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理想目标 ,但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则不尽相同。文章认为 ,制度的现代化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制度现代化将最终决定中国现代化的命运。实现制度现代化 ,主要应遵循逐步深化、全面推进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政府与个人、企业的两种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政府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与核心工作。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现代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治理功能现代化要求推进政府职能现代化,国家治理主体现代化要求推进公共组织与政府结构现代化,国家治理制度现代化要求完善现代政府制度体系,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要求完善现代政府运行机制,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要求完善现代政府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几百年来的历史表明,管理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处于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之中的,企业管理还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和模式,而需要随着时间和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加以创新。在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学习国外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基础上进行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是实现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说,管理是保证企业发展的永恒真理,那么,管理创新则是适应环境变化能够不断取得经营管理成功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4.
档案观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档案观念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面向未来;克服封闭思想,确立开放观念等。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内容有: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和管理思想科学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途径是:狠抓基础;依靠科研;强化管理;做好情报交流;注重人才培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心系制度定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逐步实现;江泽民提出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以及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和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胡锦涛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筑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了新推进。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制度建设与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脉络来看,可以发现制度的创新与现代化的推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通过制度建设推进现代化是历代领导集体重要的治国理政理念,制度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周健 《学习月刊》2013,(8):87-8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规范.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最有价值、最有生气、最活跃的企业精神的宝贵财富.是企业经营领导者确立发展理念、增强企业忧患意识、弘扬企业正气、促进人才培养、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质是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推动制度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具有人民性、适应性、包容性、开放性、改革性等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制度现代化,集中体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突出解决政党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三个方面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8.
毛德明 《学习月刊》2009,(10):54-55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管理者的水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而管理者是否能实行有效的管理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路红梅 《理论学刊》2005,1(10):27-28
现代政治文明作为政治现代化的积极成果,是现代化的重要维度,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尺度和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应努力促进公民政治观念的现代化;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公民民主监督;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0.
高长峰 《世纪桥》2020,(5):86-8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的全新把握,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国家治理的内涵更加丰富,促进国家治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把握其科学内涵、坚持其正确方向、巩固其价值体系基础,形成更加完善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制度体系,逐步地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让国家治理体系更加有效地运转,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是生产社会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协调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的重要形式,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紧张、职工合理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障、企业的民主管理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将现有的职代会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延伸到非公有制企业,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这是一条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捷径。  相似文献   

12.
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总目标的明确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推动制度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具有人民性、适应性、包容性、开放性、改革性等本质特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突出完成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政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3.
杨正德 《世纪桥》2013,(13):26-27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主体、社区教育等诸多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本文试从其重要意义、内涵及实现的路径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与同领域学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始终是这一场深刻社会变革的中心环节。当前,我国许多企业仍然存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的突出问题,企业管理落后,管理不严是造成浪费,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企业管理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重要课题。因此,强化企业管理,促进制度创新,以提高经济增长一的质量和效益,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丰田生产方式分析入手,探索促进…  相似文献   

15.
陈新  周克娜  余昕 《当代贵州》2010,(12):64-65
近年来,省企联致力于推进管理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动广大企业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情的挥洒着他们的青春,为全面提升贵州省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政党驱动国家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逻辑,这意味着政党是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制度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而政党建设则是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途径。政党驱动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使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困境,即政党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具体体现为党政不分、民主集中制的失范、以及法律的弱化和制度的虚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走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困境的途径,这主要包括加强党的执政意识、转变权力运用的方式和强化权力运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河北辰翔集团是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的股份制企业,现有员工6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00余人,总注册资本6.3亿元,总资产26.2亿元,年产值38亿元以上,是河北省百强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有:河北渊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朗驰建设有限公司、河北迅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昌烨投资有限公司、河北永坤投资有限公司、邯郸远睿投资有限公司、河北新奇物流有限公司、河  相似文献   

18.
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我们有必要了解国有企业经营战略的演进和调整,这对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家族式企业及其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培养企业家等。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家族式企业在生产与经营方面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如财务管理制度过于简单,管理者素质堪忧,职业化意识不强,技术人才缺乏等。因此,融合现代企业制度是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实践中,要加强企业家的管理教育,打破家庭产权"一股独占"的封闭结构,注重企业核心文化建构,加强制度创新,建立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所以,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实施有效管理把好合同关,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