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省市政府是否有调控经济权的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由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 ,单个家庭或企业的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问题 ,属微观经济行为 ,而所有家庭或企业的总量及行为是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政府的整体行为自始至终具有全局性 ,也是宏观经济学的问题。省市政府作为政府的一部分或局部 ,是中央政府管理经济的部分职能的具体承担者或执行者、贯彻者 ,与中央政府的经济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而不是宏观 (政府 )与微观 (企业或家庭 )之间的所谓宏观或中观经济主体。所以 ,省市政府自身不要再自称什么宏观或中观 ,如果如此 ,县、镇…  相似文献   

2.
政府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行为作为现代经济过程变迁的内生要素,影响经济运行绩效,对强政府色彩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本文从法经济学角度,对政府行为展开成本-收益分析,并基于市场规制视角考察政府行为的合理性,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规范进行匡定,为深化经济改革提供有效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前,政府失灵已被公认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正像研究市场失灵不是为了否定市场作用一样,研究政府失灵也不是要否定政府的作用,相反,则是为了矫正和防范政府失灵,以更好地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政府监管是在市场机制、法庭诉讼、国家所有制、行业自律等不能有效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政府控制方式。相对于其他机制,政府监管在人员构成、权力配置和执法机制等方面显示了其优越性,也凸现了其在市场失灵解决机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然,政府监管不是万能的,不能用政府监管完全取代其他市场失灵解决机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和争端类型来确定各自在制度设计中的权重。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是“制度一行为”博弈的策略组合。在经济导向的考核制度和分税制为基础的政府间利益分配制度的激励下,地方党政首长的核心偏好是地方财政收入。在这一偏好的影响下,对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地方政府政策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策略,形成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关系。即有利于短期内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就执行,反之就不执行。在中央和地方的博弈格局下,只有理清与政策执行相关的系列制度、偏好、行为策略等变量的关系,才能认知地方政策执行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关系问题既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热点,又是一个难点,对于如何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功能关系,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市场和政府两者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对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选择,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以市场为基本资源配置手段的前提下,市场与政府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领域里交互组合配置。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的,作为法制经济它要求参与市场的当事人应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化。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虽然重要,但这并不是市场运行的全部内容。在这卫同时也应确立规范化了的市场行为方式。因为,市场活动的内容最终还是由参与市场的当事人行为来实现的。如果当事人行为不规范和混乱,就会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最终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行为规范化包括三个层次和方面的规范化。首先,是个人行为规范化,这是市场行为规范化的基础。其次,是企业行为规范化,这是市场行为规范化的关键。再次,是政府行为规范化,这是市场行为规范化的最终保证。下面本文仅就个人行为规范化问题浅谈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渐进式市场化变革中,地方政府是创建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坚力量,其职能定位是影响政府经济行为和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因素.但是,中央政府完全决定税率和税基;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地方政府仅是改革实践的执行者、改革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单位,没有形成独立的税权收益主体地位.本文从体制改革与"分权化"政府间税权制度改革的逻辑出发,对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税权关系瓶颈以及地方政府在资本市场上的相机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遵从资源配置的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作用,从维护市场交易属性的视角来推演政府经济行为。得到三个基本的结论:第一,政府既是市场失灵的矫正者,也是市场属性的维护者。第二,交易是市场的基本属性,它的质的规定性集中体现在交易制度和交易技术上,两者的进步过程都离不开政府经济行为的维护和保障。第三,政府维护交易属性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交易效率,交易效率可细化和工具化,产权、竞争、信用、预期等交易制度效率和交通、信息、教育等交易技术效率可运用无纲量化方法将之指数化,并用于政府经济行为的实践考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来探究在无政府干预的完全市场状态下、有政府干预非完全市场状态下公务员工资随市场变化的情况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无论是无政府干预的完全市场状态还是有政府干预的非完全市场状态 ,公务员的工资都遵循相应的变化规律 ,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行高薪的条件 ,高薪不适合中国国情 ,而且“高薪养廉”不是万能的 ,即高薪未必能养廉 ,同时 ,高薪养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住房市场改革以来的发展路径看,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上典型的变化在于从过去的行政执行主体转变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主体与经济调控主体,进而成为地方经济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一方面地方政府是住房市场的参与者,是住房经济运行过程土地一级市场上土地资源的唯一提供方,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是住房市场调控政策的执行主体,是市场的裁判者。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权力和义务两方面的基本倾向刚好相反,由此便构成了两者之间相互博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要逐步开放国内货物市场和服务市场,并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此就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市场准入度和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入世后,我国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将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未来的工作定位是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这种服务型政府应是宏观调控经济政府,而不是微观指挥经济政府;应是责任政府,而不是权力政府;应是中立政府,而不是利益政府。只有建立了这种符合WTO国际通行规则的政府机制,我国才能真正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在“后改革时代”,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中心位置,核心任务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和谐最优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基于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梳理,概括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四种基本模式,并结合“后改革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背景和核心任务,提出应健全和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的组织架构,促进政府与市场协同互动、合作互补,构建“强政府—强市场”的协同“双强”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存在着大量的非市场行为,它侵蚀了政府机能,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造成社会财富产出的减少,毒害了社会风气。企业及政府经济伦理意识的缺位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以现代经济伦理学为指导,从政府、社会、公司制度安排入手,做到政府、企业义利观的统一,化解非市场行为的危害,从而实现微观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维护微观经济秩序还是维护宏观经济秩序,都需要发挥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结合的作用点主要表现为政府建立界定和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设立市场准入标准、制定和执行市场竞争和交易规则、实施稳定经济的措施、弥补市场机制不足五个方面。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结合,需要选择使市场主体行为活而不乱的平衡点。这种平衡点的选择与市场制度是否成熟、政府作用的历史传统、法制是否完备、公民的诚信和契约意识是否健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政府干预的绩效评估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政府对经济实施有效干预与调控问题,西方经济学许多学派都提出各自的主张,而比较系统地研究政府干预绩效的评估标准问题的主要有公共选择学派理论和非市场缺陷理论.公共选择学派主要从政府制度本身寻找政府失灵的原因,注重政府的行为动机与决策过程;非市场缺陷理论着眼于市场和政府的对比研究,指出各自的缺陷,强调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在政府和市场干预之间进行选择.在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该文提出了政府干预绩效的评估标准一是干预与调控目标的实现状况;二是调控手段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三是干预费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化环境中,中国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的行为具有“与市场共演”的特征。这种特征的表现之一是,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的工作重心从招商引资转向营商环境治理。研究发现,“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反塑政府”“政府与市场互惠”的共演过程,为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的行为转变提供了不竭动力;而在共演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政府与市场重复博弈的良性互动,推动着地方政府的行为向着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持续调整。政府作为市场作用机制发挥的“助市者”,是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双强模式”的重要基础,这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与鲜明优势。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佳 《理论前沿》2001,(4):31-31
科技成果转化不是科技本身的自身运动,而是社会的组织过程,是社会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一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市场力量作为转化的原动力;二是通过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微观引导,发挥政策支持、法律保障和行政协调的作用,以形成成果转化的良性运行机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也并不是单靠市场的作用,政府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为使市场能够发挥作用,政府的调控是必不可少的。正如罗默指出的,由于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原因和要素,任何政府既然要对经济过程进行…  相似文献   

19.
执行职能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高低关系政府合法性和有效性。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解读政府执行力,以"经济人"的假设为逻辑起点,分析地方政府执行力高低与地方政府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剖析地方政府执行不力的原因,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增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偏差问题,以政策网络为视角的研究发现,政策执行各主体的行为选择所构成的偏差是由互动规则、认知与利益博弈选择偏差所构成;其作用机制是政府不同层级的部门与社会组织在执行政策时,发生互动规则转换和利益认知差异而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拓展政策网络理论构建与实践,进一步优化政府、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等行动主体及其行为对于政策执行的协同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协同监管能力,以减少政策执行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