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公务员制度对专业化建设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以及以职位分类为基础的各项具体制度中.要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公务员专业化建设,就要在改革现有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培训制度、考核--晋升制度等基本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选人、育人,提高整个公务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行政伦理的法制化内容及独立的行政伦理关系体系,并以此为背景,对比、研究中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深化对公务员伦理制度建设迫切性的认识、构建我国行政伦理制度完整体系和实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务员制度从1993年确立以来,已在全国基本完成“入轨”工作,但无论是制度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巨大空间,本文着重从公务员的分类、管理体系、公务员的法制化建设三方面就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公务员制度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一项政治制度,也是一项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具有权力制衡、权益保障和科学管理的特征。认识和把握公务员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加强新时期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公务员交流制度是通过对公务员进行内部职位变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运行效能,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的一项制度。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基础上,将之与国外公务员交流制度进行比较,以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从而优化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以及公务员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还存在着报名资格规定的随意性、考试内容的设计缺乏科学性、考录参与主体的行为有失规范性以及各级公务员考录存在差异性等问题。主要的解决对策在于按职位要求规定报考资格、科学合理设计考试内容、依法管理和规范考录中参与主体的行为和协调发展各级公务员考录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绩效为取向积极推进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逐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高效的公务员绩效管理体系,已成为当今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初步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然而,当今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实践中存在着的种种问题与困境,也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对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作一些战略思考,具体可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其一,加强理论研究,推进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其二,进一步健全公务员绩效考核机制;其三,建立与完善基于绩效考核结果利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5,(3):61-67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提升公务员职业能力水平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面对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公务员职业能力弱化或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制度失灵是其根本原因。发达国家在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设计上积累了良好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启示。通过建立法律制度、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标准模型、强化机制创新及树立能力主义价值观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层面加强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实现政府组织能力提升和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双重目的,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对改进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务员分类制度是公务员制度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目前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存在着公务员范围界定过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设置不科学、职务分类不合理等问题 ,改进和完善现有分类制度 ,不仅要把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还应该做更进一步的细分。政务类公务员分为职业党务工作者、政府组成人员、政治任命人员和特别职公务员 ,业务类公务员分为行政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后勤保障类。这些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 ,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公务员招录制度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随着报考人数的逐年攀升,招录环节存在的弊端对选拔、录用优秀公务员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完善公务员的招录制度与机制,将是"十二五"期间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具体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合理设定公务员招录资格条件,充分体现公平原则;科学设置考试层次与内容,制定更加科学的考试方法和评价标准;有效降低公务员招录成本,取得更高的绩效;完善公务员招录考试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11.
量化考核是公务员考核的一个难点,也是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公务员考核工作需认真面对并要切实加以解决的一个重点。本文对近些年北京市公务员管理部门和部分行政机关开展的科级公务员量化考核的实践做了一个初步的经验性总结,并试图在理论上对目前北京市公务员量化考核的不足和下一步应该改进的政策建议加以分析和说明,旨在推进北京市公务员量化考核的实践,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2.
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市民社会与野蛮社会的分离,其次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最后是市民社会与经济社会的分离。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处于第二个阶段,他剖析了现代市民社会的产生和内在矛盾,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中国的“社会”正处于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而其历史背景却处于西方第二和第三阶段交错的现代性背景中。根据历史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3.
民间组织发展与现代社会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是系统阐述民间组织与民主关系的论文较少。本文通过对民间组织的含义、特征的扼要分析,试图重点揭示民间组织以及以民间组织为核心构成的公民社会与现代社会民主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希望能对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以及培育公民社会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铁路公安国家公务员招录面试工作是铁路公安机关整体转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后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实施精细化管理运作,做好人员分类管理、后勤保障支持、区域协调沟通、严格工作程序、实施人性化服务是确保招录面试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面对招录考试中理念与现实、原则与操作之间的矛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加强考官队伍建设,提高面试专业化程度,减低面试成本,缩小生源范围,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招录面试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北京市在公务员培训中不断进行方法的综合创新,形成了多种有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的培训方法,表现出公务员培训方法发展趋势由单一教学向多元教学转变,由教师讲授向教学互动转变,由被动听从向主动参与转变。公务员培训方法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必须要顺应发展趋势,以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能力为着力点,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法,并通过质量评估来检验创新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素质和能力是行政管理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素质和能力又取决于教育和培训。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的效能,如何提高公务员的能力,是公务员教育和培训的重要课题。本集中讨论了德国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制度,介绍和分析了德国公务员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基本做法,为我国公务员的教育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认为,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长期以来缺乏完整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政治改革实践的顺利进行。本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化后发国家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对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一种超越,而将人民代表大会视为民权机关具有重要的历史、理论和现实意义。本就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建设起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公务员职业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养老储蓄相结合的三层次部分积累模式,与普通国民养老保险制度相融合。从公务员与其他群体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来看,并没有出现公务员与其他群体之间养老保险待遇的较大差距。总结英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公务员培训的中外比较--一些宏观层面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国际比较和借鉴的角度,对公务员培训中几个宏观层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培训主体应实现多元化,在公务员培训中引入竞争机制;公务员培训的目标定位应立足于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需要改变主要按级别实施培训的做法;培训者素质提高的主要方向是加强实际经验,培训机构应靠发展特色和"绝活"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相似文献   

20.
滑莹 《学理论》2010,(7):105-106
民事权利及其体系自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民事权利体系的构建始终是民事权利研究的关键问题。如何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民事权利体系,最大程度地将已有的民事权利合理地收入其中并尽可能地适用于未来的新兴民事权利是民事权利体系化研究的重点。必须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构建民事权利体系,并且将目前的新兴民事权利细分后纳入这个体系。同时也可以将未来的新兴的民事权利细分后列入体系,使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