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洛姆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并结合其他著作,批判了西方社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系统解读。他认为,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综合、人类学的历史观、精神存在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特征。弗洛姆看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本主义因素,这点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却过度拔高了人本主义因素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同时也没有意识到马克思的思想在1845年之后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2.
人的异化即人的本质和各种特性发生的异化,其根源在于人的实践的双重效应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人的异化理论引起了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和人学研究的普遍关注,为此,对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异化理论作为研究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马克思的思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入理解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本情况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的前后发展脉络有更加清楚明白的认识.通过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异化劳动概念以及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代文慧 《学理论》2012,(11):42-43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相伴而生,并且愈演愈烈,开始危及人的生存、发展。当下这一切问题的出现都离不开人自身,人在追求自由和无限的过程中逐渐背离了最初的目的,成为了异化的人。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7)
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分析了人类逃避自由的社会心理机制形成的原因之后,他又进一步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根据异化概念分析了这种逃避行为的具体社会原因。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弗洛姆就现代社会人类的异化现象分析了现代人的精神状况是否健全,并详细阐述了满足人类健全精神的基本需要和建设健全社会的总体性构想。通过对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和建设健全社会思想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并找到从异化社会通向健全社会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7.
于帅 《学理论》2012,(29):41-4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从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两个层面,客观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所谓类本质,也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个体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的本质就是个体本质和类本质的辩证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对以往人学理论的超越,包括对抽象人性论和以往人的本质论的超越,并对人性的善恶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9)
从"斯芬克斯之谜"及雅典德尔菲神庙前所刻的"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开始,人的本质问题逐渐成为各个时期思想家研究的重点内容。无论是古希腊时期思想家的懵懂认知,还是中世纪思想家的神学观点,以及近代思想家理性色彩,都没有正确把握人的本质。但是他们的思想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形成却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发展,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运动悄然升温,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中就兴起了许多心理学趋向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流派。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他在继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创造了著名的异化理论、社会性格理论等。中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论的国家,主流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因而研究弗洛姆马克思主义心理学思想,对于丰富和指导国内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爱的理论是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是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种能力;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综合",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沈健 《学理论》2010,(5):39-40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对人自身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以抽象的先天人性来规定人的本质,脱离了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对人的理解经历了从抽象的人向具体的人的转变,这使马克思深化了对人的认识,把“人”“从天国拉到人世”,从而阐述其与众不同的对人的本质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从人的需要出发考量人的解放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现实依据.与历史上其他思想家否定或片面强调人的需要的某一方面不同,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关系范畴,具有现实性、社会性、发展性.人的解放是伴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在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人与世界结成了各种关系,人的解放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随着满足需要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人类必将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3.
刘丽江  程婵媛 《学理论》2013,(14):35-36
人的本质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只能通过自己后天的实践创造活动获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了现实性的考察,马尔库塞从人的自然性入手,没有抓住人的社会性,同时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浮于理论层面,没有从其现实角度观察,所以不如马克思人本质思想理解的深刻。  相似文献   

14.
白长华 《学理论》2011,(5):74-75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作为具体的个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它只能从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一个人要想成为他所理想的人物,那就既不能靠自己冥思苦想,也不能靠虚无缥缈的神灵,只能靠自己的行动,只有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15.
曹百瑛 《理论探讨》2012,(5):171-173
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人学思想实现了对以往人学思想的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从而成为更深层次上理解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完整的人”的学说,是建立在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是实践,而实践是现实的历史的社会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动态复杂系统.“完整的人”的一切属性都是从实践中引申出来的,“完整的人”也只能在人类自身的社会实践进程中被塑造.实现“完整的人”,既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落脚点,也是马克思倡导人的本质全面实现的理论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努力促进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以逐步实现马克思确立的“完整的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武秀伟 《学理论》2011,(17):7-8
马克思在吸收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分析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异化现象,以及找出消解异化的方式,对我国当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欢 《学理论》2013,(9):35-36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础内容。理论角度上,研究异化理论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远意义;现实角度上,它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导向作用。我国学术界针对马克思的异化内涵、异化理论的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觉生 《理论探索》2003,3(4):13-15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这种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 ,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互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经历了一个从强调自我意识到强调社会特质,再到强调自由自觉的劳动,直到最终强调现实社会关系中的物质生产劳动的思想发展过程.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不仅以物质生产劳动将人与动物相区别,而且也以现实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现实存在.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应该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