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熟是一座具有5000年灿烂文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学之邦”之称,历来被视为吴文化重镇之一。自古以来,孕育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人文精神,从唐代至清代,常熟共出过483名进士和8名状元。《中国藏书家考略》收录的741名藏书家中,常熟籍的有84名。  相似文献   

2.
曹浩亮  徐国清 《民主》2009,(3):39-40
有着三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城常熟,与中国古琴有着很深的渊源。常熟古称“琴川”,城市地貌形如古琴,城内七条溪流穿廓而过,状若琴上七弦。这里往古有春秋时南方夫子言偃“家在旧琴声”,以礼乐弘扬“路不拾遗”的道德,以弦歌教化“夜不闭户”的民风:东汉时有蔡邕过吴地得焦尾琴而名闻天下,城内“焦尾轩”、“焦尾溪”、“焦桐街”等与焦尾名琴有关的地点和街坊遂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两湖平原的乡村混混群体:结构与分层——以湖北G镇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混混"是乡村生活中影响很大的群体。目前活跃的主要是第二代和第三代混混,他们有着独特的群体特征和个性特征,并在混世过程中形成了关系组织结构,组成了独特的乡村江湖联盟格局。乡村混混有特别的混世之道和规避风险的策略,乡村江湖中存在着有规律的社会流动。乡村混混因其在乡村江湖中所处的分层位置不同而享有不同的非法利益。  相似文献   

4.
叶颖 《学理论》2012,(28):162-163
王安忆的《发廊情话》获得第三届(2001—2003)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细读起来,文章虽短,却十分耐人寻味。上海和发廊的双重叙事空间和与情无关的发廊"情"话构成了《发廊情话》的独特叙事与格局,成为十分值得一读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一种拥有独特精神意志的社会有机体,它会受到不同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生成不同的属性。当代中国的民间资本,在极其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下,不仅能够保持资本的共性,而且也必然生成一些独特的个性。其中,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对民间资本的精神特质及其行为逻辑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以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单纯原子般的关系"为前提,而中国的民间资本则生存于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中,由此导致它生成了与其他资本不同的一些社会属性。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传统的特殊性,正确把握民间资本的个性,才能推进马克思资本理论中国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闵俊 《民主》2011,(7):23-24
“谢谢常熟民进市委会为我们捐建了‘常熟希望学校’,现在又提供机会让我们走出深山.来到美丽富饶的常熟接受培训,我们真是感恩不尽。”这质朴的话语,是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五位中学教师“彩虹行动”来到常熟培训后发出的肺腑之言。2010年11月1日,他们分别带着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五门学科教师的期望,踏上了常熟这片热土,进行学科短期培训。对他们来说,  相似文献   

7.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读书镜》记载,明朝时有个浙江人郭南到常熟做知县,颇得民心。常熟附近有个虞山,那里特产软栗。宋代范成大对常熟的栗子赞不绝口,称其“香味胜绝”。老白姓就摘了很多栗子当做土特产送给郭南。  相似文献   

8.
曹浩亮  徐国清 《民主》2010,(7):39-41
在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点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闻名遐迩的沙家浜就坐落在常熟境内。走进沙家浜,这里河流密布,港汊纵横,  相似文献   

9.
楚昆 《民主》1998,(12)
一条以博物馆为主,八个专题馆为辅,反映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和特色的“名城文化带”在常熟已初具规模。常熟,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建县史。唐宋以降为江南重镇,至明清两代,常熟已是一个街道纵横、集市繁华、祠宇遍布的地区性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使世界经济力量继续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转移,由欧美向亚洲转移,由"一超"向"多强"和"非极力量"转移。经济格局变化必须带来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正加速朝多极化和"非极化"的方向演进。中国在多极化和非极化进程中作用突出。世界格局变化给中国即带来新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廉洁与廉政关系视角下高校纪检工作的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校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贯彻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及其独特的人才优势决定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方式应契合高校实际,构建"人"、"事"、"制(度)"三方面内外纵横的立体化纪检监察格局,从"廉洁"和"廉政"两种指向入手,有机融合"人"的教育、"事"的监管、"制度"的构建三个要素,标本兼治,营造清正廉明的高校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县一级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从改革初期集中连片贫困重点片区和贫困县扶贫开发到21世纪初"国定贫困县"实施参与式扶贫,再到新时代"贫困县全部摘帽",县域贫困治理构成了中国减贫实践的独特进路。当前,在我国"三农"工作任务发生历史性转移的新阶段,仍需要以县域治理的独特进路持续巩固拓展"县域"脱贫攻坚成果、接续衔接"县域"乡村振兴实践。然而,既有研究成果未能从"县域治理"维度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性以及揭示增强"县域"乡村振兴自主性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因此,在新发展格局决策导向下,亟须找准县域乡村振兴突破口和切入点,塑造基于城乡经济社会大循环的"空间结构共生型"县域乡村振兴进路,完善乡村振兴县域治理框架。回顾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乡村振兴政策取向,推进县域乡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优选方案。这就要求深化新发展格局下县域乡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逻辑框架、实践模型、实施原则和集成路径研究,为形成县域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学界和政界,关于冷战后的国际格局,主要有"多极格局"、"一超多强"、"正在向多极化过渡"、"单极格局"等观点.究其原因,一是对冷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评价不同;二是对有关国际格局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理解有别.本文以对基本概念的界定为切入点,对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做一些尝试性的理论探讨,力图证明现有的国际格局既不是"多极的",也不是"一超多强",而是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上半年,国际安全与经济形势发生了突然而猛烈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巴尔干耀武扬威、印巴克什米尔冲突、朝韩黄海海战,以及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波等等,导致国际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超"与"强"的关系趋于复杂,这本是"一超多强"格局的题中应有之意。但国际力且格局未发生质变,即"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未变形为"一超"格局,国际战略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并未逆转,仍然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战略格局和合纵连横的外交格局。但这并非诸强干起平坐,而是一个美国"高人一头"的格局,美国就是基于这种力量对比,加紧推出并落实跨世纪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七专题"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就新时代中国全面开放、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全面开放新格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和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高站位的基本特征。全面开放新格局是中国之智。"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创新引领,  相似文献   

16.
正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同煤集团")作为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坚持"大政工"理念,努力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一是积极构建"大政工"格局。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企业党政工团的组织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优势和作用。在多年的探  相似文献   

17.
侨园快递     
《侨园》2013,(10):78-78
<正>七年之养:法库陶瓷产业又获国家殊荣9月5日,法库县迎来了第七届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自首届举办以来,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七年之养",法库陶瓷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久负盛名的"东北瓷都"法库先后被命名为"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等荣誉,而且继2012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陶瓷谷"称号之后,又在此次第七届陶瓷博览交易会上,从中  相似文献   

18.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动力转化机制、环境优化机制和空间重构机制助力乡村振兴,但由于乡村自身的承载能力不足、治理体系较为落后,再加上相对贫困问题开始凸显,导致这些机制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为更好地发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于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应对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该主要以提升乡村资源承载能力、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相对贫困的长效治理机制等方式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12)
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基本状况是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并存的"一主三元"的总体格局,同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文化格局和复杂的阶层文化格局。理想的中国文化格局应该是彰显崇高的文化理想、呈现多样的文化生态和展示优秀的文化成果的中国特色文化格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该优化文化格局,建议采取制度路径、资源路径、方法路径和设计路径的优化。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优化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挥中国文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差序格局"是对中国社会关系的一种描述,包括横向的亲疏差等和纵向的等级序列两个维度。这种格局,在行政中容易造成行政人员的自私性与行政责任公共性冲突、等级序列下淡漠的行政责任意识、行政责任界限模糊等问题,进而给行政责任的履行带来困境。要突破"差序格局"带来的行政责任困境,在行政道德上,要以行政人员的官德消解行政自私性;在行政制度设计上,融入人性的内核;在行政文化上,借助"差序格局"的推浪形式,优化公共行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