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当代社会党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就是民主,即用民主的方法,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在党内和社会主义国家内,民主必须高于一切。”也可以说,社会主义就是民主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展。他们把民主说成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本质内容,所以,他们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称为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号再冠以“民主”的美名,对于曾经饱受法西斯蹂躏和封建专制压迫的人们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因此,在当今变幻不定的国际政治风云中,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得以泛滥,并迷惑了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与马克思主义相对抗的一股重要思潮。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不能不弄清这种民主的实质,划清它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界线,以免鱼目混珠,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2.
这个题目是向谢泳先生学来的。他最近在《随笔》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多说民主的好处》,“说”得好极了,读后不久就想着还应该说说专制的坏处。民主、专制水火不容。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可看得出,专制占了上风,民主就抬不起头,反之,民主占了上风,专制也“风”不起来  相似文献   

3.
民主是与独裁、专制相对立的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国家形式;法治是按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方式,即,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一、程序公开原则的意义程序公开是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列宁曾经说过,“‘广泛民主原则’要包含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是很可笑的。”[1]可以说一切专制、愚昧、落后、倒退的政治统治都是愚民政治,都是以其政务的神秘性而出现的。没有公开、没有公众对权力运行情况的了解,所谓公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国家事务就是一句空话。正如美国前总统约翰逊在1966年7月4日签署情报自由法时发表的声明中所宣称的那样:“在国家完全许可的范围内,人民能够得到全部信息时,民主政治才…  相似文献   

5.
1、民主是世界各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具有现代社会意识的人们,无不把建立民主政治作为建立公正社会的主要目标来追求。尽管世界上对民主有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但民主与专制相对立这是举世公认的;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同,但都把民主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去向。民主成了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当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家们无不尽力标榜民主,当然,更没有一位政治家敢公开反对民主和否认民主的伟大。  相似文献   

6.
民主是民主国家的必修课。正如世上民主国家还很少的时候,独裁是独裁者们的日日操,专制是专制者们的“养生功”。  相似文献   

7.
在学术民主问题上,存不存在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残余影响呢?辩证唯物主义者对待任何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不是凭主观臆测,或者作形而上学的简单的结论,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民主的发展历程,即从一般意义上说(不是谈论国体与政体),民主与专制是对立的双方。民主,是有其发生和发展过程的,也是有其阶级内容的。历史上,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8.
▲胡博士 ,谈到民主的问题 ,是我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当今世界 ,至少从政治观念上说 ,民主的理念已经成为了霸权话语。权威、秩序、稳定等与民主相对应的词通常也成了“保守”的代名词 ,更不用说专制、独裁、集权之类令人生厌的东西了。■但民主并不是从来都这样受到称赞的。在古希腊 ,尽管民主政体十分发达 ,但民主在一些先哲眼中并不是一个好词儿。在柏拉图那里 ,它是暴民政治的同义语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 ,他是三种“变态”政体之一。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后很长时间 ,人们都没有把民主看作是一种价值的必然和生活的必须。直到欧洲的启蒙…  相似文献   

9.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可以说是十八世纪英国平民的代言人。他一面从商从政,一面为报刊撰写评论,反对专制,宣扬民主。由于他文笔犀利嘲讽权贵,曾经被判处枷刑示众,四次被捕入狱。但人民把他当成斗士,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1701年肯特郡派了5名代表到伦敦请愿被关押,笛福仗义直言,将一份备忘录递交议会,引起舆论沸腾,不得不把代表释放。他在备忘录中强调说,任何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就是专制,议员们终会死去,而人民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10.
“五四”以来 ,从文化上说 ,大部分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 ,在政治体制观念上没有不赞成民主的。前者讲孔孟的仁政、老庄的无为 ,说到底都是民本思想 ;而民本思想就是民主的基础 ,缺少的只是政治架构的建设 (牟宗三说 )。后者从英国的宪章运动 ,到美国立国宪法 ,更是直接插入民主的本题。可见 ,对负责任的文化学者而言 ,在民主问题上是无须“打架”的。但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 ,中国曾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专制时期 ,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 ,又如何能敞开民主的大门呢 ?有学者认为 ,“五四”以来文化复兴 ,由此接受了法国激进式革命道路 ,充满了…  相似文献   

11.
民王政治既是一个政治价值观层面的原则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操作层面的技术性问题。作为政治价值观层面的问题,自从近代以来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争论了。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提倡不要民主要专制、说专制制度好民主制度不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应该是没有了。如果有,也只是极个别的了。然而,作为操作层面的技术性问题,其复杂性、其奥妙之处,至今还是人们无法穷尽的C在我国,由于对民主政治的研究过去确实有重价值而轻操作的倾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从操作层面上来研究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远比研究民主的概念、意义等等要重要得多。我…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成为运动的主将,对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今天,考察陈独秀当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陈独秀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表现在他首先提出并积极宣传民主科学的主张。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他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就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所谓民主,就是人权。他说:“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封建走向民主,从专制走向法治。人类斗争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争取权利的历史。人的权利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逻辑起点,这一要旨构成了法的价值追求的内核。法的价值首先是公民的权利,其次才是社会的秩序。  相似文献   

14.
民主新论     
一民主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如果说它是手段,达到目的便可弃之不用,而民主是不能时用时弃的。如果说它是目的,它便是自身的终点,而民主是没有止境的。把民主说成手段或目的,实际是把它归结为主观范畴的事情,那就似乎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周年的光辉历程。从本质上说,党的历史就是近现代中国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足迹。 民主与法制是现代社会一个政党的价值取向,也是一个政权的组织形式。中国也是如此。这已经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16.
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张春发要加强民主和法律建设,就必须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历史已经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专制与腐败。在封建君主制的国家里,只有官对民的监督,而不存在民对官的监督。君主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监督。因此,封建君主制的腐败与衰亡也就成...  相似文献   

17.
专制的民主与民主的专制李玉琪思想家们常爱抱怨他们播下的龙种被别人误解为跳蚤。对于孙中山来讲,类似的抱怨不是出自孙中山本人之口,而是出自他的隔代的继承者们之口。孙中山对此无所抱怨,大概他明白正是自己一只手播下龙种,另一只手却收获了跳蚤。孙中山一生中做了...  相似文献   

18.
郭健 《长江论坛》2013,(3):58-61
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内在命题比较复杂,不同的视角将解读出不同的托克维尔肖像。本文试图立足于托克维尔的文本,阐释其民主思想的内涵,在此过程中,发现托克维尔视域中民主几乎与平等同义。同时自由、革命和专制构成了作为平等的民主的要素。在这种民主内在的矛盾中折射出托克维尔式民主概念的综合性,即民主是自由、革命和专制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9.
施平 《小康》2004,(10):25-25
"对一个单位和一个地区来说,一切 制度到了要由最高领导来规制,如果他想 发扬民主的话,那么这个单位和地区就可 以民主起来,否则,就没有民主,民主成 了一种少数人的主观意志,这是不够的。 充其量,这只是一种开明的专制。"针对 "襄樊现象",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 务学院的胡伟教授如此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这是葛剑雄主编的《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丛书中的一部。著者在该书《前言》中说:“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中国古人对于法律性质的认定是相当科学的,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古老文化。这是中华法律文化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然而在人们还普遍相信神灵的时代,这种超前的思想也是一把双刃剑,既为皇帝的专制集权统治找到了合适的工具,同时也就因为法律完全摆脱了神灵性而使得普通民众逐渐对法律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