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潘迎 《传承》2011,(6):66-67
南京"白局"是南京当地民间的方言说唱,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曲艺。它对于南京历史文化及地方民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探究南京白局的发展历程,对其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致使其濒临灭亡的原因,期望能为南京白局的保护和继承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马林韬 《思想战线》2001,27(5):21-24
中国儒学的传统文化体系,在理论上应当区分为"文化价值的理念"和"历史表现形式"."仁学"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民本主义的思想、谐和执中的文化哲学和道德伦理的普遍性原则以及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表现,应是儒学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理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属于人类共有的文化思想遗产的最璀璨部分.但"新儒学"的思想家们对儒学文化的价值理念同它历史表现形式的不同内容往往完全混淆.所以,对所谓"新儒学"必须持一定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3.
郭霞 《青年论坛》2006,(5):22-2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和谐"基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整体和谐"性重要特征;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和谐"思想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中庸之道"最高价值原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充盈于传统伦理道德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宽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方塘清明如鉴,为有源头活水.广西丰厚的传统书法资源是打造"八桂书风"文化品牌之基石.所以,对其资源性、开放性特征对"八桂书风"构建的历史价值展开论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景亮 《前沿》2003,(1):53-55
"德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德治传统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本文通过对江泽民"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该思想在行政管理中所体现的社会伦理价值和职业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6.
彝族"毕摩"与纳西族"东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薇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128-134
中国西南的彝族与纳西族,在民族起源与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历史源头和文化联系,其传统宗教都是从古氐羌人承袭下来的,并且都受到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因而"毕摩"与"东巴"教有着诸多共同点和相似性.本文试从古称谓与历史源流、主要职能与传承方式及所使用法器和经书等诸方面,对彝族"毕摩"与纳西族"东巴"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经评选出七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受关注的状态.文章在对民族8省区历史文化名镇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选取了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云南省孟连县娜允镇、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作为研究对象,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历史文化名镇在"传统-现代"的转型中可以能动地产生新的功能与结构,促进产业融合与文旅融合的发展,并作用于古镇的发展之中.同时,在古镇的发展中要认清文化遗产在"传统-现代"转型中出现的多种关系,兼顾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创新性保护才是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现代"转型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8.
图书文献的"原生态",具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图书文献的"原生态"正在遭遇不同程度的毁损.原生态保护涉及图书文献自产生之初提供的主体内容以及在收藏过程中留下的种种历史痕迹.因此,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者来讲,图书文献的原生态保护是极其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对图书文献进行原生态保护有很多可行的方法,预防性保护,控制和改良存放环境,防生物损害、防酸等.以保护图书文献的原貌;再生性保护,通过缩微复制、扫描复制、原本影印、数字化处理等方法使原有图书文献得以再生;抢救性保护,包括对破损图书的修复、水淹图书的干燥、酸化图书的脱酸、脆化图书的加固等,以实现图书文献的整新如旧;对于受赠图书加以集中保存与展示,以充分体现其史料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美国西部妇女史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妇女研究发展轨迹相当.70年代受女性主义运动及新社会史、后现代主义等学术思潮的影响,研究者们致力于"她史",使得该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0年代以后,女性研究的焦点转入社会性别理论,西部妇女史的研究中也广泛采用这一分析范畴,同时强调西部妇女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90年代以来,随着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史料的丰富,该研究从微观上强调西部妇女的族裔、文化、阶级、职业等的差异,从宏观上强调全新意义上的"两性史",即要求在一个新的历史基准体系之下对各种妇女群体作出价值评估,并将妇女的历史编入西部历史之中.这一过程将使重写西部历史成为一项必需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1982年,北京被列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首。长期以来,对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如何保护自己的特色和文化,让人们在城市空间里能够感知北京的文化、历史,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为古城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文物修缮方法是对文物建筑在物质层面的修缮与传承,它向受众所展现的是"物"的复原,是建筑的表象,仅仅是建筑文化价值中的一部分,其更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20,(10)
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化冲突是一个重要变量,因而文化交流互鉴显得更为迫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蓝图得以展开。南京是"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为"一带一路"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既要通过"资本引进"的方式,推动本国文化产业技术含量和文化内涵的提升,也要通过文化产品出口的方式增强其文化价值。为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需密切国际文化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形成"资本引进"和优质产品出口的合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则平 《思想战线》2008,34(3):87-91
"文化软实力"这一新名词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引起人们特别关注.正确认识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特殊功能,积极实施民族文化认同战略,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辉  纪洪娟 《前沿》2003,(11):137-139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教育理念有其深刻的时代意义,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指导方针.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建设现代化的校园文化,对配合正面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兵 《创造》2021,29(12):72-78
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的新时代"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的伟大创造.在新时代,"西畴精神"具有党的领导、担当奉献的政治价值,穷则思变、为民造福的经济价值,艰苦奋斗、勤劳实干的社会价值,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文化价值,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价值.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汲取宝贵经验,充分激发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王岩 《前沿》2006,(10):225-227
从文化学角度研究汉语熟语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语用价值.分析熟语文化具有的民族性、系统性、丰富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以及熟语文化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试图提出熟语文化这一概念,对把文化学和语言学相结合来全面地、系统地研究熟语,拓宽熟语研究的领域和深度将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外战略文化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为增进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相对稳定的战略思维、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取向.建国以来,中国对外战略文化大体上经历了"革命的国际主义"、"和平共处中的反对霸权主义"、"超越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以及"和平发展"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基于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反对霸权主义"等一直是中国对外战略文化的基本立足点.进入新世纪,中国对外战略文化更加突显其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的核心思维和价值取向--"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繁荣"、"和平发展".从"和平共处"到"和平发展"是中国对外战略文化的演变趋势,它更适合于中国树立新形象、担负起世界大国的责任、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南京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民国时期留下了众多风格多样、用途广泛、种类齐全的建筑。这些民国建筑,承载着南京城市的历史与记忆,不仅具有建筑美学价值,更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是南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鼓楼区曾是民国行政机构、外国使领馆、政要名流寓所和公共建筑的集中之地,被誉为"民国官府区""外国使馆区"和"近现代建筑样板区"。近期,南京市鼓楼区政协对区内民国建筑进行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下半叶,中国西南边陲成为欧美学界"中国学"的新一轮关注焦点.整体主义的研究取向以"帝国研究"的模式来考量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而"区域研究"运用地方化视角,探求"中国西南"社会的内在发展逻辑,力图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呈现多样性.在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下,欧美学界以超越国家主义的宏观视角,将"中国西南"视为一种文化符号,致力于在"文化"和"社会"的脉络中来理解其族群认同与历史书写.  相似文献   

20.
国内刑法学界当前存在着不正确的"犯罪有益论"和"相对主义犯罪观"思潮,并且有日益漫延的趋势,而其支撑性观点之一,是认为犯罪具有"助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积极功能,即历史上的诸多犯罪,虽然在当时看来是严重犯罪,却直接推进改革和历史进步。对此,我们应当加以系统的反思和批判,进而确立正确的犯罪层次观,坚持以同一价值评判标准研究同一问题,并清晰地区分以历史大视野和现实标准研究同一问题的差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