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共同体向现代共同体的转变在本质上是个体相互关系纽带发生了改变,即由以情感、信仰为主导的社会关系转变为以利益或价值追求为主导的社会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同体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共同体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异质性、超越性与自愿性的特征,宽容既是共同体产生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宽容的价值观就没有共同体;同时,宽容又是共同体行动与维系的必要手段。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遭遇着意识形态、民族主义、现实主义与霸权主义的掣肘。从宽容这一理念出发,可以从主体、行为与制度三个层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路径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2.
改革与传统     
改革是对传统的发展,还是对传统的否定? 恩格斯非常机智而又深刻地说过,在人类命运中,“除了不固定本身之外没有任何固定的东西,除了变化本身之外没有任何不变化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37页)这就是说,历史、人类的命运是永远不固定的,永远在变化的。这就是我们进行改革的最深刻的理论依据。的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在任何时期为了向前发展,总要继承前代留下的生产力和思想资料;但同时也指出历史又往往有惰性力。这又给了我们以历史辩证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 《求知》2020,(5):4-12
一、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我一直讲,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盖茨基金会很早就加入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敏 《党政论坛》2004,(8):11-13
邓小平,一位举世公认的世纪伟人,他以毕生精力从事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带领人民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他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政治、经济的趋向。今天,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回眸走过的艰难历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天的新生活,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未来的发展。邓小平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和丰富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夲论》发表150周年。一位西方学者曾这样评价《资夲论》:“书有不同的命运,有的书它一问世就立即被遗忘,有的书起初取得了成功,但最终变成了历史文献。这部著作尽管发表很久了,它不但没有被遗忘,没有被埋葬,相反,今天它闻名于全世界,并比任何时候都更有生命力,这对于科学书籍是十分罕见的,未必能找到另外一本书,有如此令人羡慕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在后疫情时代深度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理路、现实境遇与赓续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根植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理论,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后疫情时代,需要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来提供强劲经济驱动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以解决全人类的共同难题和挑战,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新道路,以实现全球共赢共享的发展之道,从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赓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要坚定"自由人联合体"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以世界历史的宽广眼光,兼顾、包容文化的多样性,超越民族国家的地域局限。一则要通过缔结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纽带:"共同价值",以增进共识,促进沟通,弥合分歧;二则要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思维方式:"人类主体",以促成人类社会风险与责任的主体担当;三则致力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总体目标: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巨变。社会工程作为"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高度契合,社会工程蕴含的世界历史性、人的主体性、科学技术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根基相通、价值相融、方法相连。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项人类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复杂和系统的社会工程,开阔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新视野,激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运用社会工程思维和理念加以优化发展,以设计思维谋划顶层设计,以价值思维把握发展方向,以创新思维增添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9.
除了我们独自一人的时候,没有一天是平淡无奇的;但是就在似乎最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崇高的命运也还是能够找到自己的空间;因为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这样的空间要比整个欧洲大陆都宽广无边。命运对我们的指引并不是用疆域的大小来衡量,而是用我们灵魂的深度来测算。  相似文献   

10.
刘志奇 《民主》2010,(7):50-51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期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指导,是推动建构新型国际秩序的价值依托。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实践方案,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旨在造就以政党外交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具有高度的相互依存性,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离不开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有力保障,而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离不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支撑,这既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政治逻辑,也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12.
马云 《党政论坛》2014,(24):11-11
有命运,但是命和运是会改变的。 有人说不能改变,我觉得会的。如果不去努力,这个运永远不会来,你努力了,这个运不一定来,你不努力肯定没有运。  相似文献   

13.
人来到世上,飘泊一生,吉凶祸福很难预料,生老病死更非自己所能左右。于是就生出了“命运”的观念,人们都企盼能有一个好的命运。年轻人是不大相信命运的,或者说不怎么信服命运,因为他们还有精力也有时间去同命运较量、抗争,待到精疲力竭,人生之路将!临尽头,回顾一生走过的路程,再看看其他同龄人各不相同的经历和结局,常常不由自主地便会借助“命运”去开脱、抚慰那些自己无法给出解释的行为遭遇和奇缘厄运,这并不令人奇怪。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的一生会同抽象的哲学理论结下不解之缘;我更没有料到,今天竟然能够乘列于“哲学…  相似文献   

14.
柳萌 《民主》2009,(6):49-49
人的命运好坏,是南属性决定的;人一年年地活着,得过许多坎儿。以前还真没有意识到。告诉我这个道理的,是位普通理发师傅。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29)
在严浩的电影作品中,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的矛盾纠缠是一贯表达的主题,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个人的命运往往呈现出某种无力和飘零之感。与此同时,严浩电影对于女性的命运尤其关注,影片大多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然而有趣的是,作为一个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严浩对于女性的关注并不是出于纯粹的女性主义立场,在他的电影中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抗争往往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怪圈,即貌似取得了命运的主动权,实际上仍然逃脱不了被强大的男权社会改写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胜利闭幕了。江泽民同志说,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有深厚的中华文华渊源,它潜藏的中华文化基因是和合、大同、仁义等中华文明5000多年累积的优秀传统文化根砥,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宽度、深度和高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同时也需要以中华优秀文化为资源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走向自觉的"类存在"的表现与确证,因而它必须以人类的自由自觉性为前提。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人类的自由自觉性,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也是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的基本纽带和灵魂。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人类价值共同体。"人的类存在"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逻辑。人类走向自觉"类存在"是历史和现实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人类走向自觉"类存在",因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其核心内容或实现路径是共商、共治、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9.
阴亚南 《学理论》2013,(3):92-93,109
晋国是先秦诸侯国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国家。晋献公时期晋国确立了无公族制,此后晋国再没有形成新的公族。但是晋国历史上仍然存在着公族,这些公族的历史命运与晋国的政治发展相关,并与晋国公室的命运互相影响。羊舌氏作为晋公族的一支在晋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对羊舌氏家族兴衰原因的探讨能够为分析晋国宗族斗争与晋公室衰亡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新的科学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进全球有效治理的必由之路。但要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除了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外,还需要有获得全世界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国际关系伦理做后盾。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伦理理念和价值观,对构建和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