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表议案必须由具有法定资格的个人、机关、团体,在法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提出。上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时,其代表职务已终止。因此,上届人大常委会无权提出议案。地方组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从每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开始,到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为止。"地方  相似文献   

2.
滕修福 《公民导刊》2012,(10):22-23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人大常委会有权在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但是,实践中一般也没有再提出议案的必要。因为,在人代会上提出议案,人大常委会不是唯一主体,非特殊情况,上届人大常委会不宜再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九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地方组织法第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可  相似文献   

3.
上届人大常委会可以在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议案。地方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职权到下届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从每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开始,到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为止。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始之时,上一届人大代表任期即告结束。但上一届人大常委会的任期并未同步结束,它仍需继续行使职权到新一届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4.
《公民导刊》2012,(10):22
某县召开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届人大常委会提出一份议案。有人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到下届本级人代会选出新的人大常委会为止,因此有权提出议案;但也有人认为,人大代表任期到下届本级人代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为止,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根据上述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依法提出议案,从数量上来说是较多的,但能通过大会表决列为大会议案的却很少。为什么代表提了很多的议案,而列为大会议案的甚少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议案和批评建议没有明确的界定。《代表法》规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代表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第42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笔者认为,"它行使职权到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的规定似有不妥,其理由是:一、地方组织法第41条中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这里告诉我们:常委会组成  相似文献   

7.
届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地方组织法规定,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相似文献   

8.
现行地方组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产生。就是明确地告诉我们,当代表是当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先决条件,失去了代表资格,也就必然失去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资格。同时,根据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每届常委会“它行使职权到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但根据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代表的任期是“到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为止。”众所周知,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只是在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几天后,才选举产生。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新…  相似文献   

9.
问:根据中央的要求,省委拟对我省设区的市党委换届时间进行调整。为了与党委换届相衔接,省委组织部和我委商议,拟对我省设区的市下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做相应调整,大体上将分两批进行,这样涉及一些市下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要作变动,有的任期要延长一年半,有的任期要提前半年或1年,这样做是否妥当和允许,如果允许,应当按何程序办?望给予指示。(某省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2005年3月30日)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根据这一…  相似文献   

10.
肖然 《辽宁人大》2008,(8):22-23
代表享有提议案权。代表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大会提出议事原案,要求大会对有关事项和问题予以审议,作出决定,这种权利称之为代表的提议案权,但代表不可在闭会期间提出议案。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地方组织法》第18条有关议案的条款做过相关解释。  相似文献   

11.
询问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审议议案的时候向有关国家机关了解情况、实施监督的活动。询问既是代表的权力,也是行使权力的一种方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对人代会期间的询问都有相应的规定。人大常委会会议上的询问在前述三个法律中没有具体规定,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中各自都有规定。询问活动的有无和开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议审议的质量。引导和组织好代表询…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进行换届选举".《组织法》释义中同时指出,对村委会任期做出如此规定是基于一个初衷和一个法律前提,初衷是任期太短不利于村委会开展工作,太长不利于村民监督;法律前提是原《宪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  相似文献   

13.
3月25日,在贵州省正安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有关规定,经过全体人大组成人员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了《正安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14.
会泽县人大常委会为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出议案的权利,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作用,进一步做好代表议案工作,根据《组织法》、《代表法》和全国、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会泽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代表议案处理的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15.
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代表议案的规定》,在特定期间向市人民代表大会联名提出议案,是代表依法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也是代表履行职责的法定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6.
钟禾 《楚天主人》2011,(6):8-10
根据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的规定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换届选举时间的决定,2011年11月底前,我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将进行换届,依法直接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17.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3年,我省本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于2000年2月底以前选举产生,除少数在乡镇撤并中已提前召开新的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外,其他均于2003年2月底任期届满。这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对于进一步巩固基层政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国这一届人民公社、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是和县级直接选举同时进行的,从一九七九年试点开始到一九八一年年底结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关于人民公社、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两年的规定,这一届社、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已经届满。现在宪法修改草案已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改为三年,与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一致了。这一届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已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统一从一九八一年算起,一九八四年进行选举。如果社、镇人民代表大会现在即进行改选,在新宪法公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六规定,对政府提出的议案,主任会议必须提交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但笔者认为,关于"一府两院"提请的人事任免事项,不属于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范畴。为了论述方便,笔者暂把议案分为一般议案和特别议案二类。一般议案是按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提出的议案,特别议案是按地方组织法其它条款提出的议案。值得注意的是,人事任免案属特别议案,  相似文献   

20.
届次,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地方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今年,乡镇人大都将面临换届。那么,是否到期换届就是全面、准确地执行了这条法律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