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某年4月20日在甲地海边沙滩上发现一只人体左小腿(含左足)(见图1).4月22日在乙地开发区附近海面发现一只人体右小腿(含右足)(见图2).同年4月30日在丙地某村海岸边沙滩上,发现一只人体左大腿(见图3). 2 检验 2.1 身高推断经DNA检验,三地所发现的尸块属同一女性.进一步做人类学经检验,左股骨生理长为42cm,左、右胫骨生理长为38cm,左、右足的足长为20cm.根据张继宗对中国汉族女性长骨推断身高的研究1,Y =508.464+2.640*左股骨生理长,则Y=161.7cm.根据万秋萍等人对成人身高与足长的回归分析2,Y=91.5761+3.0976*足长,则Y=153.5cm.根据股骨长度比根据足长推断身高的结果更为准确,故推断死者身高约为162cm. 相似文献
4.
儿童骨骼个体识别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骨骼的个体识别研究报道较少 ,在法医人类学实践中 ,如何对儿童骨骼进行性别、年龄鉴定 ,难度较大。 2 0 0 3年在山东省某地枯井内 ,发现一具儿童尸骨 ,要求作性别、年龄鉴定 ,现报告如下。1 性别判定儿童骨骼的性别鉴定 ,在现有可查专著中[1] ,均没有提供实用的方法 ,仅提示儿童骨盆存在着性别差异。通过对送检儿童的耻骨观察可见 ,耻骨体呈三角形 ,测量左、右耻骨的缘枝角均为 14 0°。同时 ,根据Mittler的儿童骨骼性别判定的方法发现 ,送检骨骼耳状面的边缘凸起的部分小于 1/ 2 ,其余部分均不高出髂骨骨面[2 ] 。上述骨骼特征提示…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成人正面照片,优选出面部特征指标建立分型特征标准,考察面部特征的个人识别能力。方法确定27项面部特征指标及分型标准,观察254张中国汉族成人正面照片,通过统计分析观察数据结果及计算个人识别能力评价指标和分型标准。结果 13项指标性别差异显著;联合所选择的27个面部特征指标,男性TDP(tolal discrimination power,累计个人识别能力)=0.999 999 909 08,女性TDP=0.999 999 919 82,总体TDP=0.999 999 868。结论正面照片面部特征指标越多、分型的多态性及量化程度越高,个人识别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通过对X染色体SNP遗传标记的检测,探讨甲醛固定组织块的DNA分型策略。方法提取甲醛固定组织块的DNA,在用SinofilerTM试剂盒、MiniFilerTM试剂盒检测未能获得分型结果的情形下,采用多重PCR和飞行质谱技术对X染色体上的51个SNP位点进行分型检测。结果对于常染色体STR、miniSTR分型失败的甲醛固定组织块,X-SNP分型获得成功。结论对于甲醛固定组织块等微量、降解的生物学检材,若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分型失败,可尝试进行SNP位点的分型,以获得更多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个体识别SNPs位点组合筛选与法医学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用于包括中国主要民族在内的多个群体个体识别的SNPs位点组合体系。方法以Kidd实验室筛选的86个SNPs位点、欧洲SNPforID组织构建的52-plex SNPs复合检测体系为基础,收集和整理这些位点在HapMap数据库中11个人群的分型数据,计算各位点杂合度和Fst值,筛选杂合度〉0.4,Fst值〈0.06,并在研究人群中处于Hardy-Weinberg和连锁平衡的位点组合。针对这些位点,采用MassARRAY分子阵列技术对自行收集的8个人群(尼日利亚人、坦桑尼亚查加人、印度人、丹麦人、俄罗斯汉特人、中国汉族、藏族、维吾尔族)308份样本进行分型,统计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按本文标准共筛选出66个SNPs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之间互不连锁,平均杂合度和Fst值分别为0.475、0.014。在本文收集的8个人群中的随机匹配概率在1.45E-24~4.72E-27之间,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5 608~0.999 997 876之间。结论本文筛选的SNPs组合系统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可用于本文调查的HapMap数据库中11个人群和本文收集的8个人群的个体识别鉴定。 相似文献
13.
Zeng Z Wang L Feng Q Zhang L Lee L Wang L Yue Y Fang Y Yang W Qiu H Dong Z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2012,57(4):1031-1035
Grea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recently in searching for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ISNPs or IDSNPs). Such SNPs as suggested by SNPforID scientists and by Pakstis et al., are promising, although they were selected from older or smaller databases rather than the most recent database. Here, we describe a new computational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IDSNPs based on HapMap. We searched through HapMap r27 for SNPs having minor allele frequencies ≥0.30 in all its 11 populations and found more than 1881 qualified SNPs. We examined 96 of them with 183 DNA samples from three Chinese populations using Illumina arrays. The average allele frequency for these 96 SNPs among the three populations was 0.495/0.505, the average number of identical SNP genotypes shared by two individuals among the 14 populations (three Chinese and 11 HapMap) was 37.9, and the random matching probability for two unrelated Hans to match in all 96 genotypes was 9.793 × 10(-39). Thus, most of these 96 SNPs are universally applicable.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耳廓观测指标的变化特征,提出利用耳廓特征识别点进行个体同一认定的研究方法,为法医学个体识别,及对视频图片中的个体进行同一认定,提供一种科学、准确、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9岁至22岁的汉族成人拍摄耳廓侧位图像,选取148人照片中的相应指标进行观测,数据收集,经SPSS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各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出各指标识别能力及两批照片各指标之间的差值,最终得出各指标差值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10项观测指标经统计检验分析,最终保留6项指标,重复测量结果稳定。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差不大,结果稳定可靠。结论通过制定6项观测指标差值的参考范围,确定指标是否同一,最终认定照片中耳廓是否属于同一个体的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5.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具有分布广泛、突变率低、遗传稳定及易于自动化高通量快速检测分析的特点。同时,因其扩增片段长度短、不存在复制滑动,所以利于腐败降解、痕量检材的检测。随着研究的深入,SNPs在法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与表型(ABO血型、色素沉积及颅面形态)相关的SNPs有望用于预测嫌疑人的基本特征,为案件侦破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对近年来SNPs在个体识别和表型预测的研究进行总结,介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法医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的同一认定方法。方法对120例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的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和分析,对每颗牙齿的影像分别选取5个长度性指标和5个角度性指标,运用efilm workstation 2.1软件进行测量,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结果各观测指标的测量值在分段赋值区段里的分布概率有所不同,最大可达99.166 7%。两张同源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之间的分段赋值匹配概率最高为98.947 368 42%,最低为89.473 684 21%。结论所建立分段赋值匹配概率同一认定法经盲测验证,效果较好,该方法可为个体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HLA-DRB1基因分型芯片的法医物证学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对HLA-DRB1基因分型芯片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根据HLA-DRB1基因座不同等位基因的独特序列设计探针,制成分型芯片。将待测样品DNA用末端标记了CY5的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与芯片进行杂交,根据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值确定样品在HLA-DRB1位点的基因型。将这一方法应用于561份样本的HLA-DRB1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型分布统计分析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同时,进行了家系调查和方法灵敏度分析,并应用于部分案例。结果利用微量检材,HLA-DRB1基因芯片可检测DRB1位点等位基因26个,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该位点的观察杂合度(Ho)为0.888,期望杂合度(He)为0.90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93,平均非父排除率(PE)为0.801。家系调查和案例运用的结果表明,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由亲代向子代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结论HLA-DRB1为高度多态位点,其基因分型芯片可在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Qiagen Investigator@ DIPplex试剂盒30个InDels多态性位点在中国汉族、藏族、维吾尔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评估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集汉、藏、维吾尔族各90名无关个体静脉血,提取DNA。使用3130xL毛细管电泳对该270份样品进行分型,通过统计计算相关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实验得到270份样品的分型及基因型频率,30个InDels未明显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及连锁平衡,在汉族、藏族、维吾尔族三个人群中的随机匹配概率分别为1.42×10(-11)、7.19×10(-12)、4.74×10(-13),累积非父排除率(CPE)均大于0.9951。结论该组插入缺失位点在中国的汉族、藏族、维吾尔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能达到较高的个体识别能力,可以作为现有STR检验体系的补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