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6年11月8日,中央军委命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五军计21800余人组成西路军,挺进甘新.由于多种原因,到次年3月基本失败,余部改为3个支队打游击.1937年4月底,由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余部(以下简称西路军余部)到达新甘交界的星星峡.其后,西路军余部由陈云接应抵达迪化(现乌鲁木齐),在新疆接受训练并分批回到延安.在西路军余部进入新疆、驻训新疆及后来澄清历史真相中,陈云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1937年3月,西路军经过4个月的孤军奋战,浴血河西走廊.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歼敌2万余人后,终因寡不敌众,处境艰难而归于失败.之后,徐向前、陈昌浩离开部队,回陕北向中央报告,其余的部队分成三个支队,在由李卓然、李先念等组成的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转入祁连山区打游击.三个游击支队中只有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历尽艰险,经过4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几场恶战,最终于4月底抵达星星峡,为革命保存了400余人的火种.本文记述的就是西路军失败后,李先念率左支队所经历的40余天转战跋涉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
1937年4月29日,西路军失败后,率领西路军左支队经历了四十九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征程,李先念等人顺利抵达进入新疆的关口———星星峡,开始了在新疆的学习生活。初抵星星峡盛世才于1933年当上新疆边防督办后,独揽军政大权,打出亲苏、反帝的旗号,意欲与国民政府中央抗衡,在新疆闹独立。1935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盛世才对此表示赞同。西路军渡过黄河后,在苏联政府斡旋下,盛世才同意从苏联运送一批武器和物资经新疆支援红军。1937年4月,盛世才同意西路军余部进入新疆,由陈云、滕代远作为中共派驻新疆的第一任代表。星…  相似文献   

4.
相逢之时,王树声、杜义德神情显得特别警惕和戒备,同潘峰等人招呼也不打…… 1937年西路军失败后,潘峰作为红三十军的一名营级干部,随同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向西游击.  相似文献   

5.
绵延两千里的河西走廊里,湮埋着半个多世纪以前一段惨烈悲壮的红军西路军历史。很长一个时期里,西路军问题一度是党史和军史研究中的一个“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由于事件参与者陈云、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干预,并得到了邓小平的坚定支持,使得研究这段历史的环境逐渐改善,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步得到澄清,并渐为学界和公众所接受。回顾这段历程,个中的曲折和种种鲜为人知的内幕,令人深思和感叹:认识和接受历史真相有时真的很不容易啊!《毛泽东选集》对西路军问题的“定论”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2…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2,(10):44-44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以后,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九军、五军以及总部直属部队共计21800余人,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组成西路军,在徐向前、陈昌浩的带领下,开始了悲壮的西征。红军西路军占古浪,过凉州,据永昌,抵山丹,战高台、临泽,历经70余次血战,屡创顽敌,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而兵败祁连。西路军左支队经过1个月的艰苦跋涉,终于从安西东南大公岔山口走出祁连山,到达肃北石包城,由此进入安西,在安西发生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从而抵达新疆。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2002,(8)
长期以来,在涉及西路军问题的有关书刊中,均把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说成是执行张国焘的逃跑主义路线,把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遭遇的惨败说成是张国焘路线的最后破产。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的《陈云年谱》中的有关记载看,陈云对西路军长期背着“张国焘路线”的黑锅,心情十分沉重。为了把西路军问题搞清楚,为西路军摘掉“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帽子,陈云和李先念等老同志20世纪80年代初期做了很多工作,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1983年初,李先念根据邓小平的批示和陈云的建议写成的《关于西路军历史上…  相似文献   

8.
论抗战时期新疆新闻出版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在抗日战争时期是重要的国际通道,抗日的大后方。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新疆的新闻出版事业成为宣传抗日救国的重要阵地。抗战时期,新疆新闻出版的兴衰,是与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与破裂的过程相联系的,这是抗战时期新疆新闻出版的突出特点。1937年,陈云同志到新疆与盛世才接触,西路军左支队进疆,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统一战线建立后,我党十分重视新闻的喉舌作用,从新兵营和延安来疆的党员中,先后选送了9名得力干部到《新疆B报》社工作。汪小J;!,任报社副社长,李宗林任编辑…  相似文献   

9.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作战,5个月后大部分被马家军歼灭,这支部队史称西路军。由于种种原因,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长期被掩盖,西路军指战员受到了长达几十年的不公正的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西路军的历史逐步走出"禁区",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为广大的西路军指战员正了名,给出了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0.
1937年,我党与盛世才建立统战关系后,盛世才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请求中共派一批干部到新疆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新疆的统战工作,巩固抗日后方,保证国际交通线的畅通,从1937年底至1938年冬,中共中央先后从“新兵营”(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进疆后改编为总支队,对外称“新兵营”)、延安和路过新疆去苏联或从苏联回延安的干部中,陆续调派了近百名干部到新疆工作,其中包括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潭秋以及邓发、林基路等优秀共产党人。毛泽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出色的理财干部,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国家银行行长、中…  相似文献   

11.
江怀 《广东党史》2004,(6):15-18
西路军被打散1936年10月28日,由红三十军、九军、五军组成的西路军,共2.18万名指战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在甘肃省靖远县河包口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执行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任务。时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西路军最后惨败了。  相似文献   

12.
《党史天地》2009,(6):66-68
西路军失败了。但如何对西路军评价,如何正确对待西路军的将士,一直是李先念和陈云的心病。  相似文献   

13.
1937年3月,西路军从我省临泽县以南的三道流沟突围后,由梨园口进入祁连山.23日,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等同志领导的左支队到达托来山时,得到了中央"视情况可向新疆或内蒙转移"的电示,开始突围.当时,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肃北各族人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千方百计地掩护和营救西路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一条红军路,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相似文献   

14.
血战老虎沟     
1937年3月14日黄昏,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甘肃省工委北路工作委员会委员、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委员熊国炳参加了石窝山会议.根据会议避敌锋芒、保存力量、分散游击、休养生息、再图他举的决议精神,我部兵分三路,即分为左、右、中三个支队行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西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陈列了朱德、李先念、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和各类文史资料,西路军干部、战士用过的武器衣物等革命文物,再现了广大西路军战士忠于理想、坚定信念、顽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可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党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1937年4月上旬,红军西路军左支队1000多人,在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和黄火青等人的领导下,进入蒙古族牧民游牧的草原地带——甘肃肃北县盐池湾乡考克塞。黄火青带领十几名先遣队员,首先到达考克塞,观察地形,确定部队宿营地,发现当地有新过的畜群踪迹,便开始寻找牧民。他们走了几十里路,见到一个壮年蒙古汉子在支撑蒙古包,周围还有很多牛羊,便策马向他奔去。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二方面军胜利会师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以红四方面军为主体组成的西路军(下辖5军、9军、30军)从靖远出发,飞渡黄河天险,向河西挺进,以便打通新疆至苏联的国际通道,为我国抗日战争建立稳固的战略大后方。在西路军2万多人的部队中,有一支和男兵一样留短发、打绑带、背长枪冲锋陷阵的娘子军,这支队伍就是大名鼎鼎的红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该团下辖3个营9个连,共有1300余人,战士大都来自川陕苏区20岁左  相似文献   

18.
绵延两千里的河西走廊里,湮埋着半个多世纪以前一段惨烈悲壮的红军西路军历史。很长一个时期里,西路军问题一度是党史和军史研究中的一个“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由于事件参与者陈云、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干预,并得到了邓小平的坚定支持,使得研究这段历史的环境逐渐改善,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步得到澄清,并渐为学界和公众所接受。回顾这段历程,个中的曲折和种种鲜为人知的内幕,令人深思和感叹:认识和接受历史真相有时真的很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第二研究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联合主办的“陈云生平与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学术研讨会,于4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召开。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出席会  相似文献   

20.
1937年5月,红军长征西路军在甘肃北部失败后,剩余一部进入新疆。当时担任党中央驻新疆代表的陈云,机智地利用我党的统战对象、新疆军阀盛世才部队的装备,创办了军事技术学校性质的“新兵营”,筹建了我军最早的一支航空队。400多名红军西路军幸存者和几十名各路的红军指战员,经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了飞机、火炮、装甲车、汽车、电台的操纵和维护以及医疗等技术。这批红色的种子,后来由党中央撒向全军、全国,成为我军技术兵种的部分领导骨干。绝路逢生遇亲人由于张国焘坚持机会主义路线, 强令长征途中由红五、九、三十军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