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什刹海一带,如今成了老北京“胡同游”的胜地,清晨时分走在颇有几分古意的巷子里,让人暂时忘了现代化生活的喧嚣。寻到小金丝胡同,幽静得只能听见自己清脆的脚步声了,当我初次推开杨宪益家的大门时,瞬间走进了一个古朴的小天地。这是一座翻修的四合院平房,家中的布置中西合璧,简朴而典雅,客厅明净的落地玻璃对着满墙的绿茵。  相似文献   

2.
情系什刹海     
在日趋现代化的北京,要想寻一处充满老北京味的旧时街衢,什刹海自然是经常挂在老北京嘴边的地方。几次到北京,友人们都说,要想看看老北京,什刹海是一定得去的。于是,这一次,我们翻开地图,按图索骥,认认真真地把什刹海从纷繁的地名中寻觅出来。什刹海是由什刹前海、什刹后海和西海组成的,环湖是保存得较为完整的旧时街市。我觉得仅一个后海的名字,就有如家园的后院,亲切温馨,宁静致远,把北京什刹海从车水马龙中脱颖出来,以至于虽然对于它还如此陌生,却实实在在有几分偏爱起来。什刹海的确是一个使人感到有无限韵味的好去处。这里几乎没有北京通常所见的高大的水泥建筑群,只有一式的北京灰色胡同,杨柳依稀,一间间小门面的商店,还有几处斑驳的旧墙,透着旧时北京的影子。街面上干干净净,小吃店清清爽爽。放眼望去,临街的各式风格的招牌,在  相似文献   

3.
宣勇 《中国减灾》2006,(2):24-25
2006年1月19日,北京什刹海街道社区建立了以退伍武警消防战士为骨干的社区消防队,解决由于胡同狭窄、救火车无法进入、火灾扑救不及时等问题,形成专业消防队与非专业消防队相结合的消防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月23日。北京什刹海后海小金丝胡同深处那幢幽静的院落.永远失去了它的主人——一位中国翻译界无人能比肩的大家.一位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学者——杨宪益。  相似文献   

5.
当钟鼓楼上的晨钟敲响了昨夜京城里的宁静,当胡同里豆浆、油条的香味开始在每家每户的屋外萦绕,在古老的什刹海湖畔,早起的大爷大妈相互打着招呼,做买卖的生意人拾掇着手里货物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操着南腔北调的新北京人你来我往,奏响了老北京胡同里普通一天的晨曲。  相似文献   

6.
周洁 《人民公安》2014,(2):23-25
我们从中央戏剧学院旁边的胡同一路向西穿行。经过黑芝麻胡同、圆恩寺胡同、锣鼓巷,途经几处名人故居、宋庆龄基金会的大宅门,车子左拐右拐,直至过了银锭桥到达什刹海那片光溜溜的冰湖边。  相似文献   

7.
一个普通的保安员何以获得吉尼斯之最?中间发生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带着这些疑问,笔者穿过古朴的老北京胡同,信步来到什刹海畔,走进了“保安篆刻艺术家”刘永军的篆刻世界。  相似文献   

8.
到胡同去     
到胡同去文晓路北京的胡同纵横交错变幻无穷,从一个入口进去,或许会从同一个入口转悠出来。如同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一样,胡同,也成了老北京的象征,胡同里的一个院门一棵老树一面影壁一块砖瓦都隐蕴着一部北京民俗史。比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年岁还大的北京胡同,历...  相似文献   

9.
微改造与微自治是针对现有老旧街区实际而孕育的新的工作手段,着眼于小,规划于大四九城里的胡同是北京的文化名片,狭窄的空间承载着宏大的历史叙事,包裹着无数人的故土情怀。身为异乡人,胡同和生活在胡同里的人,是我渴望去触摸和感知的历史沉淀与旧时习俗。然而,经过数轮拆建和改造,现存的胡同样貌已不同往昔,恢复胡同承载的建筑功能和文化价值,成为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历史上的北京以胡同众多而著称。相比历史上胡同的"兴盛",现在北京的胡同则更多是一些老旧出租平房,居住人员复杂、治安环境差……当前形势下,如何解决胡同里出租平房的管理难题,当好小巷里的警察"管家"?请看来自北京市公安局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08,(8)
坐三轮车胡同游,这是很多外国朋友奥运计划的一部分,北京的"骆驼祥子"们为此做好了哪些准备?板儿爷学英语酷热的夏日,海子边绿树成荫,游人如织,水上游船点点。小路上的三轮车,  相似文献   

12.
每当看到空中舞动着的多姿多彩的风筝,我们总是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一双手把它们雕琢得如此美丽。走进什刹海附近的南官房胡同.幽幽深处有一家风筝店,尽管地处偏僻.店面朴素.但由于王店主和他女儿的手艺超凡.许多人慕名而来.顾客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3.
刘心武 《北京观察》1999,(10):42-44
最近全国各地报纸广泛刊登了两条关于北京的报道。一条是开通了自玉渊潭到昆明湖的水上旅游线路,一条是什刹海边安放了100把千斤重的整雕石椅。这两条消息再次提醒人们,北京不是一座“旱城”而是一座“水城”。玉渊潭至昆明湖的长河,在老城圈之外,而什刹海以及与其相连通的积水潭、北海、中海和南海,却是在老城圈之内的西北部,构成着水波潋滟、绿树环合的秀丽风光。在我的小说及散文随笔里,常常出现什刹海,仿佛是一个贯穿性的角色。其实于我而言,它哪里仅只是一个笔下纸上总不免要趁隙一现的美人儿,她(我已不能再以“它”来称谓什刹海)分明已融进我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期待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走访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办事处是一次愉快的行程。从繁华的长安街驶向二环平安里大街,随着沿街建筑风格的逐渐变化,青砖灰瓦的老北京风韵扑面而来。这里被誉为北京的"绿肺",如果从历史到现实,有一道长长的门槛,这里写尽了北京的前世与今生。什刹海街道办事处徐利主任从辖区街道活动现场匆匆赶回,思维敏捷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回答记者的提问总是干脆利索,他坦言,什刹海街道是居民居住区、历史文保区和  相似文献   

15.
北京胡同     
北京的风骨在旧城,旧城的经脉是胡同,胡同是北京城最好的名片. 2007年,北京市发布<北京胡同整治指导意见>.根据这一文件,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胡同整治,要保持胡同原有格局和传统风貌,拆除违法建设,完善基本市政基础设施,修复历史原貌,提升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阿龙来讲,胡同是他的根儿,是他家族的血脉延续之地。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与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振忠何许人也——北京胡同里土生土长,属龙,昵称阿龙。喜欢收藏胡同里的老物件,因为30年如一日整天在胡同里窜,条条胡同都留下他的脚印,人们送他一个雅号:“胡同小子”。  相似文献   

17.
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北京被形容为“世界诸城无能与比”,他想必到过什刹海。因为,那时的什刹海,有着宽广的水面。现在,就在这片水面的岸边,坐落着北京城保存最好的故居,一座不太多见的“双重文物”。中国近代最后一个摄政王,清朝最后一个实际执政者载沣在此度过了动荡的十余年;1963年4月,宋庆龄迁入,随后生活工作了18个年头,那年她整整70岁。  相似文献   

18.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辟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5号。1996年,初次拍摄采访齐白石故居时,跨车胡同内那种幽静、古朴,和浓郁的北京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年前,危旧房改造,辟才胡同和太平桥大街的扩展,把这个宁静的四合院周边的环境给破坏了。现在跨车胡同仅剩下了一小段,齐白石故居目前又处于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 齐白石故居院门朝东,路边的两棵杨树的距离标记了当年胡同的宽度。门楼的清水脊缺了一个角,红黑相间的木门因腐朽而出现了几个小洞,门楼的两边门墩见证着过去的历史,门牌上还写着跨车胡同15号。 1917年,齐白石刚到北京时,以卖画刻印为生,生活拮据,常辗转居所,四方寓居。大白菜是北京老百姓冬季的“当家菜”,每到冬季,家家贮藏大白菜,俗话说“白  相似文献   

19.
新胡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的小型街道叫做胡同,有东西走向的,也有南北走向的。上海的小型街道称作里弄,方向就不好说了,什么方向都有,甚至弧形的也有。天津呢,仿佛居其中———老城区和北京差不多,至于后来在外围新建的,就有点像上海的里弄了。胡同和里弄的最大不同还不在方向上。关于这,北京专门出了一本《北京的胡同》的书,其中介绍了各式各样胡同的由来,很受读者欢迎。汪曾祺先生也写过一篇题为《胡同文化》的文章,讲述了胡同内部的“小生产”和“自给自足”的原则。前不久,浙江电视台记者来北京访问了我,要我说说对胡同的感觉。我脑子一“机灵”,忽然想到前…  相似文献   

20.
苏枫 《小康》2010,(6):78-81
胡同、四合院、钟鼓楼、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使钟鼓楼街区成为北京老城文化的代表,后海、洒吧、南锣鼓巷的创意市集给这里增添了诸多现代气息。一个打破此地原生文化气场的新项目正在以时间和文化的名义向前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