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春爆发的非典疫情,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在我国政府的领导下,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住了疫情,取得了抗击“非典”战役的伟大胜利。然而危机过后,人们不得不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反思,笔者认为,通过对国内外危机管理理论和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危机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周国梅 《政策》2003,(10):38-39
非典在中国的一度暴发是对公共卫生安全的严重威胁,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非典疫情折射出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对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非典在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很多传统的做法。非典疫情正在或已经改变着我国的卫生管理体制,以前医疗单位多个部门管理、难以协调的局面在非典的冲击下得到改善;非典疫情加速了我国信息公开化的进程;在严峻的疫情面前,政府运作  相似文献   

3.
北京的非典疫情在党和政府及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并开始回落。然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慌症却比非典更难治愈。作为北京市政府创办的一家社会心理卫生咨询机构,在这次灾难中感受颇深的是,健康群体面临突发性灾难,所表现出的应激状态,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非典恐慌症的主要表现形式4月20日以后,北京的非典疫情开始出现了高峰,一时间有关非典的手机短信铺天盖地。其中,大多数是亲友们善意的关心、提醒,但也形成了进一步恐慌情绪的心理机制;市场上有关消毒、防护物品一时供不应求,曾一度出现了抢购风,造成一些短缺商品的物价  相似文献   

4.
10月9日,全国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召开了全国预防非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吴仪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当前非典防治工作的形势,及时提出了坚持做好非典防范工作、严防非典疫情复发的要求,并作出了重要部署。今天,市防治非典指挥部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市防范非典疫情复发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认清非典防治形势,巩固工作成果,增强防范疫情复发的紧迫感、责任感今年上半年,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和工作部署,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有效地防止了非典疫情在我市的传播和蔓延,实现了非典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继发感染零病例和"发现于途中、救治于初始、确保不发  相似文献   

5.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不仅是对每一位中共党员干部的考验和锻炼,也是对党外干部的特殊考验。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全国第十届政协委员、乌海币政府副市长刘新乐临危受命、勇担重任,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使乌海市成功地阻挡了非典疫情的侵入。  相似文献   

6.
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非典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已经过去,但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还远未结束,包括直接、间接、无形和滞后等影响,其中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无形影响和滞后影响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无形影响。非典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压力,致使政府的注意力和精力曾一度全集中在防治非典上,这势必影响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这  相似文献   

7.
后“非典”时期的中国行政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典型肺炎”疫情危机 ,在对公众健康、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 ,也促使人们对政府管理、传统生活方式乃至公众思维等方面进行反思。就政府管理而言 ,“非典”疫情昭示我们 ,后“非典”时期的中国行政管理必须实行四大方面的变革 :从行政信息专属到行政信息公开、从常态管理到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并重、从借助传统政治优势到建立制度化的治理合作伙伴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忽视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到全面关注行政管理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8.
公布疫情、隔离、接受检查,这些非常时期的非常举动,是法律对政府、公民义务的规定。我们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沿着法制的轨道,投身到了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发布疫情,政府的法律义务【新闻】4月20日,湖北省卫生厅按计划向媒体通报了全省预防与控制“非典”的最新情况,这表明我省定期向媒体公布疫情已形成制度。此前,从2月中旬开始,我省就全面  相似文献   

9.
李力 《半月谈》2003,(13):6-8
非典给人们带来的心理、生活、工作上的影响,正随着疫情的缓解逐步减轻。在非典时期和非典后,人们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当前这一轮社会消费的回升、新的市场消费热点的出现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存在哪些联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消费心理专家王垒教授。  相似文献   

10.
当前,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为巩固非典防治成果,防止疫情反复,把防治非典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下去,笔者就建立防治非典长效工作体系提出如下建议:(一)平时组织领导体系。实行政府主管领导负责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日常工作。(二)战时组织领导体系。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各级政府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  相似文献   

11.
《半月谈》2003,(24):28-29
12月17日,我国台湾省一名男子被证实感染非典病毒,这是台湾岛入冬以来第一个非典病例,也是入冬以来全球首个非典病例,引起了我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人们在关注:非典疫情会不会大规模复发?我们又该如何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03,(7):44-45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一时.疫情给人们带来危难,恐慌和悲壮,同时,也锤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林小春 《半月谈》2003,(13):80-81
人类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迄今已明显占上风。但是,非典病毒不会甘心失败,只要人们有所松懈,它会不失时机进行反扑。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就曾经历非典疫情几起几落的反复,人们应该认真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4.
顾萍 《上海人大月刊》2003,(6):25-25,30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启动了本市各级政府“抗非”的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地控制“非典”在本市的传播,给政府“抗非”工作以有力的法律支撑,5月14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及时审议、通过了应急性的法律性问题决定——《关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北京已经进入了“非典”疫情的稳步下降期,这种在短时间内发病人数的显著下降,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然的过程,而是与北京市委市政府扎实有力、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紧密相关的。在“非典”疫情初步得到遏制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反思政府各级领导在处理危机中的领导能力问题。为此,2003年5月21日,我们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钱章先生。  相似文献   

16.
4月以来,我国数地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全社会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此情此景,不免令人联想起十年前的非典疫情。不过与当年相比,政府显然已汲取了历史教训,此次不仅主动及时公布和更新相关疫情讯息,而且具体到病患收治与疫情防控的诸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7.
今年,在我国流行的“非典”疫情,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造成了很大冲击,大量经济合同由于“非典”而陷入尴尬境地。由此,一场关于合同当事人是否可以以“非典”属于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责的讨论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以下这个真实案例具有很好的说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萍 《中国人大》2014,(6):50-50
钟南山的“成名”缘于2005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非典”让钟南山这个名字一夜间家喻户晓,人们也因此记住了这位坚持说真话的医生。尽管在2003年之前,他已经做了7年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统揽全局 ,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不松劲 ,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当前 ,必须坚持把非典防治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全面贯彻中央关于防治工作的决策和部署 ,坚持分类指导、科学防治、依法防治 ,始终紧紧把握非典防治工作主动权。广东等疫情早发地区 ,要充分认识非典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 ,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 ,防止疫情反弹。北京及华北地区仍然是全国防治工作重点 ,要狠抓薄弱环节 ,实施积极防御方针 ,继续降低发病率 ,提高治愈率。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 ,要抓紧研究人口流动增…  相似文献   

20.
新闻闪回     
<正> 我国恢复非典疫情每日通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卫生部从9月19日起恢复对中国内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情况的每日通报。自今年8月16日中国内地最后两名非典病人康复出院后,中国内地已没有非典病人,因此卫生部不再每日公布非典疫情。但是,中国卫生系统对监测非典疫情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各地每日零报告制度。迄今为止,中国内地未发现新发非典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