北京电台策划中心主任张树荣的这番话大大出乎记者的意料。创办于1993年的“中国歌曲排行榜”,是中国原创音乐史上创办时间最早的排行榜之一。经过9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国内流行音乐最重要的推广阵地之一。长期以来,“中国歌曲排行榜”不遗余力地发掘和推介原创音乐作品,堪称是歌手“人气指数”和作品受欢迎程度的“风向标”,其声势、规模及影响早已突破地区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刘开继  杨娜 《学理论》2013,(18):95-97
通过实际个案,尝试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手法,对案主进行有效干预,使之走出困境,重新获得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也为社工人员提供了一套相对规范典型的操作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一是初步接触与其建立联系,二是进行资料收集和问题评估,三是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四是再次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0.
西欧音乐从近代初期以来,在十二平均律功能和声基础上以滔滔江河之势获得了独立的发展,成为世界音乐的主导者,但是,到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时,它已经发展到顶点,十二平均律和声的基础开始发生动摇。随着人们追求发展变化的愿望的产生,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东方,逐渐形成了音乐领域的东方主义。而东方主义的源头则是阿拉伯音乐。在东方主义的发展中,经历了几个阶段:深受阿拉伯音乐影响的地域有意识地自发地保留了来自阿拉伯时代的影响;取材于东方的具有异国情调的作品,大多原封不动地采用了阿拉伯旋律。以阿拉伯音乐为基点的西欧近代音乐中的东方主义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