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法律体系和部门法的概念 体系一词泛指由若干事物构成的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仅从字面上看,法律体系一词有可能是而且事实上也是一个多义词。在国外,仅前苏联和其他一些东欧国家的法学著作中,才将部门法体系称为法律体系,在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法学著作中,对部门法划分的研究一般用法律的结构和分类之类的标题。至于法律体系(即英语中的legal system)一词,不仅是多义词,而且其用法也是极为混乱的。在国内法学界,对法律体系一词也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根据1949年建国以来法学理论学科中传统解释,“法律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重心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近代法以自由权为重心和现代法以社会权为重心的深刻反思,提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应当奉行发展权为本位,并应以发展权精神重塑法的理念,将发展权提升为宪法人权,创制发展权基本法. 相似文献
3.
网络政治参与是指政治参与主体利用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的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参政积极性,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当前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讨论网络政治参与的负效应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化体系,建议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法律层面等方面来建构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体系,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推动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形成稳定有序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我国曾为构建法学学术话语体系进行了四次有益的尝试,但中国法学学术话语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今后法学界应当秉持民族语言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与中国法治经验马克思主义化有机结合以及合理借鉴中外优秀法律遗产与立足现实的理论创新有机结合的"三结合"原则,理性探讨、凝聚共识,着力研究中国问题,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而建构中国的法学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司法制度传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思想政治文化传统。本文从传统“人治”到现代“法治”的转型为切入点,着重论述了当代以人为本承继传统民本主义思想,当代中国司法制度日益关注民生和保障人权;传统“无讼是求、调处争息”思想对当代中国司法制度重视以和谐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联动,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代主要商法体系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科学》1992,(6)
在当代法律中,没有哪一个法律部门象商法这样,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在大陆法系国家,商法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和特定的调整对象,而且是一个实体法律部门,在本国法湖系中享有与民法、刑法等同等的地位;在英美法系国家,虽然立法上,商事法规不象大陆法系国家那样统一,但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领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民警察道德规范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除基本原则问题仍有争论外,从具体规范到若干观念范畴都有理论上的共识,并在实践中得以认同和遵行。但像所有事物是发展的不是停滞不前的一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现实公安工作的发展,当代人民警察道德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凸显出来。首先是应该确立"公正执法,优质服务"的基本原则,其次是要补充诚实守信的规范和公正、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8.
自1954年宪法以来,我国的宪法实施始终是遵循着政治性实施与法律性实施的二元路径进行的,并且是以政治性实施引领和规范法律性实施。我们今天研究宪法实施问题,应当充分把握这一特点。保障政治性规范实施的关键首先是应当建立一套符合中国政治特色的政治性审查机制,尤其是要从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出发,构建执政党内部的政治性审查机构和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9.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5,(5):31-38
同步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受益于冷战后全球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成功地经受住了由西方发起并主导的全球化与民主化的双重冲击,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既与传统政治文化一脉相承,又深受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其在转型过程中保持了极大的主动性和渐进性。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将以契合法治中国建设为动力,在不断地向法治型政治文化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力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这种主动性与渐进性的法治型政治文化的转型,既是维护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0.
近十余年来,社会各方面对中国法治的应有形态及理想图景认识出现了一定分歧。形成这种分歧的实质原因是,在"什么是法治"的问题上,人们更多地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法治理论的影响。自由主义法治理论所建构的法治模式以及所描绘的法治的某些特征,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人们对于法治的深刻记忆,并成为认知和评判我国法治现实的依据。为此,应当在充分揭示和深刻认知自由主义法治理论乖谬的基础上,加强我国法治意识形态的自主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在此过程中,应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学传统理论及知识谱系的对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或体现为具体的法律思想、法学理论、法律原理、法律文化、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思维,藉以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我国法治的"元理论"和"元知识"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话语体系的建设关系着一门学科基础理论及学科未来发展的走向,是学科成熟与发展的理论根基。建国以来,我国的法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但有关法治的话语体系的争论此起彼伏。构建科学、合理的法治话语体系,有助于促进中国法治事业更快的发展。本文以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为主线展开论述,认为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建立既要立足本国国情,又要吸收有益的经验,确立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原则,引导理论界和实务部门从法治发展的现实出发,探索出符合当下法治发展需求的话语体系,才有助于我国的法治事业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后金融危机时代之下,维持金融稳定与构建协调机制成为建设首都金融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现行一部三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北京证监局、北京保监局)的金融管理架构基础上,首都北京应该在协调组织的架构、日常工作机制、法律机制以及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国际协调合作的制度安排等方面展开探讨,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发展,使首都北京真正成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社会转型正在加速。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以及维护转型时期的政治稳定的遮径。 相似文献
14.
当下中国面临着国际风云变幻、资本全球性掠夺、价值失范的境遇。在此境遇中,我们应当发挥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大力提倡忠勇报国、廉洁奉公、孝慈对家人、诚信对他人,如此才能防微杜渐、恪守职责、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中国农民的平等权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中国农民的根本问题已经凸显为以“平等权”为核心的权利问题。农民平等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和保障,也是社会发展、农民自身解放的一个必要条件。当代中国农民平等权利的保障和实现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旧体制的制约,有的甚至还存在法律的盲区。深入探讨农民平等权的法理依据,透析我国农民平等权保护的现状,进而寻求促进和保障实现农民平等权的对策,对实现农村法治,保障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主体逐渐增多,政治参与渠道更加丰富。然而,在肯定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发展成就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政治参与机制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政治参与渠道的运行以及公民参与具体政治的行为方式也存在不足;由于各种原因,政治参与的深度也受到许多限制。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化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政治丈化的多元势必给政府管理带来重要影响,如何认识转型中国的特殊政治文化将关系到政府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当前我国的社会治安状况和刑事犯罪特点入手,阐述了我国警务机制与社会治安状况、刑事犯罪特点的关系,并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的刑事犯罪特点形势下,我国公安机关所采取不同的警务运作模式.本文还对未来的刑事犯罪特点及未来的警务运作模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主体逐渐增多,政治参与渠道更加丰富.然而,在肯定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发展成就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政治参与机制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政治参与渠道的运行以及公民参与具体政治的行为方式也存在不足;由于各种原因,政治参与的深度也受到许多限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