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与之相配套的经济法制的建立,大大地拓宽了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对法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执法的高水准,首先需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廉洁奉公、严肃执法、刚直不阿的法官队伍,好的法律要通过好的法官去执行,没有好的执法官,法  相似文献   

2.
司法权从行政权中分离出来,由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是人类法治文明的重大成果之一,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建设达到一定水准的标志。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建立、健全法官员额制和法官责任制是完善我国独立审判制度的重大举措,独立审判制度的完善,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谈法官的廉洁性与执法的公正性林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法官执法公正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的形象和声誉,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法制的尊严和国家的权威。笔者试图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审判工作问题,对法官的廉洁性...  相似文献   

4.
主审法官负责制,是法官独立审判的雏形,其基本含义是谁办案谁负责,主审法官对其承办的案件在其职权范围内享有独立的相对完整的裁断权。实行主审法官负责制,是人民法院对其现行的审判工作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目的是逐步实现人民法院独立审判与法官独立审判的有机统一,以建立一种责权利效相结合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办案机制。为进一步推动这项改革事业,以全新的面貌重塑法官形象,本文拟就其涉及的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独立审判原则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审判原则的法律保障是指以实现司法公正为目的,以立法的形式确保独立审判原则在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各个诉讼阶段,都能得以贯彻落实的保障措施。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要真正落实,需要在立法上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从法律上保证审判机关在其外部生存环境上独立于其它国家机羌。独立审判的含义之一就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时,从认定事实到适用法律,都由它独立负责地作出决定,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扰法院审判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得强制人民法院按照其意图办案。这不仅需要法院具有足够的抗干扰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决议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完善和改革司法制度。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民法院要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切实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建设。人民法院的改革和建设任务是多方面的,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完善法院内部的管理体制。人民法院内部管理体制要按照统一、高效、最大限度调动干警积极性的原则进行建立和完善,革除效率低月亡闲不均的弊端,增强法院内部的活力。在审判工作、法官队伍、行政事务和物质装备的管理上,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实施,我国的法律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发展,新“民诉法”以及其他多项法律的颁布实施,特别是新“刑诉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司法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改革的过程中,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的审判方式特别是审判思想、意识的更新和改革就成为当前人民法院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以往民事审判中“当事人动动嘴,法官跑断腿”的调查取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的文章《人民法院改革的进程与展望》向读者介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人民法院改革的历史进程及改革的近期任务 ,文章指出 ,人民法院改革的目标在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国家需要的人民法院组织体系和国家法官制度。□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一些国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由此人们提出中国还要不要组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疑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同志的文章《关于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几个问题》一文明确地回答 :着力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方针不能动摇。□ …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审判独立制度,是指人民法院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立,而不是法官个人的独立,这种制度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实行法院独立审判制的同时,更应强调法官独立审判,以保证审判公正。而要真正实现法官独立审判制度,就要对我国现有的一系列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庭审语言属于机构话语,严格受法庭这一机构的限制。语言素质是法官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法官在审判活动中言辞表达能力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审判活动的质量,更关系到人民法官的形象以及国家法律的尊严。因此,法官的庭审语言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技巧,合乎一定的语言规范,准确运用法言法语,适度运用态势语言,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才能保证其所从事的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保证人民法院审判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民事审判方式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方式方法。民事审判的方法是否符合社会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能否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及效益、能否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的根本问题。因此,改革旧的民事审判方式,探索新的审判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规范和保障。”“改革、完善司法制度和行政执法机制,提高司法和行政执法水平、”要实现从为计…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上,把刑事审判模式分为民法法系的职权主义和普通法系的当事人主义两种。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后刑事审判模式较多地吸收了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的一些合理因素。如取消庭前实体审查;强化合议庭的审判职权;加强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增强法庭的对抗性;确立了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增加了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等。因此新刑事审判模式对在其中代表检察机关行使国家控诉职能的公诉人的角色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一、公诉人同法官的关系公诉人是代表检察机关行使国家控诉职能的司法人员,法官是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职能的司法人员。…  相似文献   

13.
法院案前调解应属于诉讼调解熊波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不断发展,民事流转关系日益活跃,经济交往日益频繁,需要人民法院调整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强化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改革人民法院的审判方式,已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WTO后,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同样也使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独立审判在中国加入WTO后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审判工作与WTO规则相衔接,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司法制度,更新司法观念,培养精英化的法官,用独立审判保证司法独立,用司法独立保证司法公正,实现我国对WTO的承诺。  相似文献   

15.
法官责任制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是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法官责任制,是防范冤假错案、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实行主审法官责任制应赋予主审法官独立的裁判案件的权力,由其对所审理的案件负责,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审判分离现象,能够有效去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提高法院的审判质量。同时,加大对法官职业的保障力度,增强法官的主体地位,提高法官自身的职业荣誉感,真正使法官热爱司法事业,增强法官的自律意识。法官在行使审判权时要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通过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监督,以公开促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执行工作警务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人民法院"执行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法院内部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执行主体错位.法官承担执行工作混淆了法官的职能,有悖立法本意.人民法院应当改革现行执行机构,把执行工作承担者的身份由法官变更为司法警察,建立"执警合署"'机制,设立司法警察局,对执行工作实行警务化,除服务审判工作外,承担包括死刑在内的全部法律文书的执行.同时将执行中的裁判职能分离出来由法官行使,走执行工作专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论坛》2004,(10):F002-F002
位于珠江源头第一城的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面对年复一年审判任务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超负荷工作的曲靖法官在机改近四分之一审判人员退休、审判力量严重不足的2003年,共受理各类案件31791件,审(执)结30047件,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41亿元,经检查,未发现一件超审限的案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勘验主体未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将勘验主体界定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法官,这显然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相违背,影响了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中立地位,也影响了司法公正。为此,建议从立法上明确规定勘验主体及其在诉讼中的地位,以切实保障法官在审理案件中的中立地位,推进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9.
法官助理制度的推行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以一贯之的一项改革。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一五”改革纲要指出:“结合人民法院组织法的修改,高级人民法院可以对法官配备法官助理和取消助理审判员工作进行试点,摸索经验。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二五”改革纲要更加明确指出:“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法官助理制度。”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推出的“三五”改革纲要则再次重申“完善法官及其辅助人员分类管理的制度”。“建立健全以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审判质量效率监督控制体系,以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其他行政人员的绩效和分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目标考核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最后一道屏障。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对人民法院的机构设置和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审判区划与行政区划分离的垂直领导体制、主审法官体制、法官保障、监控机制,以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裁决不公正。依法治国,光有健全的法律还不行,还必须有道德高尚的执法机构人员。如果没有道德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