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精神卫生法,精神病住院患者的权益时常受到忽视,甚至遭到他人侵犯。比如在通信方面,患者在医院往往不能依自己的意愿随时会见、联系他人。而能否自由地通信,无疑关系着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切身利益。对精神病住院患者通信自由进行立法保护,尽快制定精神卫生法既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患者拒绝治疗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有犯罪行为或是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精神病患者,尽管可依照刑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应法规予以强制收治,但至于在其他情况下,是否也可令患者强制入院接受治疗?面对强制服药行为,患者是否享有拒绝接受的权利?毫无疑问,由于立法上的空白,致使在司法实践中患者的合法权益往往难以得到妥善的保护。因而,有必要对精神病患者是否应享有拒绝治疗权,如果享有,又该如何对此进行具体规定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案说法     
7月26日清晨,北京一的士司机报警称,一乘客携刀,扬言说要到机场闹事,警方将嫌疑人抓获。经查,其家人称此人有精神病史。相比这起未遂事件,此前在北京发生的几起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均为恶性事件:马连道家乐福超市精神病人王某持刀伤人,已致1人死亡3人受伤:朝阳大悦城一名精神病人持刀行凶致两人死亡;广渠门附近发生的一起持刀伤人事件中导致2死1伤,持刀伤人的男子疑似有精神病……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精神病患者固有的偏见,企业仅注重经济效益及管理制度单一等,导致精神病患者在职场上经常受到歧视、排斥。精神病患者在职场受歧视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为使精神病患者在职场中得到公平对待,我国应在立法方面进行完善,同时改进企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精神病患者违法肇事案件的不断增多,强制收治患者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特殊入院方式,强制入院的实行,对于部分丧失意识能力,且对自己及他人构成潜在危险的精神病患者,无疑显得极为必要。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立法尚未对此作出明确、统一规定,致使该措施在实际实行中,明显缺乏规范性。因此,应当对精神病患者强制收治程序予以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
暴力倾向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暴力倾向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问题已成为了一大社会隐患;分析暴力倾向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的现状和成因;加快精神卫生立法步伐;加大宣传力度,关注暴力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环境;全社会齐抓共管,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探索解决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患者违法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以及当事双方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随着精神病患者违法暴力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为避免处置中的不当或过度等情况发生,针对性的日常管控、安全保障、病理对症、语言交流、现场武力使用以及战术科目训练等方法,对妥善处理精神病患者暴力违法案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患者违法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以及当事双方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随着精神病患者违法暴力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为避免处置中的不当或过度等情况发生,针对性的日常管控、安全保障、病理对症、语言交流、现场武力使用以及战术科目训练等方法,对妥善处理精神病患者暴力违法案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1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精神卫生法(草案)》对"被精神病"的直接责任人规定了刑事责任,这是我国精神卫生立法历史上的一大突破。在现行刑法框架内,对故意将非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精神障碍患者送入医疗机构的责任人,可以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责任;医疗机构或者精神障碍司法鉴定机构故意或者过失将非精神病人鉴定为精神病人的,根据其主观方面可以以伪证罪、诽谤罪、非法拘禁罪等罪名定性。此外,忽视公民的医疗自主权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下滑是"被精神病"乱象迭起的重要原因,国家应从立法上加强对公民医疗自主权的重视和保护,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谐可信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脉饮预防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设立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用西药对症治疗,预防组在服抗精神病药物同时口服生脉饮,治疗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口服生脉饮。预防、治疗两组每隔2、4、6W观察不良反应减少情况。结果:预防组及治疗组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如头晕、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T波异常、口干、便秘、震颤等发生率明显减低或有治疗作用。结论:生脉饮对抗精神病药物的部分不良反应有一定预防作用和疗效。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患者社会失控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立法上的空白,监护制度的不完善,部门间缺乏共同合作等原因,导致我国对散流于社会中的精神病患者缺乏有效的控制,从而造成由精神病患者所引起的伤人案件及破坏公共秩序事件时有发生。通过规定强制执行程序,在社区中设立精神医疗监管机构,加强各部门及部门内部间的合作与监督,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与提高公众防卫意识诸方面来解决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失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杀人肇祸行为数量在精神病人总体实施杀人肇祸行为的数量中占主要部分,一般杀人手段残忍、存在杀亲现象,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杀人肇祸行为发生后往往伴随着普通民众对精神病患者敌视和恐惧情绪的滋生,增强了对立情绪。而现今政府对精神病患者的管控不到位、监护人缺乏对患者控制力、强制医疗实施存在缺陷,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控,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知情同意权作为医患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精神卫生法》,关于精神病住院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尚无明文规定,致使患者在治疗中的知情同意权时常受到医生的忽视。对该立法缺失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加以阐述,对精神病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关于对该方面进行立法完善的看法,以期对我国《精神卫生法》的制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精神病是指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精神病人发病突然,行为、思想异于常人,作案无明显动机、目的及预谋,手段凶狠、残忍,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笔者挑选近年来所遇到的精神病患者杀人及精神病患者自杀案各两例进行分析,供同行们参考。一、案情分析案例一蒲某,女,汉族,58岁,于2003年4月19日20时被其侄女发现死于自己家中,死者丈夫赤身裸体,站在床上挥舞双手,口中念念有词,遂报案。现场尸体下方及周围可见大面积血泊,血液干涸,血痂上翻翘起。死者仰卧于厨房地面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科学鉴定在刑事侦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中司法精神病鉴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伪装精神病案例在不断地增长,为了防止罪犯以伪装精神病逃脱法律的处罚,司法精神病鉴定人员和侦查办案人员的责任越来越大,这涉及到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难题——伪装精神病的识别,并对未来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强制医疗前临时保护性约束制度内容含糊、疑窦丛生,而在精神病鉴定环节,又缺少精神病人的鉴定羁押制度,这不利于精神病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护。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做法,建立专门的精神病鉴定羁押制度。同时,根据我国强制医疗制度的需要,发展出鉴定羁押的自动延长制度,替代目前的强制医疗前临时保护性约束制度。我国的鉴定羁押制度应当包括适用范围、实体要件、形式要件、运行程序、延长制度、救济程序等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以MMPI测查222名男民警、23名女民警的结果显示:1.男女公安民警的群体心理特点:防御戒备心理突出,比普通人更敏感;更夸张做作;抑郁心态、精神变态、性度倒错、妄想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倾向和社会内向的水平较低,尤以大学学历男警最为显著。2.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仅32.9%男警和13.0%女警可确信无心理障碍;有49.5%男警和60.9%女警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男警中还可能有重性精神病患者存疑待查。3.公安民警心理偏常绝大多数属于心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与疑似病态的比例,男警7.3:2.7,女警9.3:0.7;其主要类型,男民警亚健康和疑似病态均为神经症性障碍(主要是躯体形式障碍和抑郁性神经症);女民警亚健康为神经症性障碍(主要是躯体形式障碍、抑郁性神经症)和情感性障碍(多为躁狂倾向)。因此,切实加强公安民警的心理保健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人警情呈持续多发态势,社会危害及不良影响较大。公安民警首先应对精神病树立正确认识,了解熟悉精神病甄别技巧。在接警、出警、处警等环节按照行动规程妥善开展处置工作,注意掌握对暴力、自杀倾向患者的处置技巧。依法依规使用强制手段,在危急时刻果断制止暴力行为,保障更多无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社区防范管理,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19.
精神障碍者犯罪之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刑法第18条第1款中的精神病人还是第3款中的精神病人,都包括患严重精神病的人和患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人.辨认能力是指认识自己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和后果的能力.不能认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病未发作时实施的任何犯罪都属于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从而使其都承担刑事责任或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在醉酒前对其在醉酒后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具有犯罪故意或犯罪过失,应负完全的刑事责任.反之,应依其醉酒后的实际精神状态确定刑事责任,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的则不负刑事责任,处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则应负刑事责任,但应从宽处罚.  相似文献   

20.
全世界有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实行精神病患者社区非自愿治疗。本文重点介绍加拿大的社区非自愿治疗的实行情况。有证据证明社区非自愿治疗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但对于社区非自愿治疗的有用性和道德规范也有怀疑。在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需要法律和决策者们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