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世博会手机电视的成功,不难看出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是手机电视节目的首选。但是,手机电视节目并不局限于此类节目。下面就手机电视节目的制作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手机电视的节目内容制作针对手机的电视节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广闻博览     
<正>【网络热词】手机走神走路或开车时盯着手机,不留意周围的情况,可以称之为"手机走神"。对一些人来说,手机似乎已经成了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出门坐车看手机,走路看手机,连开车的时候也时不时看一眼手机。据媒体报道,近日,因高速公路上一名大巴车司机看手机走神10秒,撞上一辆停在路边的故障货车,导致货车上的副驾驶员被抛出车外溺水死亡。对此,警方呼吁:"低头族"应早日改掉随时玩手机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在社交场所还是工作场合放肆地使用手机,已经成为礼仪的最大威胁之一,手机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国外,如澳大利亚电讯的各营业厅就采取了向顾客提供"手机礼节"宣传册的方式,宣传手机礼仪。那么,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什么时候才能拨打对方的手机?  相似文献   

4.
<正>手机的使用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在早期,手机的应用并没有与人体疾病拉上关系,近几年手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随着手机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于手机的忧虑也越来越多,有人开始担心将手机贴近头部频繁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脑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刘平  王昔民 《学习月刊》2014,(22):23-24
手机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市场上的手机品牌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为迎合消费者需要,企业不断开发各种手机功能,如今手机已经成为集通讯、娱乐、上网、视讯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手机行业的高度竞争使手机品牌忠诚度成为提升手机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赵剑眉 《世纪桥》2011,(15):68-69
手机最终将取代互联网,成为核心媒体终端,手机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手机媒体正在或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的新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手机媒体为部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平台,手机报是运用手机媒体对官兵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的主要方式,彩信手机报是运用手机媒体对部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模式,并有其特殊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厦门大学于2011年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情况、原因、影响、评价等方面考察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手机上网行为较为理性,但部分学生具有手机上网依赖倾向。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进行引导,应当注重个性化辅导,将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对"手机上网成瘾"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真相:手机辐射强度是指手机的发射功率,也就是手机发射出来承载着语音和数据信号的电磁波的功率。这个强度与手机的剩余电量没有任何关系,但和手机信号的强度有一定的关系。手机的发射功率是由基站控制的。每个手机都会不断地向最近的基站发送信号,如果来自某个手机的信号太弱,造成通话无法正常进行,基站就会发出指令让这只手机增大发射功率;  相似文献   

9.
微观     
《廉政瞭望》2014,(24):16-17
【手机比房子更刚需】 @光远看经济:如果真有什么刚需的话,手机比房子更刚需吧。你可以没有房子.但不可以没有手机吧。难道据此可以认为,手机的价格会一直涨下去?事实是,手机价格大战此起彼伏,手机厂家的境况冰火两重天。有人为了买苹果手机卖肾.而有些手机送都没人耍。房地产一定也会如此.好房子一房难求,而有些房子卖不出去。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判断小灵通手机是否在服务区内?答:小灵通手机屏幕上有代表信号的伞状标志时即表明手机在服务区内,可以拨打电话。手机屏幕上没有伞状标志,则表明手机不在服务区内。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大学生手机成瘾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孤独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孤独感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48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得分呈正相关;2.手机成瘾、孤独感与大学生社会适应均呈负相关;3.大学生手机成瘾可以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以通过自尊影响社会适应。手机成瘾能直接影响社会适应,孤独感在二者之间也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君 《党课》2014,(10):45-47
新买的手机里有很多并不认识也不实用的软件,新手机没用多久就变得越来越慢,手机话费被无缘无故地多扣了……如果你的手机也出现了以上这些状况,很可能就受到了手机恶意预装软件的威胁。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流行,大量恶意软件被预装到手机里。手机预装软件这一原本正常的配套服务成为备受诟病的手机“牛皮癣”。这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又该如何清理乱象丛生的手机预装软件市场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1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并检验了孤独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手机成瘾无性别、年级、专业差异;2.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呈负相关,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3.大学生的孤独感在社会支持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薛玮 《理论导报》2013,(9):54-55
手机文化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流行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拥有"第五媒体"之称的手机正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观念。营造绿色、和谐的校园手机文化,不仅要求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手机文化观,更要求学校和社会加强正面的引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15.
手机的使用频率在800~1800兆赫之间。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打电淆,是因为它通过电磁波时刻与发射基站保持着联系。当用手机打电话时,手机就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这种无线电波被人体吸收,就能够改变人体的组织细胞,给人体带来危害。这种无线电波就是手机辐射。而手机功率越大、使用越频繁,对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就越大。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9,(5)
<正>案例小故事:去年6月,小徐骑着电瓶车去上班,他把苹果手机、充电器等物品放在纸袋里,挂在车把上。途中纸袋漏底,手机和充电器丢失。小徐马上原路返回寻找手机,途中碰到室友小王向其寻求帮忙。小王立即拨打小徐手机,电话接通后,拾获者索要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15):121-121
1.“大众手机”。 原因:如果大家都用你的手机,那么你的手机将变成病菌集散地。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时代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运用到反腐领域,让那些敢于以身试法者无所遁形。尽管某些人采取一些反侦查手段,但终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手机暴露出的腐败行为在近日举行的2017全国检察机关科技装备展上,一家单位展出了一台便携式黑色手提箱。这款手提箱堪称破解所有手机的钥匙,它连接上任何手机就能工作,只用几分钟就可以自动解析手机微信、QQ、支付宝、浏览器、手机导航等几百款常用软件,以及短信、通话记录等系统信息。不仅如此,还能全面获取手机  相似文献   

19.
是漏洞不是段子 记者用小米3手机进行尝试,将银行卡放在手机背面,手机立即响起"嘟"的一声提示音,随后手机自动进入支付宝界面,并显示出银行卡的卡号、电子现金余额、银行卡使用次数,以及最近10笔交易记录。随后,记者又尝试用该手机读取他人的银行卡,发现同样可以显示出以上信息,有时甚至还能显示出身份证号首末2个数字,过程中都不用输入密码,但只能显示不能交易。  相似文献   

20.
手机媒体拓宽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渠道,增强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提升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是,手机媒体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增加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冲击了现有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倡导健康文明的手机文化、做到手机媒体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从而有效地运用手机媒体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