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家赔偿法有关精神损害赔偿规定的空白,公民因国家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无法得到有效救济。《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第一次对精神损害赔偿做出了规定,但最后未获表决。"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精神损害赔偿规定方面存在一些争议,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国家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再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孔悦 《法制与社会》2011,(15):25-26
2010年4月29日,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经四次审议后最终通过决议,并首次明确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立法上的确立,对于保障人权以及督促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国家赔偿法的新近修改,通过对我国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过程的分析,总结现行法条的规定和实践经验,指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赔偿范围不明确、赔偿标准未确定、法条表述较为原则等不足之处。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国家赔偿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将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张玉珍 《法制与社会》2011,(34):129-130
精神损害赔偿是随着《民法通则》的公布实施而在中国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而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在建立伊始并没有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赔偿范围。新《国家赔偿法》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之内,这体现了我国行政法制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是,新法并没有对‘钡害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作出详细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差。因此,我国应当对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和标准进行探讨,从而细化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提高相关规定对司法实践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家赔偿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运鸿  王谨 《河北法学》2011,29(12):83-87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为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该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较为原则,缺乏配套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适用中面临诸多困境,亟需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国家赔偿制度中的缺失一直饱受指责,201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赔偿法》的修补,填补了此项法律漏洞。但是,基于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考虑,新修订《国家赔偿法》并没有具体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认定标准、计算方式等,从而导致司法机关在实际办理国家赔偿案件中无法准确地判定受害人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申请。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人权的保护越来越高,我国国家赔偿法实施九年来在此方面显现出诸多不足,特别是在对公民造成精神损害不予赔偿方面的缺陷,不能充分体现宪法保障人权和国家赔偿法是为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的立法本意。国家赔偿法在立法之初未设立精神损害赔偿内容虽然是受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但目前精神损害赔偿已经完全有条件纳入国家赔偿法之中,精神损害赔偿金应当成为诸多行政救济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拓宽了公民权益保护的范围,首次规定了国家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要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但《国家赔偿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标准,这种情况使得赔偿义务机关和审判人员在具体判断时无法可依,留给了执法者太大的自由裁量的空间.本文则就以上问题进行概要分析并提出建议,完善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确立符合“严重后果”的标准和赔偿计算标准,建立统一赔偿基金,完善责任追偿程序.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虽首次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但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方式、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确定方法等重要问题都没有具体规定和解释,这造成实践中赔偿申请人以及赔偿义务机关对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认识、理解不一致等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根据刑事赔偿理论的要求,通过对刑事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适用方式的分析,重点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确定方法及酌定标准加以论证,以期为后续制度的完善提供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杰 《中国审判》2013,(12):19-19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定位决定了大幅度提高精神损害抚慰金不现实,亟待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实践中也大量存在以司法救助、经济补偿等名义予以补偿现象。2010年12月1日修正实施的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精神损害抚慰金。实践中民众对于精神赔偿期待较高,而法院积累的经验较少,法学界对支付国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也缺乏操作层面上的研究。当前国家赔偿案件信访化处理现象比较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对化解国家赔偿纠纷、引导涉诉信访案件规范有序解决、依法保障人权、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卫旋 《法制与社会》2010,(25):244-245
《国家赔偿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对公民权的保护的重视,它的修订推动了我国的法制进步,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符合现代法治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本文从我国建立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的可行性和实践原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对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展开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修改《国家赔偿法》的讨论中,第一个热点问题是赔偿范围。精神损害赔偿是应当纳入到国家赔偿范围中。这是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我国《国家赔偿法》对行政侵权制度并未否定精神损害赔偿,只是不完善。主要是缺乏财产责任或金钱性责任。这就导致了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大部分以缺乏法律依据为由对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予以驳回,少数案件则判决侵权人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本文认为完善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精神损害国家赔偿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了较多对精神损害申请国家赔偿的案件,而裁判结果大都是不予国家赔偿,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完善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不只是简单的法律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对人格尊严等人格权的重视程度与保护力度。本文立足反思精神损害不予国家赔偿实践的理论依据,深入分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规定的历史演变及其运作,进而对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在我国建立、完善的必要与实施原则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卫英  王梅霞 《河北法学》2006,24(5):113-116
公务员执行职务的行为致第三人损害的,是否应当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在此问题上,我国立法缺乏明确的规定,最高法院的有关批复持否定立场.然而,确立公务员损害赔偿责任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必要性,应当从国家赔偿法和民法两个方面,完善相关立法,共同构建公务员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4.
王坤 《法制与社会》2010,(20):272-272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缺位导致了国家赔偿制度的不完善,公民人格尊严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新修订国家赔偿法贯彻落实宪法保护人权的精神,明确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写入其中,这对于规范公权力的行使和彻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设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和新修订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优越性两个方面对此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国际原则,从尊重人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出发,鉴于我国目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了拓宽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观点。文中认为就现行法律规定而言,对精神性人身权利的保护力度是不够的,权益救济范围和途径与人权保护原则不相适应,应当建立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国家赔偿、自然人社会权受侵害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完善我国的人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略论国家赔偿制度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从国家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入手 ,详细分析了国家侵权行为后果的构成。指出国家侵权行为会给受害人造成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 ,而且造成的精神损害往往使受害人更难以承受。但在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制度中 ,赔偿范围只限于物质损害 ,而没有包括精神损害 ,这与我国建立法治国家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因此 ,建立国家赔偿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是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必然要求。并进而阐述了精神损害的国家赔偿制度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7.
吴菲 《法制与社会》2014,(11):292-293
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首次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体现了我国行政法制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但该法没有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标准,责任追偿程序也不完善,直接影响到该制度的运行效果。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完善国家赔偿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家赔偿法》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是它所构建的国家赔偿制度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影响着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发展。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对《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审议,这部草案针对过去国家赔偿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但是它仍然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确定、抽象行政行为和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的遗漏上。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国家赔偿法》中增加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规定成为该修正案实施以来倍受关注的几大焦点之一,它表明我国行政、司法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经建立,对于完善法律体系和制度,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有积极意义.但由于修正案对于精神损害的界定过于简单,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实践中操作困难.  相似文献   

20.
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一大亮点就是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了国家赔偿范围,使中国人结束了在国家赔偿时承受灵与肉分离的不完整救济状况,但新的国家赔偿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过窄,且无赔偿标准依据。本文在比较分析民事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