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道路是中国梦实现进程中各种救国救民道路博弈后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还具有深邃的伦理内蕴。立足于中国道路发端及出场的本土语境和全球背景来看,中国道路既凸显了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资本逻辑运行中的人本伦理,成为差异性社会中价值牵引与整合的深层力量,又为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和谐发展提供了价值和道义典范。深入理解"中国道路"的这种伦理内蕴,不仅有利于深化中国道路的理论研究,还有利于展现中国道路的价值逻辑和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并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出"四个自信"。"四个自信"实质上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目的,更是"四个自信"的核心价值追求。本文基于人民、文化以及实践这三个层面的现实基础,对"四个自信"的内生逻辑展开论述,把人民幸福作为核心价值追求,以此将"四个自信"的核心价值追求提升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消解"党内法规"概念的"合法性"争议,可以对其进行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内部证成的使命,是证明"党内法规"这一话语使用在法理上的"合法性"。采用外部证成的论证方式,就终极目标而言,即是要论证"党内法规"这个概念的"合理性"。同时使用内部证成、外部证成的方式,方能确保"党内法规"话语的"合法性"证成与"合理性"证成的真实有效性,进而凸显"党内法规"这一概念所蕴含的学理性意义与实践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祛魅"(disenchantment)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政治领域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显现出理性化或合理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一般政治、现代政治更多地被学者以一种"技术路线图"的方式加以考察。从某种意义上说,韦伯同样如此,正如他将现代政治理解为理性的官僚制有的译成科层制)一样。然而,韦伯绝不仅仅停留在"客观性"的阐释基地上,他同时还是"价值观的旗手",给政治生活以伦理审查,深刻地揭示出现代政治的道  相似文献   

5.
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净化政治生态:问题、逻辑与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不仅需要强力的反腐败斗争,良善的政治制度,更需要建设优质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聚焦影响政治生活的问题视域,着力解决多元文化、亚文化、政治认同分歧等面临的突出问题;应把握全面净化政治生态的逻辑运思,充分理解政治文化建设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全面从严治党等内在联系;应拓展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进路,从坚持"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规矩意识等入手。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从来都不是在孤立条件下存在的,而是依存于一定的政治生态。新中国70年政治生态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呈现出在继往开来中探索前行、在适应新环境中不断调适和迈向整体优化的鲜明特征。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把查处腐败问题作为有力抓手、坚持"面子"与"里子"一起抓,是蕴含其间的基本经验。就近期而言,保持持续优化的基本方向、注重系统性谋划和以政治建设为重点则是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7.
从生产时代向生活时代转换,是城市现代性、城市社会的重要趋势。生活范畴对理解城市现代性具有基础意义,但生活范畴并不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合理性,需要对生活范畴本身进行伦理反思、有限性确认。片面、无限的生产范畴与片面、无限的生活范畴都不利于城市社会。对空间与生活的多重间性、生产与生活的历史关系、生活本身的张力和限度、城市生活的改进路径进行伦理确认,对建构更为合理的城市社会具有原则与路径意义。  相似文献   

8.
阿尔蒙德和维巴在《公民文化》一书中所提出的公民文化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因受当时特殊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存在诸多理论和经验方面的问题和技术性漏洞。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已经对这些理论问题和技术性错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批判,使该领域的研究回归到对政治文化更客观和更广泛的探讨中来。本文通过对西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阐述,试图说明对公民文化这一带有明显政治伦理价值取向的特定范畴进行理论和经验性反思的学术意义,并认为,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存在的规范价值和经验性解释之间的张力,只有在严谨的学术规范批评中才能得到更好的认识,并推动学术研究的完善和发展。政治文化研究范式的回归,为我们研究政治行为和现象,以及更深层政治制度和结构问题,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方法和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
基于共生理论探讨现代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互惠逻辑,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共生前提在于现代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具有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现代政治文化要求国家治理能力实现提升;另一方面,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又推动着政治文化实现现代转型。同时,现代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又在内在驱动、理论支持、价值导向等方面表现出合理性,实现二者共生的可能。共生前提与共生可能自身不会发挥效用,国家只有通过提供有力共生介质、营造正向共生环境、保障共生系统稳定等路径,才能有效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契机,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在国家治理实践中真正发挥共生理论效能。  相似文献   

10.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是生态伦理学的第一个形式,它的理论前提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意义取向植基于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近代启蒙确立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天赋权利";基本原则为"生态中心主义";据此,"大地伦理"成为易于被西方人接受的生态文明思想之一。然而,囿于"大地伦理"本根性的历史局限,它不可避免地生发出"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悖论;"无主体"的伦理责任悖论;"环境法西斯主义"悖论。在这种境遇中,"大地伦理"必须走向"大地美德",才能摆脱生态伦理学继续演进的困境,于是"环境美德伦理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我国民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这一人类政治文明核心价值的继承与发展。我国民主政治不仅强调民主价值和民主制度双重建构的统一,更要注重民主伦理的建构。即民主政治建设既要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旨归,以实现人全面而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又要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在制度层面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更要通过人和制度两方面的民主伦理化将民主的价值理念内化为特定社会制度下人的心理法则,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12.
构建良性政治生态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之上的良性政治生态既需要制度,也需要文化,制度是"硬件",文化是"软件",两者互相兼容、相互匹配,同时发力、同向发力,共同推进政治生态的良性演进。在推进有中国特色先进公民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努力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转换政治心理角色,实现由传统政治文化转向现代公民文化。为此,必须着重从培养公民的政治主体观念、法治观念、政治参与意识、政治监督意识和政治宽容品质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强公民文化建设,为良性政治生态的有序演进营造健康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深入晋江调研,从改革开放事业与我国经济融入全球格局的高度,系统完整总结并提出了"六个始终坚持""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晋江经验"。"晋江经验"不仅是晋江的经验,也是福建省、我国东南沿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宝贵经验和成果,是中国民营经济、非公经济从孕育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动探索和积极实践。一、"晋江经验"是习近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市场经济价值导向的文化维度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市场经济价值导向作为一个“文化”问题,要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文化使命,必须在由价值主体性、价值正义、价值全面与可持续实现三大基本原则构成的文化维度内进行。同时,价值理论与社会发展观的科学建构、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内蕴的发掘与深化改革、良好的社会文化约束机制及“刚性”文化力量的建设、社会个体价值认同的强化及“柔性”人文环境的培育等途径汇聚成了现代市场经济转向“文化”型经济的基本轨道。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治理主要是针对党的建设中出现的带有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提供良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着眼于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管控风险和推进"四大工程",具有遵从党的历史经验、聚焦当代问题和追求实现民族复兴的典型特征。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逻辑,以系统性思维为方法论逻辑,以问题导向为出场逻辑,提出了坚守党内政治传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高党内政治威信、强化党内政治作风和激发党内政治活力的现实路径,开创了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问题是“界定”而非“发现”的观念表明,尽管需要政府介入的“问题事实”客观存在,但“问题”并非不言自明,“问题”是经由社会建构而被赋予特定意义的.在协商之“受更佳观点之理性说服力量的驱动”的驱动下,协商民主可以更准确、具体地界定公共政策问题,强化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合法性、公开性和责任性,促成利害相关者在政策执行阶段形成更多的自愿性合作,减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回火”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以形塑“现代的我们”为任务的政治认同建构面临“传统的我们”对迈向现代的阻碍以及“现代的他者”对“我群认同”的消解。传统文化在现代政治认同建构中具有“桎梏”和“资源”并存的复杂特性。本文以政治认同建构的任务逻辑、资源逻辑和期待逻辑为主线构建分析框架,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2977幅政治宣传画为资料对政治认同建构中传统文化呈现的特征与逻辑进行探索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文化符号在样本宣传画中并未突出呈现;在体现传统文化的宣传画中,生活实践领域的物质寓意类符号较多呈现,传统文化的国族资源彰显,调动回应公众对物质生活的期待是政治认同建构的重要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体现历史标识和精神品格的传统文化符号在样本宣传画中逐渐增多。新时代背景下,政治认同的建构应关注认同的人文属性与心理机制,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更“合情入理”的方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形塑“现代的我们”过程中的建构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容性增长"的本质是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倡导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包容性增长"是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践行"包容性增长",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关注公平问题,积极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的本质在于阶级性,但国家却具有公共性与阶级性的两重性特征、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公共职能的两重性职能。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透视和把握公共性与阶级性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履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从而把人们从以往关于国家本质和政府职能的片面性理解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中解脱出来,对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层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在基层生存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基本状态,是基层党风、政风的集中反映。良好的基层党内政治生态是新时代实现党的根本宗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保证。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优化基层党内政治生态依然面临着意识形态、组织管理和实践操作等多方面困境。为破解困境,新时代优化基层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推进常态化政治思想教育,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强长效性制度机制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民风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