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行检察建议作为民行检察监督的重要形式,在强化民行检察监督职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这一制度因为立法不完善,不仅实际执行不尽人意,而且自身的发展也颇受影响。因此,加强这项制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民行检察建议的特征民行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确有错误,又不宜通过抗诉程序纠正,而以书面方式建议其自行纠正的一种监督制度。它具有如下特征:1、提出检察建议的主体和建议对象具有多元性。提出检察建议的主体,可以是同级人民检…  相似文献   

2.
王若铭 《法制与社会》2011,(30):199-200
检察建议为我国法律制度下产生的独特的检察监督方式,其在民行检察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鉴于观念上的差异、立法层面上的缺陷及检察建议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民行检察建议的作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应通过立法赋予检察建议应有的法律地位并确认其适用范围、应完善检察建议的适用程序、应规范检察建议书的行丈格式与内容要求。  相似文献   

3.
温远智 《法制与社会》2010,(22):144-144,146
在民行诉讼监督工作中,由于只有抗诉这一单一的法定监督方式,监督效果不是很理想,而采取检察建议是目前加强民行诉讼监督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立法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民行检察建议又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困境,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民行检察建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费依均 《法制与社会》2011,(30):145-145,151
民行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行使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权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民行检察监督监督制度在立法层面逐渐获得强化,抗诉制度渐趋成熟,监督功能趋向多元,然而,目前的民行检察监督在实际范围上还显得较为狭窄,民行检察监督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有力促进民行检察检察监督工作的有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基层民行检察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立法的不完善,申诉案源的匮乏,考核机制的刻板与僵化,队伍建设的薄弱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建议从加强立法、积极转变观念,调整工作重心,提高民行检察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等角度出发,扭转民行检察现有局面,努力实现民行检察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任婵 《内蒙古检察》2005,(3):18-19,11
公正与效率是诉讼活动追求的目的,也是民行检察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用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法院再审,是检察机关在民行检察监督程序立法不完善的情况下.着眼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依据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在履行民行检察监督权上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民行检察知名度的日益提升,民行申诉案源渠道的拓宽,检察机关提出的民行抗诉案件的数量也逐年递增。但是,相应的抗诉案件的改判率却呈下滑趋势,未能达到应有的法律效果。本文试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两个层面上,就如何增强民事行政检察的法律效果,略抒己见,以期抛砖引玉。一、关于民事行政检察立法层面上的思考从理论角度分析,民行检察监督主要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障碍因素:(一)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中司法体制及制度方面的障碍因素1.“平行式”的同级监督制,使得民行检察监督缺乏刚性和力度。由于两院都由人大选举产生,行政级别对等,检、…  相似文献   

8.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以下简称民行检察监督制度)是指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监督的诉讼法律制度。由于现行立法的缺陷,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正逐渐凸现出来。通过对立法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与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应在增加公益诉讼权、完善提出抗诉权、增加检察建议权方面进行立法完善,以对完善我国民行检察监督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作为民行审判监督的一种补充,民行再审检察建议已经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认为有必要建立起相对应的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以完善检察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职能,丰富检察监督手段。  相似文献   

10.
当前民行检察监督工作必须澄清三个方面的观念认识:一是民行检察监督的性质是监督权力而非救济权利;二是民行检察监督是法律监督而非诉讼监督或审判监督;三是民行检察监督是事后监督而非诉后监督.  相似文献   

11.
立法不完善是当前制约民行检察工作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法院不配合、排斥监督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两大诉讼法还未修改之前,要加强民行检察监督,就必须优化司法环境。因此,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制定立法解释,明确将调解、执行、诉讼保全等诉讼活动纳入  相似文献   

12.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强化了检察机关民行检察监督力度,助推民行检察制度的新发展。民诉法修改后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工作仍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恪守法律监督的职能定位,在多元化的法律监督格局中积极发挥基础作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乃民诉法修改后基层民行检察工作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民行检察监督制度自1978年恢复重建以来,一直在颇具争议中蹒跚前行,文章通过对民行检察监督发展历史的回顾提炼出三点规律性认识:理论的争论和误区导致实践的停滞或缓慢发展;检法关系的博弈影响民行检察监督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在法律制度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地方检察机关的探索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继而透视出我国整个检察制度发展改革中应完善的路径:加强检察理论研究,重视与学界的沟通与交流,为检察改革营造出良好的理论环境;重视检察改革中的外部关系,在合作共赢中推进检察制度改革;鼓励地方检察机关的创新型实践,检察改革应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4.
民行检察监督基本原则就其本质而言乃是诉讼规律、检察规律和其自身特殊规律等三方面磨合、融汇而成的,它蕴含着民行检察监督行为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包含着民行检察监督行为的行为方式、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我国目前民行检察监督基本原则最为重要的是要强调三大原则:一是全面监督原则;二是依法监督原则;三是客观公正监督原则。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担负着法律监督职能,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应当加强抗诉力度,提高群众对民行检察工作的信任度,积极宣传民行检察职能,发挥再审检察建议作用,确保监督取得实效,努力创新监督方式,推进检察监督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卢成仁 《河北法学》2012,30(9):195-197
民行检察介入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是检察机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民行检察监督的触角从诉后抗诉监督向诉前公诉监督延伸.民行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相关制度设计等枝干和末梢应发端于坚实的法理根基.从民诉法修正案出发,深入探讨我国检察权的特殊本质,破除理论瓶颈,确立民行检察介入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民行公诉制度不仅是民行检察制度的核心制度之一,也是民事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民行公诉制度可以完善民行检察的监督职能。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免受损害,在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垄断损害等案件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行检察中的再审检察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审检察建议作为民行检察监督的重要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当通过完善立法,加强与法院的沟通,提高办案质量,规范形式等措施使再审检察建议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基层院民行检察监督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建基层院民行检察监督职责的重要性1.构建基层院民行检察监督职责是加强基层院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总体而言就是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本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无非包括刑事检察监督能力以及民行检察监督能力两大类。此两大类监督能力构成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之全部,应当协调发展,决不应有所偏废。而由于体制与历史方面的原因,民行检察职能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正式在立法上确立,且很不完善。基层院的情况尤其如此。因此,从全面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战…  相似文献   

20.
自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以来,各地积极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积极探索开展民事行政诉讼违法行为调查。民事行政诉讼诉讼违法调查工作,是构建民行检察多元化监督格局的重要内容、是调整民行检察监督结构的重要契机、是加大民行检察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民行检察工作地位、推动民行工作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