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友的日志中读到了于娟的生命日记妣生未完成》的节选,那平淡而真挚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第二天,我立刻网购了一本,到手后,便怀着虔诚而敬畏的心情连夜拜读。一遍、二遍、三遍,真是好久没如此痴迷地读一本书了。作者于娟,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海归博士,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2009年12月,她被确诊患了乳腺癌,  相似文献   

2.
李润 《党建文汇》2006,(7):35-35
在我9岁以前,爸爸、妈妈都把我视为掌上明珠,我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欢乐。但自从母亲和父亲去了一趟武汉的某医院后,我的生活就大不如从前了,  相似文献   

3.
爸爸,听话!     
倪雪萍 《学习导报》2011,(24):49-49
清晨,母亲打来电话时,我的心一哆嗦。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没事的,没事的,爸爸一定没什么大碍。我急急地赶到家,六神无主的母亲如同抓了根救命草。她向我哭诉着父亲发病的情形和拒绝就医的事。  相似文献   

4.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度过的,那时家境贫寒,每日能填饱肚皮就不错了。虽如此,但童年毕竟是美好的,房前屋后,河边山上,打闹一番……等到人长大了,总会沉醉于此,回味不尽。要说家乡童年的事,英计于家门口的男p口井了,我对它情有独钟,它给了我希望和追求,令人终身难以忘日。记得在一个隆冬的夜晚,多病的父亲把我叫到跟前说,这些年来,你母录一人撑起这个家,不容易啊!你已不小了,以后你就学者担水吧!我默默地看着体弱的父亲,轻轻地点了点头。那年,我刚十二岁,接过了已被母亲双肩磨得光亮的扁担,同这口并打上了…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3,(5):14-16
<正>我出生在河南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6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带着我们8个孩子艰难度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大家都知道,河南人多地少,我家又缺少劳动力,只记得母亲领着我和妹妹到处去要饭,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感受最多的是贫穷和困苦。可以说,我的童年是不幸的,我的幼小心灵是伤痛的。但  相似文献   

6.
母亲,你的爱在哪里呢数百里外的炊烟为什么还有你的华发为什么还让我看见看见它我就想起童年想起那苦难的岁月想起我的读书生涯是来自一只母鸡的蛋那经济的源泉母亲,我爱那鸡的羽毛我用它搔你的耳朵时我发现我的笑声消融了你无边的愁苦将你变得年轻将你变得快乐母亲,我真后悔没有珍藏那支羽毛造成我不能飞翔的原因不能越出你的天空母亲,你让我知道了一个真理故土难割是因为你的爱不能逾越故土难割──写给母亲@文叶飞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2,(14):26-27
左太北说,我是1940年5月生的,8月份就开始百团大战。所以我实际上跟父亲就呆了三个月,那时候我刚刚三个月大。我并不太了解父亲。到了1982年,母亲突然把父亲在抗日战争中写的11封信给了我,这些信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觉得我有一个爱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8.
正"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这首《三月三》让我终生难忘,不仅因为其优美的旋律,更因为歌中的"风筝"二字。因为风筝,父母的严厉管教让我一直铭记于心。1976年春天,我正在上小学二年级。春风乍起,万物复苏,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们纷纷放起了风筝。看着大家尽情嬉戏,我心里痒痒极了。回到家,我缠着正在做晚饭的母亲给我做一只风筝。在我的百般撒娇下,母亲笑着答应了:"吃完饭就给你做。"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幸福     
正读了文学家胡适的《我的母亲》这本书,让我感受深刻,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回忆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性性格。这让我不由想起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地主家的女儿,我的姥爷是一个拥有百亩良田和几十名长工、短工的大地主,母亲的亲戚全是当地有钱的人。家乡的土地给过她温暖的童年,地主出身和大小姐的身份,也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为了摆脱自  相似文献   

10.
哦,火笼     
晨雾里,山风飕飕,卷气逼人。我瑟缩着走在通往海拔1800多米的山寨的小径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正要赶往3公里外的民办小学读书,他们手里提着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火笼,尚末引燃的柴禾吐出股股浓烟,熏得这群山娃子睁不开眼,一双双小手冻得通红这情景,令我想起了童年往事。那时,我仅9岁。那时,也是冬天。那个冬天一直有雨。山风凛冽,通往马路河小学的山路泥泞不堪。村里没有学校,目不识丁的母亲为了让我学得知识,硬要叫我在那条5公里的蛇形山道上,每天来回两趟,用瘦小的双脚一步三滑地丈量那个漫长的冬季。我怨母亲!认为她太狠心…  相似文献   

11.
王春瑜 《廉政瞭望》2011,(17):68-68
慈菇,是我老家江苏里下河水乡熟悉的食物。但是,这农家桌上常见的区区下饭之物,竞有一个动听的雅号:“万万顺”。遥忆童年,每当春节前夕,母亲会提醒我们:“快过年了,你们对慈菇不能再叫慈菇,要叫万万顺。”  相似文献   

12.
填表     
女儿放学回家,递给我一张家庭状况登记表让我填写。当填到“有何种社会关系”一栏时,我犯了愁,对女儿说:“当初我和你妈从小县城到省城,无依无靠,到现在也没什么社会关系啊!”女儿想了半天说:“上次听我妈说我二舅不是在交管局工作吗?”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围巾     
邝群英 《党课》2011,(13):104-104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那条长长的、湖蓝色的围巾。有一年冬天,父亲单位发了一件湖蓝色的大衣、一条湖蓝色的围巾。父亲说,群英怕冷,就把大衣给孩子改成棉衣吧。于是,母亲就为我把那件大衣改制成了一件小大衣、一条棉裤、一双手套和一顶帽子。  相似文献   

14.
<正>高尔基,是所有外国作家里我最不陌生的名字,也是我仰慕的作家。早在60年前,我就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过他的散文诗《海燕》,不止一遍充满感情地朗读过,还能流利地背诵下来。语文老师在介绍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作家时,也提到了他的自传体小说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就这样,高尔基与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样,成为年少的我的人生楷模。  相似文献   

15.
郝雪廷 《党史文汇》2011,(11):58-59
前些日子,我在整理老家的物品时,在箱底的一个裹了几层的纸包里,发现了母亲留下的一张选民证。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当看到这件物品,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第一次见到此物时,母亲讲给我听的“选民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成夫乐 《共产党人》2006,(12):28-30
1929年农历4月12,我出生在山西省阳城县西交乡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母亲在我3岁时就去世了,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 12岁那年,父亲把我送入小学上学,学校离家很远,所以我一直住在学校里。15岁那年我考入晋豫中学,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加之路途遥远,父亲每月都要徒步翻山越岭给我送口粮。为了不想让父亲太辛苦,也为给家里减轻负担,我辍学了。  相似文献   

17.
二舅     
要给二舅写点什么的念头 ,从四年前二舅离开我的那一刻起 ,就在心头滋生了。但不知多少次 ,一提起笔来 ,二舅那张北方农民特有的脸就会在眼前浮现 ,那是一张憨憨的带有菩萨般慈祥的、黑色的脸膛 ,他的嘴里叼着的依旧是那吊着烟袋的黑红杆子的旱烟锅 ,烟嘴上的火也还是那么一明一灭地闪现着。儿时的我 ,曾无数次地望着那忽明忽暗的烟锅 ,心里是那么地恬静。每当想到这儿 ,眼前就湿了一片 ,于是只能叹息着搁下笔来。清晨起来 ,天阴阴的 ,象是要下雪了的样子。我忽然想起 ,舅舅起灵时天也是这样阴沉沉的 ,等引魂幡高高挂起时 ,地上已经白了一片…  相似文献   

18.
一 母亲离开我时,我才呼吸了人间20天的新鲜空气。产后大量出血,医疗条件的极端落后,很快地枯萎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直到现在,她唯一的儿子在无穷的思念里,对她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而没有具体的样子。但母亲是活在我心中的。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知道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母亲的,如果我不能好好地活着,人们惋惜的,绝不会是我,而是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一场怪病夺去了我的双眼。在那个连吃饭都很困难的年代,已有8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再养我这个累赘。一天,她把我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扔下我走了。我疯了似地大哭,摸索着抓住任何一个能抓住的人,然后趴到地上模她的鞋。我知道母亲穿的是一双自做的条绒布底鞋,这是我寻找母亲的唯一依据了。我边哭边摸,边摸边哭。我想如果找不到母亲,我大概会一直哭下去,直到哭死累死。没等到我哭死累死,母亲便从隐藏的地方跑了出来。她一句话没说,抱起我就走。整个回家的路上她都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  相似文献   

20.
正五岁半的女儿缠着让我给她讲故事。我给她讲了这件久远的事情。小学毕业前夕,班里组织毕业典礼搞活动,每位同学要凑一元钱买些糖果瓜子之类的。但我没法向母亲开口。因为我没开口,就知道结果。我前一天为买一件心仪的衬衣为难过母亲一次了,母亲把家里柜子翻了个底朝天,床铺下也翻了个遍,也只得到三元钱,还差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