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产品已经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对"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特征及时代意义的探究,厘清并分析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找出一条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出路,这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更对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5)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难以紧跟时代需要,高校思政教师队伍资历现象凸显等现象影响思政工作进一步开展。习近平青年梦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国史教育等德育理论观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国情教育和世情教育相结合、党性教育和人民性教育相结合,注重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全面性和实效性,把思政工作这份责任扛在肩上,以身作则、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5)
受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出现了教育对象更加个性化、教育环境更加开放、工作难度显著加大等新特点。在全面分析移动互联网络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即坚持传统思政教育,重构思政工作新模式;增强时代意识,注重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注重营造人际氛围,构建友好型和学习型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郑群 《学理论》2009,(4):161-162
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正在发生改变。本文认为,通过网络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创设高校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实现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但高校思政工作在运用网络载体时要加强正确引导和安全管理,尤其要注意建立健全思政工作的激励机制,致力于构建和谐的政治关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校档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高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从高校档案的文化内涵和基本特征出发,分析高校档案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关系,探讨目前高校在利用档案文化发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最终实现高校档案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4)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思潮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也考验着高校宣传工作者的应变能力。为此,高校宣传工作需要及时跟进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创新高校宣传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提升思想宣传工作者素质、整合"思政课"教学思路、开拓高校宣传工作新思路等,为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洹浩  陈卉 《理论导刊》2021,(4):125-128
加强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弱化的状况正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深入研析当今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弱化的原因,探究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具体路径,是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此,要重视“中国梦”的价值维度,将“中国梦”本质内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坚持“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相结合,有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健康发展;应用情感教育,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水平,不断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祖荣 《学理论》2009,(28):179-180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既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指导原则。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当前的高校思政工作,就是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在全面分析当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基本要求,坚持把握"高度"、突出"深度"、强调"宽度"、体现"广度",协力推进,才能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是旨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素养的那些具体课程,是思政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符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要求的学习内容。高师院校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学习利于培养和提升思政教育专业学生的多元智力、思维品质、综合能力。应用型课程学习需要调动非理性因素作用、"真情、真意、真信";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论为指导,"真会、真行";交互引用学习,"融会贯通";实践学习,"运用升华"。  相似文献   

10.
<正>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会受到网络时代新特点的挑战与冲击,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简称"思政课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环节与主渠道也不例外。挑战与冲击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所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是:这是一个大学生群体普遍处于"网络化生存"状态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34)
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最快的地方,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并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网络思政教育概念进行梳理、对高校思政网站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郭明华 《学理论》2014,(11):289-290
学生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辅助力量,重视学生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能够帮助高校辅导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密切与大学生的联系,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2)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重形式、轻效果,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互动等,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开展方向脱离现实需求,高校行政化趋向严重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在高校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只有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灌输式"与"实践式""传统式"与"现代式"以及"单向式"与"双向式"相结合才能推动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6)
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效能,已然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教育的新课题。由网络环境的特点及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展开分析,且对创新高校思政教学充分利用"QQ、博客、网站、微博"等手段,扩大高校思政教学中的"网络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研发的一种智慧教学工具,通过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 Point和微信,覆盖教学全过程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现代化网络载体,多采用混合式教学,而"雨课堂"就是混合式教学中网络载体的最新实现形式。通过探讨"雨课堂"在高校思政课上的运用模式及存在问题,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碎片化"时代对生活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高职思政教育面对时间、空间、知识、注意力、心智都呈现碎片化的学生群体,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严重制约。本文提出利用"碎片化"的载体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抓住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较为系统性、集体性的思政教育活动,最终超越"碎片化",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空间和时间,保证思政教育持续发挥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6)
民族高校的思政课同普通高校相比具有不同的使命,总体而言主要有三重使命:传播思想知识、主导价值观念、加强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实现和谐健康发展的关键,针对我国多民族共同体的现实状况,民族团结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民族高校在立德树人活动的主平台即思政课教学中应立足于课堂本身、始终坚持民族团结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全面加强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常态性,把握民族政策动态及方向,注意民族团结教育的时效性。在新时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思政课改革步伐,加强民族高校全面、全员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之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教育"不仅削弱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还对传统思政课堂的影响力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今,高校思政教学应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潮流,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师中心论",充分利用好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高校思政课不断焕发出新活力。  相似文献   

19.
思政教育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高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逻辑旨归基础上,剖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围绕思想认识、实践锻造、分类指导、评价反馈等方面,系统化打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探索完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1)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系统地回答了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目标、要求、途径、原则与方法等,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常抓不懈;高校应把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突出位置;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要把培养有道德、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作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