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谢增毅 《法学研究》2008,(5):97-108
劳动案件的特点决定了有必要在普通的民事争议处理程序之外建立特殊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英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通过设立专门的劳动裁判机构或调解机构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尽量使劳动争议在法院之外得到快速、公正的解决。借鉴域外经验,我国应继续维持“先裁后审”这一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模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基本维持这一体制,并且加强了劳动调解和仲裁,整体上值得肯定。但该法确立的有条件“一裁终局”制度存在不足。我国劳动调解和仲裁机构在组织和人员上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也日趋复杂。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是从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在立法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体制,但现实中劳动争议案件却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劳动者的权利没有根本的保障。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也突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争议案件已成为近年来人民法院增长幅度最快的一类案件。本文旨在分析目前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存在的弊端,寻求改革和完善劳动争议解决的方案,重构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套解决纠纷的机制。现行劳动仲裁制度自创立至此解决了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为处理劳动纠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其体制存在的多方面缺陷,阻碍了解决纠纷的进程。本文拟从劳动仲裁的三方机制、前置性程序、行政性设置方面进行分析,并在以此为重点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试图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构建一个高效公正的运行机制,以达为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的理论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龙文勇 《法制与社会》2012,(16):211-2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改制,用工制度及聘任制度在我国广泛存在,这导致大量的劳动争议产生,劳动法首当其冲的要调整该类劳动关系.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不完善,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没有得到妥善的或者说符合效率的解决.因此,重新构建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成为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德国警察制度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的警察系统主要由联邦警察机构和州警察机构组成, 分别受联邦内务部和州内务部领导。两级警察组织各有分工, 在业务工作中互相配合,如在工作中出现矛盾或发生冲突,则通过全国内政部长联席会议解决。德国联邦警察机构主要有联邦刑事警察局(署)、联邦边防警察局(署)、联邦水上警察局 (署)和联邦铁路警察局(署)等。联邦刑事警察局的基本职  相似文献   

7.
刘晓荣 《政府法制》2009,(21):54-5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也明显提高,但劳动争议逐年增多,处理难度明显增大。同时,劳动争议处理周期过长,导致企业办案人员明显不足,一些劳动争议案件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极易引发事端,有些集体劳动争议事件处理不好,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积极有效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切实维护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劳动法的规定之外,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劳动情况,发生争议后如何认定和处理是审判实践中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劳动双方能否认定为劳动关系。如是劳动关系,相应争议应属于劳动争议,在解决机制上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在处理上要按劳动法的宗旨侧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不是劳动关系,相应争议则通常为劳务争议,当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处理上则按合同案件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处理。  相似文献   

9.
谈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姜树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劳动制度的改革也将不断深化。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劳动争议将大量产生。及时、正确、合法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具...  相似文献   

10.
一、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识别及其方法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识别简而言之即是指,依照劳动法规定的基本精神对案件争议的性质是否属劳动争议加以认定。属于劳动争议的,即依劳动法规定的争议予以立案处理,不属于劳动争议而属于其他性质纠纷的,即依相应的法律规定予以处理。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识别是包括人民法院在内的有关国家机关对劳动争议案件管辖立案的先决条件。在审判实践中,由于对劳动争议案件的性质把握不准,出现了误把劳动争议纠纷当作其他纠纷管辖受理或误把其他争议当作劳动争议立案处理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虽然改善了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一些方面,但仍有其不足之处。因此,本文从珠三角地区劳资纠纷案出发。通过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的阐述,结合劳动仲裁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基本建立了有关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体系,使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案件得到了有效处理,及时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有些法院违背《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有关规定,把劳动争议案件混同于财产案件,又以其他名义或者打白条向当事人加收诉讼费的二分之一或者更多费用,加重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笔者曾免费代理过51名老人请求原单位补发拖欠的工资,缴纳社会保险金,办理正式退休手续的案件,某基层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但是法院根据每位劳动者诉请的工资数额计算案件受理费,通知他们交纳740…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些地方的审判部门出现了较多以劳动监察不作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且劳动部门败诉比例比较高。劳动监察是国家行政部门保障劳动法执行的行政手段,而目前劳动监察部门是该管的没有管好,又介入了劳动关系当事人,本应通过调解或者仲裁途径解决的劳动争议。现行法律上设置的可以通过劳动监察处理劳动争议以及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途径不畅是劳动部门败诉的深层次的因素。《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但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仍然沿用设置两种途径的模式解决劳动争议,中国的劳动监察部门可能将面临更多的败诉和困境。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解决制度是决定某一争议案件能否得到及时、公正、依法有效处理地关键。我国目前实行以一调、一裁、两审为核心内容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其设计初衷是以仲裁为中心、诉讼为辅助并将调解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辅助程序,将绝大多数劳动争议在调解和仲裁阶段予以解决。作为动态的纠纷化解和社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邢颖 《法庭内外》2008,(5):38-40
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作为一部程序法.其立法目的是为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地解决劳动争议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该法针对劳动争议纠纷处理中存在的调解率低.仲裁时效短.案件审理周期长.劳动者举证难等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6.
谈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胡乡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劳动关系法律化,劳动权内容的不断丰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劳动关系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而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是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关键,是切实保护劳动争议双...  相似文献   

17.
郭阳平 《法制与社会》2013,(13):252-253
通过对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恶意诉讼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建立多种程序处理解决劳动争议案件机制和完善实体法方面的恶意诉讼惩处规定来共同解决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恶意诉讼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才 《特区法坛》2007,(6):49-4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市场也蓬勃发展,出现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和企业用人用工以及分配不公等原因,导致我国的劳动纠纷日益增多,也日趋复杂,劳资矛盾、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表现在诉讼上便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增多。为进一步探讨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本文试从四个方面谈谈解决当前劳动纠纷案件之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弊病已经成为制约劳动纠纷及时、公平解决的瓶颈,如何建立更加科学、公平且富有效率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乃为立法者、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新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虽然增加了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但在调解渠道的设计上仍然不够多样,也没有改变劳动仲裁强制性、前置性和行政性的特点。劳动仲裁由收费改为不收费的制度使劳动仲裁机构受理案件数大幅增加,抑制了其他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方式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案件具有法律关系复杂、适用法律法规不统一、当事人对抗性强、调处难度大等特点,而且入世对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均要求我们改革现有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并在现代司法理念指引下,重构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一、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重构方案选择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采取的是“裁审衔接”的单轨机制。对于此种机制,其存在仲裁、诉讼审理周期过长,不利于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仲裁前置”程序限制当事人的诉权等诸多弊端,已迫切需要进行改革。笔者认为,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