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天,五个指头伸出来,比谁是第一。老大说,我最粗,我应该排第一;老二说,我最灵活,我应该排第一;老三说,我最长,我应该排第一;老四说,我最高贵,戒指是戴在我上面的,我应该排第一;老五说,当我们去朝圣拜佛的时候,我领队,在最前面,自然是第一。就这样,争论来争论去,各不相让,也不协作。结果,这一天什么事儿也没干成。其实,五个指头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因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人家的优点,甚至只看到人家的缺点,所以,五个指头彼此都自恃清高而不愿意与人协作。同样的道理,领导者用人、决策也是这样。用人就得用人之所长,容其所…  相似文献   

2.
胡适的一生,哲言妙语无以计数。闲读《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受益良多。书中有一段谈及他"不带人"的大实话,堪称高论,而且对于时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个主管、首长调动,许多扈从随之进退,胡适就此说道:"我到任何机关都是不带人的。我不带人,什么人都是我的人;如果带了几个人,人家就有分别了,说这个是我的人,这是什么人的人了。"  相似文献   

3.
严秀 《瞭望》1986,(30)
最近几年,尤其是最近二年,很多小商品极难买到,有不少品种都已经绝迹多时了,尤以北京为最甚。常用的小药品,如碘酒、红药水、紫药水、眼药、胶布、药棉等,一般人家都愿意自备,可是这两年在北京就很难买得到,或者根本就买不到。有一次我悄悄问前门外某药店的一位老职工,这是什么道理。他说,“这还不简单么,一毛钱的东西,厂家不愿生产,商店不愿进货。”他还说,“我给你说句老实话吧,就是天天有几百人送一毛钱到柜上来,恐怕他们还懒得收呢。我干了几十年的西药店,天天看见成百的顾客来碰这个钉子,我也不好过。”由于同样的  相似文献   

4.
国学赏析     
《侨园》2013,(2):4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自】《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相似文献   

5.
儿时读书,不求甚解,长大了,遇到什么事,想起应用某句圣人之言,常是根据字面解释来判断是非。就说交友吧,我总觉得孔夫子说的‘毋友不如己者’,按实际情况看,未必正确。 ‘友’,讲的是互相间的‘友’。假设甲乙二人,甲比乙高些,乙满心跟甲交朋友,而甲却信奉‘毋友不如己者’,不肯俯就,这岂不是交不成朋友了?而社会上的人,没有完全相同不分甲乙的,如果都像这样,恐怕就不存在‘友’之一伦了。 笔者没有作过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干革命几十年,差不多净是人家作我的思想工作。其间当然有许多好领导好同志,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感念;然而也有那么几位,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厌恶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瞭望》2010,(Z1)
<正> "中国医院建设存在宾馆化的倾向,要注意,国外的医院也没说宾馆化,人家提倡的是人性化" 昭昭的妈妈最近很是纠结。2岁多的儿子被查出腺样体肥大,在北京跑了好几家大医院,有医生说幼儿长期鼻子不通畅会造成面部变形,影响智力,  相似文献   

7.
本人有一邻居是四川人,他腌制的泡菜酸辣适度、清脆爽口,他的“作品”经常被我等邻居享用。老是腆着脸托钵蹭菜吃,虽然人家每次都笑脸相迎,但终究不是个事。于是我便产生了自己也学一手的想法。邻居慷慨献技,我便如法“炮制”,开始理所当然地出了几次事故,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人腌技大长,就连邻居都说已经盖过他了。说句实话,说水平超过他那是人家给咱戴高帽,不过我却通过腌泡菜获得了题外的收获,发现了“泡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得出一个结论:腌好泡菜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相通之处。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个相对封…  相似文献   

8.
参观者没有参观到的东西 我经常在各地跑,遇到参观过苏南乡镇工业的人,总要打听一下他有什么感想?发现有什么新招?在甘肃省的一个县里,一位参观者对我说:“人家(苏南)那厂房,那设备,我们怎么能同人家比?”我问他:“你了解他们当初是怎么干的吗?”答:“这个嘛,没有了解。”陕北的一位参观者对我说:“我  相似文献   

9.
我搞税务工作6年了。我们这项工作说透了真是头顶国徽,两肩重任,但一听有人说我是戴“大盖帽”的,我心里就有股酸溜溜的味儿。 我家里没人在税务局工作,我原来看着穿税务制服的人还闹不清是干什么的。我怎么进的税务局?  相似文献   

10.
《民主》1999,(3)
有一个草菅人命的腐败分子说了一句话,涉及医院,他说“医院哪有不死人的,医院里死人是正常的”云云。在这种人眼里,无所谓责任事故,更无所谓草菅人命,死了就死了,什么正常不正常,我说正常死亡就是正常死亡,有什么好罗嗦的!在这里,大家容易忽略的,恰恰是医疗事故造成的伤残乃至死亡——也是一种非正常死亡。医疗事故不是今  相似文献   

11.
(一)当政工干部决二十年了,总的一个感觉:很累。认为我没有本事的人,有,但不多。自己曾被评为局标兵、局级拔尖人才;省煤炭行业劳模、优秀知识分子;在各级以上报刊发表数十篇论文,一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体会文章,还作过人家的教材,给人家讲过课。认为我有权势的人,可能有,但很少。企业的宣传部长不同于地方的宣传部长。记得一次为订阅报刊的事宜,地方宣传部门的一位同志听说我作不了主,生气地质问:“那你这宣传部长管什么?”我告诉他:“我这宣传部长什么都管,就是什么都拍不了板。”没本事,没权势,我自己这样认定自…  相似文献   

12.
公仪休担任鲁国的宰相,他喜欢吃鱼,国中多有人争相买鱼献给他,他却不肯接受.弟弟问他为何不收,他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不能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一旦吃了人家的鱼,对人家就拉不下面子,拉不下面子就得循私枉法替人家办事,循私枉法就难免丢相位,丢了相位,自己想吃鱼也买不起了.不接受人家的鱼我就能保住相位,保住相位,自己想吃鱼就不怕买不起." 因为嗜鱼,故不受鱼,公仪休实在是高明得很.说他高明就在于:其一,他能清楚地意识到别人送鱼给他是投其所好,是有所用心的.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如果接受了鱼就不得不为人家说话办事了.其二,公仪休能晓  相似文献   

13.
读书的烦恼     
离我家最近的一个图书馆,据说因为经费的原因,几乎已不进新书,我也就无法去那里借书了,尽管每每从那还和原来一般大的牌子旁边走过,但心里总有一点酸楚的感觉,想想里边的人也是无奈,也就不生他们的气了。跟别人借书吧,也挺不容易。自觉关系不错的人,都是那些需要靠已经先富起来的人的带动,在若干年后才能共同富裕的人,就算是有几本书,也不经看。再说现在的书不管内容如何,从一印出来就是先要满足人们的收藏需要、装饰需要、送礼需要。你想,对人家视为股票一样盼着升值,视为工艺品一样摆在柜中,视为敲门砖一样的东西,咱还好意思借吗?如果真的碍于情面借来了,影响了人家发财,降低了人家房间里的品位,甚至耽误了人家的仕途,可就得不偿失了。  相似文献   

14.
<艾子杂说>里讲:一天,艾子散步,碰到两个人坐在路边高谈阔论.甲说:"我就是弄不明白:我们和那些当官的,同样都是人,怎么他们就那么有智慧,而我们却没有呢?"乙答: "这还不明白?人家每天吃的是肉,当然就有智慧.而我们每天吃  相似文献   

15.
知止     
李叔同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然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  相似文献   

16.
学思悟行     
<正>我是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很荣幸来到"听书记说"讲坛,我的很多工作理念、工作方法都来自于生活。记得那一年我23岁,在毕业典礼上,校长林寒教授讲了一句话,你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你。6年来,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我不知道那位同学听到这句话做何感想,但我确是听者有意,在离开象牙塔前的课程中学会一个道理,年轻不会看轻,我要站在前排。  相似文献   

17.
“我不是很懂法,并不知道事后收人家钱是犯罪行为。”说这话的是一名李姓政法委副书记。前不久,李某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  相似文献   

18.
王富新 《党政论坛》2009,(11):63-63
《艾子杂说》里讲:一天,艾子散步,碰到两个人坐在路边高谈阔论。甲说:“我就是弄不明白:我们和那些当官的,同样都是人,怎么他们就那么有智慧,而我们却没有呢?”乙答:“这还不明白?人家每天吃的是肉,当然就有智慧。而我们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饭啊!”  相似文献   

19.
知“止”     
李叔同有幅字,上书"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其实"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是由人的,"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  相似文献   

20.
瞭望哨     
《瞭望》1994,(31)
一日闲聊,谈到世风,有同志说:“这年头,为人办事收点礼、吃吃请,只不过象九牛一毛.人家都这样.”“人家都这样”,可说已成社会之流行语,也可以说已成行贿受贿者内在的一种心理基础.现在不少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难题需要请有关部门或领导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