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检察风云》2007,(19):14-16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国家法治大厦的"守护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十年来,司法改革自始至终都成为"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执行工作关系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益能否兑现,对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起到关键作用。面对执行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法院迅速行动,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3.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价值追求。公平正义的实现,不仅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更要靠司法公正提供保障。司法公正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的审判工作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主要途径。公正的司法裁判,有助于形成惩恶扬善、是非分明的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不公正的司法裁判则会使民众善恶难分、是非  相似文献   

4.
司法具有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能,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冲突的"减压阀".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的社会,是一个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是让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民法院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再审程序则是这道防线的最后一个关口。如何在最后一个关口贯彻落实司法和谐理念,运用诉讼调解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是落实司法和谐理念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再审诉讼调解的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入手,针对再审调解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处理调解的公平性与实用性的关系;诉讼调解与司法裁判的关系;诉讼调解和规范司法行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审判实践,对如何构建再审调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职能等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司法被誉为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廉洁程度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法律这一"公正艺术"的价值和作用.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司法腐败情况的发生,建立完善的司法廉洁制度无疑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要有效解决司法不公或司法腐败问题,必须通过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司法监督体系、改革法院管理制度,提升法官遴选标准以及落实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审判原则,最终实现佣制度保证司法廉洁".  相似文献   

7.
王超 《天津律师》2002,(2):24-26
审判监督程序,通常又称再审程序,是司法饥关用以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的特别纠错程序。如果说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审判监督程序无疑是司法程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从法律上规定一套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再审程序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的规定却过于原则、过于粗陋,操作性不强,难以发  相似文献   

8.
现代司法理念与审判监督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在我国,实现司法公正,落实司法为民是审判机关执行法律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如果说司法是保障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那么审判监督就是司法救济的最后关口。审判监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现代司法理念的最终价值准则从国家的三种权力的本质分析,相对于立法权和行政权而言,司法权是国家终极性的权力,审判作为公民行使权利及社会实现安定的最后保障,公正始终是其孜孜追求的最高价…  相似文献   

9.
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会有纠纷,产生了纠纷我们就要寻求其解决途径。"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类似的法谚已逐渐为人们耳熟能详。在寻求其他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等无果的情况下,可诉诸司法的力量,由法院来主持公道。但是否所有的纠纷法院都有权受理并最终实现社会公正呢?法院除了解决社会纷争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功能?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讨论司法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序正义对于司法公正的作用和在司法进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实体法在一定程度上总是或多或少的滞后于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本文旨在通过论述程序正义在司法进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来说明程序正义作为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应该得到尊重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司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司法公平对社会公平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司法主体的正当产生、司法程序的正义进行、司法过程的全面监督、司法结果的公平考量、司法过错的责任保障、法律漏洞的理性解决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实现社会公平的司法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文明社会,司法公正被公认为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当司法腐败盛行的时候,司法还能够担当正义的防线吗?一位哲人曾经讲过,如果一次犯罪可以说是污染了水流,那么一次不公正的司法裁判则是污染了泉源.诚然,对普通的公民而言,不公正的司法裁判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远不止于特定的个案,它更是对公民法律信仰的摧残,对社会正义期盼的打击。对于正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国法治以及公民对法治的信心而言,司法腐败可谓祸害无穷。 然而,社会需要正义,也需要防线,那么这道防线又靠什么来构筑? 针对中国当前的司法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3.
《特区法坛》2004,(1):49-5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深入民心,法院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的职能作用越来越突出。因为司法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从产生起就做为定纷止争的救济手段,用以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再审是对失误生效裁判的救济。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速,对再审程序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而我国现行的再审程序,因其奠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与国家职权主义司法理念,其内在不足与外部缺憾显然未能完全适应时势要求,因而与我国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本文拟就此做一基本探析,并略抒笔者管见。社会正义对再审程序的需求、依赖与再审程序的强化如果说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再审程序就是司法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再审程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但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却尚存重大分歧。反对论者主要基于既判力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文明的社会,司法公正被公认为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在我国司法腐败时有发生,司法担当正义防线的职能则遭到怀疑。培根曾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法的行为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法的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破坏了。实际上,不公正的司法裁判对民众的消极影响不止于特定的个案不公,它更是摧残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破坏了司法权威,严重打击了人民对社会正义的期待。正如贺卫方教授所说:"法院一旦腐败,人民可以诉求的最后一道纠错机制便失灵了。对腐败的司法官员不断曝光、不断惩罚的浪声可以淹没腐败者,也足以把人民对法治、对国家的信心催跨。"  相似文献   

16.
一、导言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司法裁决是人们在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执时维护其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家司法救济体系的建立是以一定的经济投入为代价的。日本学者将“生产正义的成本”分为两个部分:国家负担的“审理成本”和当事人负担的“诉讼成本”。在我国诉讼费收入与财政拨款并重的法院经费来源结构下,对于绝大多数当事人来说,  相似文献   

17.
周琰 《中国司法》2014,(8):53-56
正一、司法权与律师执业权利司法是与立法、行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专司法律适用和司法裁判的权力。司法权通常是指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对具体案件进行裁决,依法解决利益争端,围绕诉讼活动展开的一种专门权力。司法权是一种权力,就存在与所有权力一样的弱点——权力的异化。司法权的异化有时比行政权的异化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司法权是最终裁决权,如果被滥用,轻则涉及财产和权利的损害,重则危及自由和生命。被视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权一旦失守,不但正义不复存在,连挽回正义的可能也很渺茫。波斯纳法官曾经提醒我们:"如果独立性意味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的司法实践证明,法院作为守护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有力地维护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对法院的信任,尤其是对基层法院的信任并不像预想得那般乐观。基层法院的工作是和最一线的社会公众打交道,其工作中的任何瑕疵都将  相似文献   

19.
黄欣  李春浩  宋红 《法制与经济》2009,(23):61-62,65
司法审判是公民个人为权力而斗争的舞台,也是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但我国的司法审判却带有行政化倾向,这不仅与我国传统的司法体制行政化相关,也与我国现行的诉讼模式、审判方式及诉讼理念密切相关。若要使我国的司法审判走出行政化的困境,不仅应该对我国的司法体制进行改革,还应当以现代诉讼模式的构建来实现我国司法审判的中立与独立。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司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维护社会主义,惩治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的公平与正义是一个国家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正如法国思想家温斯坦莱所言:“管理良好的国家的法律应该以正义的理智为基础,如果这一正义被否定,人民中间就没有法律可言,只有专横的权力了。”而司法的公正性在相当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