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区警务与社区治安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社区治安控制是开展社区警务的根本目的。社区警务是否有效,取决于社区治安控制手段和目标的一致性。对社区治安的预测必须转化为社区警务的决策,才能为社区治安控制提供支撑,实现社区治安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治安承包模式源于国外的警察承包制,这种警务制度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一系列运作条件。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条件所限,治安承包模式不宜推广适用。我国新时期警务改革应注意明确警察机构的角色和定位、建立良好的机制、树立科学的警务理念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新农村治安格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治安格局的建立关系到新农村的长治久安。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我们在社会治安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一种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也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消极的作用,同时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要真正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我们除了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农村治安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外,还要对农村治安格局和警务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治安承包制是近年来出现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鲜事物,其本质是社会治安社会化、市场化的一种体现。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有发达的私人警务,警务承包是其中重要的形式。私人警务与治安承包有其理论依据:新古典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主义、公共选择理论等。对治安承包制的思考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服务的范围,市场化所引起的反思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警务工作空间不断扩展,内容不断增多,难度不断加大,迫切需要提升农村警务效能。而当前农村警务存在保障乏力、引导功能发挥不够充分、部分驻村民警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提升新农村警务效能,应建立健全以公安派出所为主体的警务运行机制、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公共安全服务机制、情报信息采集研判机制和以驻村民警为主导、社区民众为基础的治安综合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社区警务是警察对社会现代化、民主化和城市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也是社会自身结构日益分化、公共权力扩大并在区域层面上进行社会治安资源整合的一种表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从治安学的研究领域出发,通过对社区概念与特点的分析,来理解社区警务的本质,为指导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构筑城市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就是要通过整合警力资源,优化警力配置,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从而形成动静结合、昼夜联动、点线策应、攻防有度、疏密有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态防控格局,最大限度地驾驭控制整个社会治安局势。  相似文献   

8.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美国管理体制与社会特性是契合的,就治安控制与警务模式而言.其特点是:警务体系分散,但运转协调顺畅;警务投入很大。确保警务效能的充分发挥;警务机制追求效率,体现实战需要;推行零容忍政策,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大力发展社区警务,增强治安防范能力。借鉴美国经验,我们应深化警务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积极构建信息警务,进一步发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作用;整合一线警察职能,进一步强化警察执法执勤的效果;严格规范警务行为,进一步确保警务目标的实现;建立科学评判机制,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控制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治安内保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海的治安内保基层工作、基础建设、基本技能等方面亟待加强和改进,这是实行现代治安内保警务的基础,更是构建上海现代警务机制的前提。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治安内保工作的规律、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健全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人技结合的立体治安内保警务防控网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公安机关应清醒地认识到新农村形势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变化,在对实施农村社区警务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当前构建农村社区警务的新途径,以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警务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稳定与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公安机关和广大基层民警必须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分析当前新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模式,不断提高新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与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一样,是实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繁荣富强的重要一环。从构建我国治安防控体系的角度讲,加强新农村建设,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不仅能够有效地减轻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里无业流动人口犯罪的压力,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治安混乱问题。因此,公安机关应借助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优势,构筑大中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以实现社会治安形势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治安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因此社会各方面都要做出努力:首先,必须彻底消除在农村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维权意识,实现由族群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其次,必须逐步淡化村规民约的作用,在农村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再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制结构所造成的对农村和农民的漠视与掠夺的现实。最后,必须使农村的治安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区警务是农村基层公安机关的重要工作,农村社区警务改革是农村公安工作的必然趋势。应针对农村社区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农村社区警务改革,保障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大力加强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村法治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但现在我国广大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存在着诸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治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农村的构建。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对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解决也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必须在清楚认识农村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通过改善农村法律体制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农村治安生态系统指由具有相互促进和制约等有机联系的社会因素构成的,能使农村治安秩序保持某种运行状态的社会系统。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实有人口发案率增速高于城市人口,主要是社会变迁使农村组织化程度极低,观念体系和实际制度二元并立,以至农村社会治安生态系统缺乏具有统摄力的要素,且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减少,破坏性因素难以被抑制,系统的运行态势不稳,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恶性循环。但由于短期内不会出现有力的组织要素,所以,经济、可行、符合法制社会要求的选择是强化公安政法机关的作用,通过严格执法、规范办案的示范作用,提升现代观念和法律制度在农村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新农村的社会治安稳定,是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治安问题,不是公安机关一家的事情,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只有集全社会之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在新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上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社会治安是落实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是一场社会各阶层的行动;社会治安是一场全民教育运动;社会治安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和谐问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先后三次提出新农村建设问题。尽管每次提出的历史背景不同,设定的目标也各有侧重,但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观念和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对于这次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就只有放在社会和谐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才能实现其制定的远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公安机关应当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策略,大力加强农村治安管理工作,切实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