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标志着我国正迈向文化建设的新征程.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文艺院团在转换经营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既前途光明,又举步维艰.在探索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只有“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主流作家的文艺主张多与"诗言志"一脉相承,这成为中国文艺千百年发展中的一大经典主题。中国艺术对于艺术创作内部规律有很多独到而高妙的见解,构成了中国艺术独特魅力的一部分。传承优秀艺术传统的意义,在根本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力补充。传承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要把鉴别作为传承的前提,把科学与全面作为传承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开幕式上,就文艺创新问题发表了系统、全面、深刻的讲话。怎样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我们的文艺实践当中,推动中国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值得深入学习探讨。文艺界的当务之急,还是创新问题。对此,我谈几个观点。第一,文艺创新是文化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内核性的东西。文化包含很多内容,但最核心的是两个: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将科学和艺术加在一起,至少占据了文化  相似文献   

4.
李金娟 《求索》2011,(1):96-97,15
自汉代,禅经思想由印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碰撞与交融。于是,禅学在推动中国艺术文化发展进程的同时,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与禅经有关的造物艺术品大量出现。魏晋以来,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禅经造物与装饰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与艺术表现形式,折射出中国艺术设计史和中外文艺交流史的发展脉络。从这一意义上讲,将禅经艺术纳入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范畴,不仅可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同时也将为研究中国艺术民族风格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艺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文艺自信不仅可以激活我国一部分"深埋已久"的文化资源,还可以全方位唤醒当代文化创造力,展现出文化中国的大视野、大气度和大格局。纵观中国古往今来的艺术表现形态,从中国书法、中国画,再到中国音乐、  相似文献   

6.
宋晓蓝 《思想战线》2001,27(6):95-97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使民族文艺受到了严峻挑战,同时获得了创新发展的机遇.在开放性文化视野中,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艺创新必须具有世界性、开放性、继承性,并保持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应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不断出新作、出精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艺建设的成果.只有创作主体具备爱国主义、求实、拼搏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超越意识,文艺的创新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张彩云  钟璞 《求索》2012,(3):211-212
文艺作为人类对世界存在意识反映的发生学原理,与文化人类学须从文学艺术中寻找人类文化质素决定了文学艺术与文化人类学的内在联系,也为学科融合提供了概念梳理和范畴界定的学理建构资源。因此,只有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性质来解读乡土文艺,才能界定乡土文艺的特质并呈现乡土文艺的文化价值、艺术特征和审美形态,这在21世纪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大力提倡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势下,对于如何发掘乡土文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符号与审美价值,如何传承与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作为艺术的文化现象,在历史的进程中,一直呈现出一种活动着的金字塔结构。有人从思想层面和语言技巧上,将文艺这个领域划分为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民间文化,不无道理。民间文艺导致和推动了通俗文艺、精英文艺的出现和发展。与此同时,当精英文艺、通俗文艺和民间文艺面对各自的接受对象时,从艺术的感染作用而论,三者  相似文献   

9.
文艺起源与巫术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舞蹈、雕刻、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都是从原始的巫术和祭祀文化中产生的。宗教祭祀和巫术活动以艺术为手段达到神人沟通的目的,而艺术形式和内涵又在巫术文化的发展中走向深化和成熟。文艺的起源与发展,与巫术、神话、图腾等多种文化观念的交织融合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带一路"文艺融合的"民心"工程为文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各国文化融合创新疏通了新渠道。中国文艺工作者们只有创作大量优秀的、具有民族审美个性和时代精神追求的文化艺术作品,才能推动我们去建设"一带一路";只有感知其他民族的所思、所想、所感,才能使民心相通,最终实现恒久相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00,(9)
中国艺术节概况中国艺术节是国家艺术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艺术节的工作。艺术节名誉主席和主席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中国艺术节作为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文艺事业不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丰富人民  相似文献   

12.
裂隙与缝合90年代中国文化与文艺景观多元文化时代的多元艺术特约主持人/王德胜策划、编辑/扬长征王德胜(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这是一个新的文化时代,一个多元分化、多元发展的文化时代。在这一多元文化时代,我们不仅有了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这样一...  相似文献   

13.
刘超  马波 《人民论坛》2012,(36):196-197
出作品、出精品,永远是文艺界的一项重大使命。建立彰显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不仅要深化对文艺精品创作内在机制和动力因素的认识,还要深入分析精品创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而挖掘地域特色,整合文化资源,展现地域元素,打造文化品牌,创新艺术形式,找准市场定位,引进市场化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只有通过加强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把中国传统文化及民间戏曲艺术正确地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才能切实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针对河南民间戏曲艺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省民间戏曲文化的新目标与得力举措。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9,(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在艺术院校艺术理论教学实践中要坚持艺术及艺术理论的超越性,引导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超越小我、融入大我、超越有限、追求无限,创造出具有超越性的艺术作品;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策略,包括高扬理想境界、强调身心和谐、追求精神愉悦、回应感官物欲、弘扬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倡导通过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使中国文艺发展面临一个更高层次、更加开放的新格局。当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实践和精神风貌是文艺最大的表现空间。提升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需要我们从文艺的社会存在、中国的发展新变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兴东 《北京观察》2016,(10):32-34
正文艺这个战线,需要我们把人民当作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把为人民服务当作天职,把构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作为文艺创作的根本大业。讲好中国故事,先要写好中国故事,有了文化自信的笔杆子,才能撑起中国文艺的腰杆子。两年前的十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作为文艺界的政协委员,不仅要在学习中领悟,还要在创作中践行,更要在议政中建言。  相似文献   

18.
郑长铃 《人民论坛》2015,(10):42-43
中国文艺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文脉中找到支撑其前行的动力。脱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我们的文艺创作便只是无根的浮萍,只能在市场的浪潮中随波起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脉中汲取生长所需的养分,才能结出真正值得欣赏与品味的文艺果实。  相似文献   

19.
郑泽云 《群众》2021,(4):10-11
紫金文化艺术节,是江苏文艺实力和形象的展示平台、优秀文艺成果的交流平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共享平台。紫金文化艺术节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宗旨,组织新创舞台剧目展演、特邀优秀剧目展演、音乐会、艺术电影等展演展映活动,展示了江苏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丰硕成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之年,也是开启现...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双重性与不期而遇廉静(《文艺研究》杂志编辑)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文化艺术出现了新情况,我们正面临着严肃文学、高雅艺术捉襟见时的困境,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快餐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迷惘,艺术生产的商品化及如何支配精神产品以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