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讽刺与幽默     
《今日广西》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2.
我叫他司司     
我必须承认,在拉开门的一瞬间我还是有点惊讶,他本人要比照片上更漂亮。对于漂亮男孩我向来就很有好感,于是微笑戏剧性的在我的嘴角上迅速划出一道弧线。他比我更惊讶,瞪大着眼睛,嘴巴呈“O”字型,足足打量了我四十五秒之久,然后才结结巴巴地问了一句:你是谁? 他的全名是司马云峰,他的爸爸妈妈叫他峰峰或小峰,他的女朋友们叫他云峰或亲爱的,他的同事们叫他司马云峰或司马。我从认识  相似文献   

3.
叶芳 《台声》2011,(10):54-56
8月22日,突然听到钟铁民先生去世的消息,真的不敢相信。尽管早就知道钟先生从小就身体赢弱,常年受病痛干扰;尽管已经知道他去年刚刚做过手术,仍在休养之中,但我一直相信他会好起来的,因为他的毅力、他的信念、他的精神,都是那样永远快乐、鲜活地感染着周边的朋友们。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与他的3次交谈,从中了解了他的为人、他的做事,更让我无论如何无法接受钟先生已经离去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嗬!一脚踏进展厅,我不禁发出了这样一声感叹。对张泉先生,我是早有耳闻,对他的画虽看过,但都是零星的,缺乏系统的欣赏和体会。听说这次他在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而且是多次在国外举办画展后,第一次在家乡的土地上举办,我想一定是要把最好的最美的奉献给家乡的朋友们同事们父老乡亲们。  相似文献   

5.
他相信实现无阶级社会他从骨子里相信就像农民们一样就像工人们一样就像走过万里长征的人一样  相似文献   

6.
和读者朋友们聊聊天郑晨迎“编辑部夜话”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和众多不曾谋面的读者朋友们聊天儿的好机会。可是在短短的篇幅里聊些什么呢,酸甜苦辣?不不。一个人,无论他做什么工作,一生中总会是充满酸甜苦辣。在这里,我最想和读者朋友们聊一聊栏目,聊一聊稿子,套用...  相似文献   

7.
缘起 最年轻的时候,爱上了一个人。 我以为他太好,不相信世上哪个女子敢爱他。 那个秋天写了一些歌,其中一首是《小龙房间里的鱼》。 其实你从没有看过我的身体 其实它和灵魂一样一样美丽  相似文献   

8.
准确地说,从1978年11月3日到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报到,至今已整整25年了。25年来,经历了我们党和国家“春天的故事”,也和我的同事们、统一战线的朋友们一同经历了清华大学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这25年是学  相似文献   

9.
甲居藏寨     
《小康》2015,(9)
<正>这些年,全国各地慕名到甲居藏寨旅游的人很多,甲居藏寨景美、人也美,是有名的美人之乡,去过之后,我一路上在思考:究竟是美景造就了美的人,还是美的人创造了美的景呢?我这个人,从小不信鬼神,故也不相信有什么福地洞天、神山仙境之类。不料,有一回,我就真的身临了一次"仙境"。丹巴,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朋友们从网上得知,丹巴羌族碉楼,乃国内一绝。于是,我和妻子便与几位朋友结伴前往。正如有人所说,容易去的地方风光平平;风光好的地方不容易去。从成都去丹巴的路很不好走。走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发展大趋势,我相信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关注的事。我常常跟大陆的朋友们,尤其是年轻的朋友说,你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一群人:第一,你们亲眼目睹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最巨大的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崛起;第二,你们不但亲眼目睹了,还基本上都亲身参与到这个崛起的过程中来;第三,最重要的就是你们基本上都分享了这个巨大崛起所带来的利益。但是我想...  相似文献   

11.
宁柏 《当代广西》2012,(8):56-56
左,右,左……表哥垂着头,左手搂住我脖子,不管我怎么喊节拍,他就是踩不对脚,或老踩我脚面上。半拖半扶的,才到二楼,两人都出了一身汗。加油!我相信你!到了三楼,表哥示意要休息:你相信我,可我都不相信自己了。  相似文献   

12.
收获选择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被分配到全县一个最边远最贫穷落后的工作条件很差的乡农技站工作。那里距县城60公里,是一个干部不愿去的乡。干部换了一批又一批,而我一干就是八年。工作中,我总是开开心心的。同事们很纳闷,对此有点不理解,而我,只是一笑置之。后来,在我进城休假时,偶尔遇到那些调走的同事,他们都问我:“在那种地方工作了这么多年,你就一点也不感到苦恼吗?”  相似文献   

13.
我从省里调到南京市台联工作不久,一天,同事们对我说:“有一位85岁高龄的台籍老兵范天喜,居住在江宁县东山镇敬老院,他孤身一人,咱们是否去看他一下?”我欣然同意。因为对范老先生,我在省台联时就有所了解,他可算南京市最年长的老台胞了,是我们的老前辈,当然应去看望他。我们驱车到了东山镇敬老院。敬老院的领导热情接待广我们,并详细地介绍了范天喜的近况。范天喜老先生在1996年4月转入东山镇敬老院。因为他是离休干部,又是一位老台胞,镇党委和政府十分关心范老的晚年生活,要求敬老院指定专人护理,一天24小时不间断。为保…  相似文献   

14.
英雄王五     
王五终于醒来了。此时,他已经在医院烧伤病房中躺了三天。他用微弱的声音问道:“我在哪儿?”王五的问话给人们带来惊喜,大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人们觉得,像王五这样舍身保护国家财产的英雄,应该活下来。在当今,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王五是很平常的人,他在一家银行储蓄所当记账员。他的受伤很突然。那天,王五和他的同事们像往常一样热情地接待着顾客。忽然,储蓄所柜台前冒出两个蒙面人,一人手中拿枪,一人手握炸弹,厉声威胁储蓄所的工作人员,要求将储蓄所所有的钱装进他们的袋子中,不然就炸毁储蓄所。王五及同事们临危不惧,迅速按动警报器的开…  相似文献   

15.
在950万人走向考场这天,药家鑫走向了刑场。也曾经历过高考的药家鑫,据说原本是个"好学生"。媒体称:老师们依然记得药家鑫的样子,穿戴普通,待人客气,很守纪律,极少旷课。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他到世间来,不是为了杀人。他的人生目标,也不是做一个杀人犯。他甚至不是  相似文献   

16.
纪念小胡     
突然接到开会的通知,走进户籍室,就看见赵姐,我照例笑一笑。赵姐等我坐定了,悄声说你还能笑出来,我都笑不出来。连忙问怎么了。赵姐说小胡不在了。我不相信,早晨还看见他老婆,很平常地赶去上班。领导在讲工作,我们悄声议论,小胡到没到30岁。我只是感叹他女儿还没有长大,还在幼儿园。没有特别的感觉,一样笑着倒倒苦水,发些牢骚,会就散了。我去骑车,准备到社区。掏出电话就给法医打过去,我问他小胡真不在了吗?他说早晨上班时小胡心慌,交警送他到医院,准备转到石河子去时人就去了。小胡是我的同事,一名警察,刚刚31岁。最初我调过来时在看守所,…  相似文献   

17.
现在常常会听到、看到一些优秀人才频频辞职、跳槽,当然这在现在看来也不是什么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但确实也存在一些人才是被迫辞职,有的甚至被迫改行。 有一位在某大公司谋职的A先生,由于一个小小的误会,他与他的上司有隔阂了。A先生也意识到了,时时找机会婉转解释,想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但这个上司就是爱理不理。有些好心的同事想从中帮助A先生,结果也未能如愿。A先生好伤心:“我好不容易干到今天的局面,没想到这种事会折磨我,我也不是为了要提升、加薪,这种关系使我压抑,再这样下去,我只好‘拜拜’了。”同事们安慰…  相似文献   

18.
兄弟     
治与郅同姓王,治比郅大一个月,同事们管他俩一个叫大治,一个叫小郅。他们同一天进入保安公司,同在一个单位上班,同住一个宿舍。治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虽然有那么一点小心眼儿,治自打第一眼见到郅的那天起就不太喜欢他,慢慢地甚至有点恨他。治恨他的工作比自己出色;恨他总能得到领导的“偏爱”;恨他有一副好嗓子,总有那么多同事和女孩子成天围着他转,就连自己的女朋友也夸他:“小郅歌唱的真好,而且人长得又那么帅,哎!哪个女孩要是嫁给他……”于是,治就越发的嫉妒了。“既生瑜,何生亮”。治常常这样感叹。想想自己工作并…  相似文献   

19.
迷信害了我     
我很痛心,因为我也曾是个相信鬼神的人。在我读初二那年,母亲替我请来了一个算命先生,那人坐定后,给我算了一命,他是这样说的:“此命推来行乞人,百计徒劳枉费心,今生已如流水去,想要作为待来生……”当时还有几个同龄人,他们的命都比我好。从那次起,我就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学习不求上进,整天想去求菩萨保佑,结果成绩一落千丈。考高中时,成绩平时在前十名内的我却榜上无名。我哭了,哭得那样的伤心:我感到理想不可能实  相似文献   

20.
“坐井观天”的寓言故事想必我们小时候都听过,而在我们的身边,像“井底蛙”一样不知未雨绸缪的职场人还真不少。他们就是让同事讨厌、老板头痛、却还沾沾自喜的一群无知人,成为职场“井底蛙”,就意味着前途昏暗、不知进取,被同事疏远……职场中最悲惨的结局,莫过如此吧?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态度进行一次审视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