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公布《党政领导干部因公出访审批原则》,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出访不得携带配偶、子女,消息一见报,就有网友调侃:不能带老婆,"二奶"行吗?显然后者"更恶劣",然而却不在禁止之列,这是《原则》的尴尬还是《原则》制定者的尴尬?《原则》出台之前,出访时难道就可以携带配偶、子女不成?  相似文献   

2.
苏袁 《法制博览》2013,(1):235-236
鉴于对未成年人子女、配偶继承地位的保护,并对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考察,并结合我国的继承制度,加以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他国立法经验,从子女、父母继承地位的确定、配偶的法定继承顺位及份额、配偶的先取权出发,完善我国子女继承权与配偶继承权,以实现保护力度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其中关于“重婚”的法律规定整合了我国原《婚姻法》与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一步重申了我国“一夫一妻”的婚姻法律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面对重婚纠纷,合法婚姻的配偶仍会遇到一些因司法机关法律认识不充分、法律观点不同而引发的维权困惑与障碍。笔者以历年法律规定为依托,结合司法实践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我国关于重婚纠纷法律法规的立法沿革;二是我国合法婚姻与重婚的概念与形式;三是重婚纠纷中合法配偶的权利救济与实践完善,就重婚纠纷中合法配偶的权利保障问题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4.
王超 《法制博览》2023,(18):115-117
共同财产是我国夫妻关系中有关财产的基本规定,在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下,与配偶双方一方相关的财务关系实现始终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当夫妻一方存在个人债务时,债务执行具有相当的难度。根据当前我国配偶一方个人债务执行的实际情况,以及造成执行困难的主要原因,本文进行了较为整体性的分析,根据对当前主要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解读,本文对如何更为有效完成个人债务执行,避免个人债务对配偶另一方的合理权益造成影响,同时保证债权方利益,进行了梳理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配偶权制度规定了夫妻间的权利义务,规范、约束配偶间的行为,保障婚姻生活健康、稳定地发展。本文从配偶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侵犯配偶权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漫画     
《南风窗》2014,(13):12-12
<正>"通奸"违纪插画迢迢"通奸"指有配偶的一方与配偶以外的异性自愿发生性行为,属于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在我国的刑法及相关法律中,一般情况下,没有对通奸作出定罪的规定。但在党纪中则有对通奸的惩戒规定。党纪严于国法,党员违法必先违纪。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丰台区总工会正式出台并下发了《关于印发丰台区职工专项应急救助办法及实施细则的通知》。相较丰台专项基金以往的救助办法,新办法呈现出4个特点。一是救助办法扩大了救助范围。将直系亲属涵盖的范围扩大到"配偶及共同生活的子女"。二是明确了多渠道救助、工会多级救助和按规章救助三项救助原则。三是细化了救助标准。四是办法还规范了  相似文献   

8.
闫真 《法制博览》2013,(7):63-64
亲属拒证权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很多国家的刑事法律都涉及到该制度的规定。我国在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任何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如实作证的义务。此规定与我国人情事理有很多冲突之处,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缺失亲属拒证权制度而引发的问题比比皆是。虽然在新设置的一百八十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但是本条并没有排除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的作证义务。本文从设立亲属拒证权的理念出发,对比古今中外的亲属拒证权制度,提出构建我国亲属拒证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此权利的具体设置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配偶权研究     
配偶权是一种身份权,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目前法律法规仅对配偶权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而对于夫妻之间特殊的身份所产生的权利义务的立法规定不够明确、具体,缺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陪产假,是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虽然我国法律目前未对陪产假作出统一规定,但很多省市都有相应的地方法规,比如在北京,《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相似文献   

11.
路海燕 《法制博览》2015,(8):111-113
我国现行《继承法》对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的规定已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我国的新型"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文章通过对比国外立法及我国立法的规定,对完善我国的法定继承提出建议。包括:法定继承范围的扩大,增列法定继承的顺序,对配偶继承权的进一步研究,否定了梁慧星教授不列丧偶儿媳、女婿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新《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一款仅赋予了配偶、父母和子女免于出庭作证的权利,并没有真正免除这些近亲属证人的作证义务。近几年司法实践表明近亲属证人的诉讼权利亟待法律的保护,为了实现我国刑事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应当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近亲属拒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覃爱玲 《南风窗》2014,(14):47-49
<正>在贫富分化的状况下,婚姻成为改变阶层的手段。好多女性结婚时提出,要有房有车,就是对阶层的要求。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一直是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但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向工商业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中国的婚姻家庭模式已开始多元化,并且,  相似文献   

14.
1、职工及其配偶按规定的公有住房租金标准承租的公有住房,或以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含标准价优惠)购买或集资购建的公有住房;2、职工及其配偶按高于当年房改成本价集资购建住房的,其购建住房面积减去扣除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法构建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倾斜性保护原则",但是,该原则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遇到了相应的阻力与挑战,这都源于我国社会法基本原则建立之时闯入了一些误区。对这些误区的分析,将有助于我国社会法基本原则的设计与建立,有助于我国社会法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合同相对性原则是传统民法理论中一项基本规则。然而,恪守合同相对性原则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我国《民法典》有关规定,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的具体情形进行了实质分析,并在检视我国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进而就完善我国的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这10个月以来,最让我感到高兴的,就是两岸重启中断10年的制度化协商并获得扎实的成果,以及大陆籍配偶待遇改善。有些社会价值普世皆准,不应因为族群而有差异。这些价值包括法治、民主与弱势者的人权。照顾大陆籍配偶在台湾的待遇,让她们受到疼惜而不是排挤,受到重视而不是歧视,是两岸和解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根据来确认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的归属与承担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准则。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我国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分为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及公平责任原则。笔者仅针对公平责任原则做浅简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的监护人责任的归责原则,学界一直存有不同的观点,持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原则、公平原则的观点都有,还有观点认为我国监护人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多种原则并存适用的。种种观点各持己见,至今未能形成基本统一的通说。  相似文献   

20.
林驰 《法制博览》2015,(7):107-108
从古至今,婚姻暴力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虽有法律规约,但方式多为对暴力行为的直接禁止。然而,已发行为可禁,但却禁不住行为产生的诱因。配偶间人身权的冲突矛盾与婚姻暴力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关注配偶间人身权的冲突,有助于遏制婚姻暴力问题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